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拯饥救溺福绵长,骄横欺人遭恶报

2017/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拯饥救溺福绵长,骄横欺人遭恶报

古语云:“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福祸无门,唯人自召”,因此君子敬天知命,修善修德,善待他人,是以积福。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果关系,从古至今,因果报应无不历历应验。是福是祸,要看种的是善或恶的因。以下为古籍中记载的明代的两个故事。

拯饥救溺 福泽绵长

广东鼎湖山庆云寺的主持大慧长老,养气悟道的工夫相当深厚,知道一些天机。他七十多岁时,仍然仙风道骨。虽然他精通医术和面相,却不随便轻易表现。当时高要县的县令来到庆云寺游览,随行的有位姓刘的幕僚官,因为与大慧长老熟悉,知道他精于命理,便告诉县令。县令便请大慧长老为自己看相。

大慧长老推辞不了,只好勉强答应县令的请求。他请县令闲坐休息,心情放松,自己定神看过后,便告诉县令说:“生灵操在手,积德能保寿。”县令又问:“我的前途如何呢?”大慧长老微笑地说:“老衲愚昧,不敢预言您的前程。大德之人自有福泽。只要您能保持虔诚的仁爱心,便是县民的大幸。”县令知道大慧长老不轻易畅谈,又见他说话很含蓄。于是茗茶完毕时,便请刘幕僚官私下去探问玄机。

大慧长老坦白告诉刘幕僚官:“老衲观看县令的相,发现他脸上的光华和瑞气已经消失了,呈现灰黑色的气。他的寿命恐怕不出一年。幸好原来的气色尚未退尽,表示:险中有救,命不该绝。他身为百里的父母官,举手投足,布施政令,关系着百姓的性命安危。如果他本着一念的善心,济人助人,未尝不可以造福万民。所以老衲最后断言他积德保寿,并不是空口乱说话啊!”刘幕僚官一直点头说:“是!”他不敢直接把话禀告县令,只是委婉地告诉县令:“老僧的意思是:尊县在数个月内,必须做出一件拯救许多苍生的善事,才可以增长寿元!”

不久,西潦一带泛滥成灾。洪水在一夜之间涨了数尺,淹没了农田,接着又淹浸许多房屋。不少灾民身溺水中,急声呼救。县令急忙赶到附近的高岗了望,惊心惨目,一时无法处理善后。只见年壮而且勇敢的乡民纷纷驾小船逃命,但是年纪较小的孩子婴儿却没有援救,任他们在水中浮沉。见到这种情景,县令突然下令:救起一位小孩的人,可以获赏一两银子,多救多赏。于是,有船的人家相继出动拯救小孩,一共救了四百多位孩子。随后县令又开仓赈济、安置灾民,使很多百姓得以活命。

后来,县令升任惠州的知府。当他路过罗浮山时,又会晤了大慧长老。大慧长老一看见他,便说:“善心人终于得到报应,您的福泽以后绵长了。”

人生在世,寿夭贪富,虽说命中注定,但也可以靠行善积德来改运。所以说,心为一身之主,心善则命善,心恶则命恶,欲知吉凶祸福,但问自心便知。如有的人任意非为,种下罪根,虽本有福而终得凶灾,难逃因果报应之理。

骄横欺人遭恶报

某太守,本是部郎。外放云间(华亭)作太守。性情贪婪而暴戾,每次出府,骑马在前开道的卫队所过处,路上行人躲避稍有迟缓,就遭鞭挞。

有一天太守从城西回府,有一个为纸店担纸的挑工,担着担子立在路的左边。太守嫌他不放下担子就生气了,命轿旁的役夫把他拖到轿前,呵责他。他性格憨直,说: “我没有冲道。不放下担子,有什么罪?”太守大怒说:“你是什么东西,竟敢顶撞。”大声叱令役夫把他痛打一顿,打完,又命把他拖到轿前,说:“你知罪不?”他回答说:“小民有什么罪而遭责打,真不知道。”太守本性很傲慢,现在竟然在街市广众之中被人顶撞,恼羞成怒之极,又下令打了几百棍,打得他血肉横飞,还不放他,命令役夫把他押送到华亭县府,治他冲道之罪。吏役乘机勒索纸店店主数十千钱。幸亏华亭县令见他伤的很重,没有再责打他,只关了几天就放了出来。他回到店里,老板埋怨他惹出事来牵连老板,把他赶了出去。他无缘无故遭到酷刑,回到店上又被逐出,两天后就死了。

