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患恶疮见佛陀,阿阇世王惭悔得救

2017/02/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身患恶疮见佛陀,阿阇世王惭悔得救

提婆达多灭亡以后,阿阇世王并不因他的灭亡而悲哀,反而在他的八识田中感到这是罪有应得,原来阿阇世王已逐渐有了悔意。

有一天,阿阇世王在睡梦中见到他的父亲频婆娑罗王微笑着对他说道:"阿阇世!我是你的父亲,你虽然企图杀害我,但我不怨恨你,我是佛陀的弟子,我愿以佛陀的慈悲来原谅你。你终是做过我的儿子,我为你祝福,祝福你早日悔悟,走上光明的正道来。"阿阇世王醒来很难过,左右思维父亲的慈爱,想到自己无理的杀害父亲,感到非常的后悔。

有一天,阿阇世王和母亲韦提希夫人共桌吃饭,吃饭的时候,他没有看到儿子优陀耶,就问侍从:"优陀耶到哪里去了?把他找来一起吃饭!"侍从回答说:"优陀耶在和狗一起玩。"侍从把优陀耶叫来的时候,优陀耶的手中还抱了一条小狗,阿阇世王问他道:"你怎么不吃饭呢?"优陀耶撒娇着回答道:"没有同狗在一起,我不吃饭。"阿阇世王只得让他去,他们就共在一张桌上吃饭,吃了一会,阿阇世王对母亲韦提希说道:"我是王,为了爱儿子,居然同狗在一起吃饭,这真不好看。"韦提希国太夫人道:"同狗在一起吃饭,这有什么了不起?吃狗肉的人都有。你现在为了爱儿子和狗在一起吃,你就挖苦起来,其实你的父亲对你比这更大的事都有,不过你不知道罢了。当你在很小的时候,手指上生出痈来,苦痛万分,日夜都不能睡觉。你的父亲抱着你,把你放在膝上,用口含着你害痈的手指,所以你才能减少痛苦。有时,因为口里的暖气,你害熟了的痈中流出脓来,你父亲怕惊动你的睡眠,他只得吞下流出的脓。你的父亲是这样的爱你,为了他的孩子,别人做不到的事,他都做得出来。"阿阇世王听到母亲韦提希夫人这么一说,默默的放下饭碗,站起来,走到邻室走,他从此再也不感觉到王者的荣耀欢乐,他的心中像被一块大大的石头压着。

阿阇世王的业报现前,身上又生满很多的痈,心里不时有着悔恨的负担,他就对朝中大臣们道: "现在我的身上和心上都患了重病,一定是由企图杀害父王的罪而起的,谁能替我医治呢?"大臣中有门师外道月称等,用种种邪教企图说明为国杀父是没有罪业的话来安慰阿阇世王的心,但阿阇世王听他们的话没有动心,只有加深他的悔恨。

那时名医耆婆前来探病,问道:"大王!现在贵体觉得怎样?"阿阇世王摇头道:"耆婆!我的病很沉重,不但身体上有病,心里的病实在很苦。我想,就是有良医、妙药、咒术,都不能为我治愈的,我日夜睡在床上,忧愁苦闷,呻吟叫喊,不能入睡。耆婆!你虽是天下的名医,这一次怕你也不能救我了。"耆婆很慎重的说道:"大王!你不要这么失望悲伤,现在世界上能救大王的人除了佛陀以外,我想的确是没有第二个人了。"耆婆说这话的时候,阿阇世王的侍从人等颜色大变,他们都怕耆婆触怒王上,但是阿阇世王这次没有发怒,默默的闭起眼睛,耆婆察知阿阇世王的心就说道:"大王!我是一个医生,医生即使医治身体上的病,但决不能医治心里上的病。佛陀是无上医王,只要大王肯拜见佛陀,佛陀一定欢迎。佛陀好像无边的大海,他能容纳百川众流,大王的苦是从心生,要把心上根本的病医好,才能医身上的病。"阿阇世王点点头说道:"耆婆!你说得很对,我也想去拜见佛陀,不过我又怕佛陀因我是有罪的人而拒绝,加之我和提婆达多做的事都很对不起佛陀。"

耆婆知道阿阇世王此刻惭悔的心,所以又再进一步说道: "大王!你的罪,先王在临去世的时候,我听说他已经原谅你,先王是佛陀的弟子,佛陀的弟子都能原谅你,何况众德圆满大悲普济的佛陀呢?大王!我常听佛陀讲,人若造了罪恶,怀着惭愧的心情,在三宝之前恳切致诚的惭悔,罪过就可以消除,业障也会减轻。大王虽然一时不智,造了罪业,但照佛陀惭愧忏悔的法门,大王仍然是可以得救。我看大王,现在已知道惭愧忏悔,这就是大王新生的开始。我又听佛陀讲过,有智慧的人,他是不敢造罪,就是不慎造罪以后也知道忏悔;愚痴的人,他是造罪不改,以及造罪覆藏。大王若能到佛陀的座前告折忏悔,表明不敢再犯,佛陀的慈悲之光,一定会庇佑到你。大王!智者不覆藏罪业,佛陀常说,做人要深信因果,深信业报的丝毫不爽,世界上不可救的只胡阐提,大王不是阐提,一定能获得佛陀的救济。佛陀的慈爱无量无边,惠施给一切众生。佛陀是不分冤亲憎爱,贫富贵贱,都是同等的救度。佛陀准许尊贵的跋提王子等出家,但也准许下贱的优波离出家;佛陀接受富翁须达多长者的供养,但也接受贫穷者的布施;佛陀感化不为欲染的大迦叶加入僧团,但敢方便劝贪欲的难陀披剃;鬼子母和鸯崛魔罗,别人听到名字就怕,而佛陀却去找到他们度化,佛陀对什么人,都视同罗睺罗,请大王千万不要再有疑虑!大王!我讲出来真是恐慌得很,但我又不能不忠实的告诉大王,现在佛陀带领他的弟子一起都到我的梨园中来说法,希望大王速去拜访,把心中的乌云除去,现出朗朗的晴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恳求大王不要错过!"

