佛弟子文库

悭贪长者的布施

2011/0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昔日,在舍卫城有两位长者,一位名为‘最胜’,一位名为‘难降’。这两人虽拥有无数珍宝,马车、仆从、奴婢、谷食、家产不可称计,却是城中最悭贪吝啬之人。

长者家中门禁森严,设有七重围墙,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还特别嘱咐守门者不可让乞丐入内。此外,为了怕飞鸟来啄食稻谷,房舍周围特别以铁网围遮;墙壁更以铁铸而成,以防老鼠凿墙进入咬坏器物。

当时,佛陀的五大声闻弟子为了度化他们,特别示现神通,从地涌出,先后来为长者说法,然而长者听了却不受感化,依然旧习不改。佛陀了知二人应当得度,便亲往长者家,于虚空中示现坐卧如意等神通自在,并且放大光明,为长者宣说微妙圣法。长者听完后,还是无法理解佛法大意,只是想到:‘佛陀既然来了,不应该让佛陀空手而返。’于是决定去库房取一条白毡布来供佛。

没想到,长者在库房挑了一条差的毡布,拿出来后却变成上等的毛毡。不舍的他,又转回库房仔细挑了一条次等的,岂知取出细看,却又变成极好的毛毡。就这样,长者选了又选、挑了又挑,最后看上的毡布都比之前的还要更好。平时悭吝不舍的长者,一方面想要布施,一方面又舍不下自己的悭贪之心,就这样犹豫不决、天人交战许久。当时,天上的阿修罗与忉利天人正巧交兵,打得昏天暗地,有时天人占上风,有时阿修罗得胜。佛陀用天眼观察长者的心念,也发现长者的悭贪心与布施心正在交战,于是说了一首偈子:

‘施与战同处,此德智不誉,施时亦战时,此事二俱等。’

长者在屋内远远地听到佛陀所说的话,顿时惭愧非常,心想:‘佛陀所说的,正是我的写照,我应当改过向善。’于是挑选了一条上等毡布来供养佛陀,而难降长者也至诚供养佛陀五百两金。摆脱了与悭贪交战的两位长者,因施得福,福至心灵,对佛陀的妙法皆心开意解,有所领悟。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二十七》

省思

悭贪会障蔽我们的清明自性,就像故事中的两位长者,即使听闻到无上大法,仍无法心领神会,获得法益。唯有放下悭贪的执着,起惭愧忏悔心,心清净了,心量广大,自然能容受佛法无量法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财施与法施

求陀那与安息罗比丘结伴到舍卫城托,在回只园精舍的路...

为什么布施会有福报

我们布施为什么会有福报?这个福报是从什么地方来?诸...

星云大师:甘愿让人利用

我个人非常平凡,只要对佛教、对大众有利的事,我都甘...

如何做到远离六尘而行布施

问: 想请问在金刚经讲录中有关不住色布施,不住声、...

观想的供养能否得到真实的福报

很多学佛修行的人,初学佛的时候总是有所求的,或是希...

业力把东西暂时借你用

《摄波罗蜜多论》云:资财无常现可见,若能任运起大悲...

什么样的布施能成就广大功德

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 前面是...

社会困乱之时,正是布施的好时机

印祖第三天开示,重要内容讲得差不多时,就谈了一下当...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王痴头往生极乐

清末的时候,有一个很笨的人,笨到什么程度呢?生活不...

涅槃如熄火

古印度是个外道林立,思想发达的国家。有一天,一位异...

地藏菩萨救护众生的故事

关于地藏菩萨的种种殊胜功德,我们从《大方广十轮经》...

奶奶走了,家人念佛助她往生

奶奶走了,在这世间走完了她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 四月...

【佛教词典】纯圆独妙之经

(经名)法华乃开三乘差别,而为一大圆会尔前粗味而成...

【佛教词典】妙好宝车经

全一卷。略称宝车经。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五册。本经旨在...

了解真心就不会认贼为子,以妄为真

世界佛教论坛有个主题叫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如何认识这...

三年苦功抵不住亲情一句,实为可悲啊

正在机场候机室里看书时,一位白发斑斑的长者,坐到隔...

世俗观点认为的快乐,并不是真实的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不真实的事情。譬如一...

胜鬘夫人的故事

胜鬘夫人,出自佛教经典《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

维摩诘患病示苦

佛陀率众游化至毘耶离城,城中有一长者名维摩诘,虽身...

有时解释,反而会增添烦恼

生命只有一次,何必忙着为自己解释语言虽十分通俗,但...

如何用佛法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问: 请问师父,如何在家庭里的夫妻之间,丈夫与妻子...

普庵祖师戒杀文

堪叹诸人不较量,却将造罪当烧香。 处处神坛社庙,尽是...

临命终时,你要心不颠倒

问: 师父!我还有一个问题,是净土宗的问题。譬如说如...

不要相信明天会更好

暇满,简单的说有五种的暇满,第一个:善得人身。因为...

靠自己的观照力消灭掉

讲一位公案。有一位上师,他在外出的途中,救起了一只...

【推荐】反省是智慧的源泉

人类的智慧从何而来?「反思」、「反省」是重要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