不到十天,太守背上生了五个疽痈,疼痛难忍。医生说这种疮名百鸟朝凤,幸好没有溃烂,还有救治的希望。有天夜里,太守梦见担纸的人,用手揭他的疽疮,痛极大叫而醒,呼来侍婢拿烛火一照,全部溃烂,脓血四溢,被褥都湿透了。医生已束手无策。他想尽办法祈祷消灾,都归无效。太守不能仰面平躺,只有用肘撑住床板翘着头,俯伏在床上,稍一转动身体,就痛入心肺。见此情景的人都说这真是地狱变相,就这样痛苦号叫了几十天,才断气。

清代的汪道鼎对此事评论说:“当官掌权的士大夫,当你威福在手之时,任意妄行,一点不考虑别人的难堪处境,可悲啊!大家都是人,难道可以随意逞显自己的凶狠残忍,以求自己快意吗?你把他打得血肉横飞之时,他固然把你无可奈何!而当自己疮溃脓溢时,你也就无可奈何他了!我但愿世上当官掌权的士大夫们,谨慎小心,不要把事情弄到‘无可奈何’的地步,就后悔莫及了!”

人能一心向善,遵循天理,济人利人,才会有好的机遇和前程。天地神明鉴察,丝毫不爽。境由心造,境随心转,人的命运与祸福,都是取决于自己心念行为的结果,因为天道对于善恶的果报,必定是如影随形!

《太上感应篇汇编》、《坐花志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因果法》

接着我们来讲因果,因果是从因缘而来的。从前与后的关...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给你一元钱,然后你给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无...

不小心受伤,是否也属于因果报应

问: 世间的一切都离不开因果的定律,假如说一个人不...

三世因果错综复杂 唯佛与佛方能究竟

请试论之:夫善恶之兴,由其有渐。渐以之极,则有九品...

业果和定业能不能转?

在《地藏经》第一品里有一个问题,业果能转不能转?定...

若非老僧定力够,几作驴儿被他骑

我们学佛的人,对于因果报应的道理,一定要牢牢记着,...

杀生之业这么可怕,还可不戒吗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金刚经》说:是法平...

生命的原理:依报与正报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生命的原理,叫做依报随着正报转。...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运用佛法的慈悲智慧来处理婆媳关系

2017年,是我先生家族最不幸的一年。特别是他弟弟的突...

醉翁受五戒得解脱

佛陀时代,距只洹精舍七里之远,有一老者嗜酒如命,佛...

牛为求生流泪下跪 屠夫绝情惨遭恶报

原籍山东临清的李名儒,说了这么一件事。 在他的家乡有...

五只乌龟换一头牛

有一对父子,虽然家境很贫困但却能父慈子孝,生活得和...

【佛教词典】悲智

指救度众生之慈悲与求菩提之智慧。佛菩萨具此二种功德...

【佛教词典】华水

(术语)阏伽之水也。华者,取其清净之义。真言修行钞...

念地藏菩萨圣号,临终随愿往生佛国净土

随你愿生哪个净佛国土都可以 念我名号(地藏名号)这个...

睡眠为什么是地狱五条根之一呢

问: 地狱五条根,睡属于五根之一。学人不解。 大安法...

修人天善与往生净土有何关系

问: 修人天的善,对于我们培养往生净土的福德资粮,...

赵州禅师和赵州禅

今天给各位讲讲我们本寺的赵州和尚和赵州禅。赵州禅的...

世智辩聪与般若智慧

世间人书念得多,接触的事物多,看得多、想得多、观念...

星云大师《从世界的起源到世界的还灭》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感谢佛陀慈光加被,使这次...

为什么一念佛就邪念顿生

问: 请问法师,我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就邪念顿生,为什...

人们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

普通人都以为成佛是件难事,其实并不难。佛和众生都是...

夏季吃肉不如吃豆

毛豆是膳食纤维之王。 毛豆既富含植物蛋白,钾、镁元素...

阅读佛经的注意事项

佛经为世出世间无上法宝,看佛经确实应以至诚恭敬之心...

念佛之人不可效仿愚人做愚痴事

念佛之人,不可效愚人做还寿生、寄库等佛事。以还寿生...

淫欲心的对治方法

男子欲重,女子情重。情与欲是学佛修行中两个很大的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