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世俗观点认为的快乐,并不是真实的

2016/09/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世俗观点认为的快乐,并不是真实的

大家都知道,现代社会中,有很多不真实的事情。譬如一件衣服说是名牌,结果是假的,这个我觉得还好、伤害不大,最可怕的是食物也有假的,药也有假药,所以我们经常在新闻中可看到,很多人被假衣服、药品和食物所欺骗。然而我觉得其中更糟糕的是什么呢?就是「假的快乐」。

所谓「假的快乐」,也就是我们一般认为的快乐,就是表面上看起来是快乐的,但本质上不是快乐,我们一直被这样的假的快乐所欺骗,所以我们离真正的快乐是很远的。因此,要想到佛陀曾说到,对于我们一般以为的快乐,要去观察和分析,看看是不是真正的快乐。

例如扛东西,当放在左肩时,久了会觉得很痛苦,当移到右肩时,会短暂觉得快乐,但这只是把痛苦短暂纾解一下,我们会以为这样的纾解,也就是之前的痛苦消失,而之后痛苦还未发生的空隙,就是真实的快乐,但并非如此。因此,我们应当要去寻求真正究竟的快乐,不要被短暂的假的快乐所蒙蔽。

讲到噶举祖师密勒日巴曾在山洞中闭关修行,她的妹妹琵达去见他,刚开始没有认出来,后来听到声音,才认识的,妹妹一见到他非常惊讶,觉得「你妹妹我也是个乞丐,怎么会比我生活的更惨呢?」因为当时乍看认不出来,绿毛毛的,像是动物一样。

当时密勒日巴讲到:「你看到我吃的东西可能和猪狗没有两样,衣服、样子也是,即使是仇人看到也会流泪的,但我的心就如同佛陀一般,非常快乐、满足。」

这个时候琵达就说:「你的这种苦修或许是很好,但是没有人是像你这样苦修的,为何自己给自己这样的痛苦呢?你看看其他那些大师,头上撑着伞盖,又有很多功德主供养。」

从这里可以看到,妹妹琵达当时是以世间快乐的看法来定义,而密勒日巴追求的是究竟的快乐,不在乎短暂的快乐,所以持之以恒地在实修中去追求究竟的快乐。他就是因为具有这样的信心和勇气,才能如此修持,如果没有信心,是承受不了这样的方式的,就算硬撑着去修,也不会有任何意义的。

从这点我可以看的出来,我们平常以世俗观点认为的快乐,事实上不是真实的快乐,真正的快乐是究竟的快乐,所以当时密勒日巴自己苦修时,具备非常大的勇气和信心,可以寻求到究竟的快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把幸福当成一种习惯

清晨,在列车卧铺的洗手间,我们几个男士正在洗漱。此...

随遇而安,时时快乐

有位心理学家说,年薪两百万的人与年薪一百万的人的最...

控制情绪是成功和快乐的要诀

人一旦受情绪控制,就会戴上有色眼镜,看不到真实的世...

痛苦不是我们的全部

生命中充满痛苦,但它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

心中有春天,所见所闻无不是春意盎然

笔者有一位从事社工的学生,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实。原来...

四种人的苦与乐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之...

我们如何转苦为乐

生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天性都是渴望快乐的,谁都不希望...

这个禅定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禅定的境界是怎么回事呢?智者大师讲出两句话来形...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转呢

怎样才能够得不退法,心无障碍呢?怎样才能够修行不退...

善用其心就在当下

若举于足 当愿众生 出生死海 具众善法 ----《华严经净...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

造同样的罪业,受的果报为何会有轻重差别

问:同样杀一只蚂蚁,果报有可能堕到地狱,也有可能只...

【佛教词典】施业

复次总约一切无漏业无有差别所有障碍随顺体性,如其次...

【佛教词典】一万八千人

(杂语)谓从劫初已来,恶王杀害亲父者,有一万八千人...

三种念佛的方法

一、共修念佛 当我们要来寺院念佛的那一天,应该从早上...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出家人天天讲修道,如何谓之修道呢?修是修造,道是道...

广化法师《素食的利益》

弁言 我今天演讲素食的利益一题,有两个因缘:第一、...

贪的对治方法

这讲到对治的方法,有四段。先看第一段,身舍贪吝。 若...

佛陀的四种弟子

随着佛陀教化的弘传,皈依佛陀的弟子不可胜数,僧团份...

一位医生在长期行医中看到这样的无常观

掐指算来,我从九六年考上医学院至今已经十余年了,从...

真如自性如如不动,为何强调断恶修善

问: 末学有一个问题,请慈悲开示。真如自性,如如不...

白衣观音的灵验故事

在中国,人们常常以白衣来辨认观音菩萨,在塑像的规则...

临终正念不失,显得尤为重要

末法时期的众生,接触的多是念佛法门,比较方便、稳妥...

只要你发愿生极乐世界就一定能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

虚空本不动,白云自往来

我喜欢五台山那片湛蓝的天空。更喜欢它的祥和与宁静,...

知见影响你的心量

当我们以空观观照一念心性的本体的时候,是离一切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