阿阇世王听以后,眼中放出悔改和希望的光彩,对耆婆说道:"你说的话我很高兴听,请你为我选择一个吉日良辰,我一定要前去拜访佛陀,哀求忏悔。"耆婆不以为然地摇头道:"大王!佛陀的教法中是没有吉日良辰的迷信,佛陀常常教诫诸弟子不准卜卦算吉凶。修学正法,依正法而行,什么时候都是吉日良辰,大王最好即刻就起驾动身吧!"

阿阇世王很欢喜,预备很多供养佛陀的东西,带着大队随从,浩浩荡荡的向耆婆的梨园而来。途中,阿阇世王又很恐惧不安,他叫使用大象拉着的车驾暂停,他对耆婆说道:"耆婆!我想到佛陀是离开垢染、有如清净满月的人格,他的僧团中都是断除烦恼的圣人,像我是和提婆达多这样的人伸出援救之手呢?我想还是回去吧!"耆婆沉着睑说道:"大王!父母对待子女的爱情是平等的,但多数的父母却特别关怀他有病的儿子;佛陀的慈悲也对一切众生平等看待的,但对有罪的人却会特别的关怀。佛陀对阐提都演说正法,何况大王不是阐提,为什么不能受佛陀的慈悲救济呢?"

阿阇世王犹豫不决,正在此时,空中发出音声:"阿阇世!我是你的父王频婆娑罗,你赶快听信耆婆名医的话,去佛陀的地方哀求忏悔。我现在要告诉你的,就是法灯快熄灭,法船将要下沉,法树亦将夭折,法花不久将凋零,佛日一旦西下,佛陀终要进入涅槃。阿阇世!那时你的重病叫谁来救呢?你所犯的五逆重罪,不久就要坠入地狱,我怜悯到你,你是我的孩子,你赶快到佛陀的地方求救,除了大觉者的佛陀,你生生世世都不能得度!"

阿阇世王听到父亲慈爱的音声,闷绝倒地,醒来时,名医耆婆引导他下车来到佛陀静坐讲堂之中,佛陀和弟子们都默默地在坐禅。阿阇世王洗足入堂,耆婆带着他立在佛陀的座前,他两手放在胸前,说道:"佛陀!请你明察我的心!"佛陀睁开澄清的双眼,慈爱的回答道:"大王!你来得很好,我已等待好久。"阿阇世王受宠若惊,他想要跪下来才好,他惭愧他说道:"慈悲的佛陀!我是当不起的,像我这样极恶无道的人,能得到佛陀的呵斥就很欢喜,现在反而佛陀对我用这样的爱语,我真感激佛陀。佛陀的大悲普及一切,我到今天才真正知道。佛陀是我们众生的慈父,我杀害我无罪的父亲,我很后悔,现在身心不安,唯愿佛陀慈悲救济!"

佛陀静静对他说道:"世界上有两种人可以得到快乐和幸福的结果,一是修善不造罪的人,一是造罪知道忏悔的人。现在大王悔过的机缘成熟,过失,世间上的人谁能不犯呢?知过必改,就是一个好人。我的法门是广大无边的,请你时时忏悔就好。大王!罪业是没有本体、是空幻的,把心意如果能忘去时,罪业也可以消灭了。了解心和罪本是空幻不实,这就是真实的忏悔。(罪业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时罪亦灭。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你以后要以法治民,不要行非法的事;要以德化民,不要暴戾。多行仁政,善名美德就可以远播四方,一定受到众人尊敬,想不服从的也不能够。过去的事已经过去,没有什么计较的必要,从现在起如何自新,才真正的要紧。你行善安心,当即就能快乐,进一步更要在我的法门中学无为的法,证无为的果,你就可以解脱得度。"

阿阇世王听了佛陀的开示,对新的生命充满希望和信心,他生大欢喜,万有迷妄的乌云扫去,他感激涕零的跪在佛陀的座前。浪子回头金不换,阿阇王终于皈依佛陀得救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宁可坐着聊天,为何不去念圣号

《地藏经》多数都讲事,没有讲理,没有讲性空,不是空...

拜佛很重要,但身体有病不能拜,该怎么办

问: 师父您好!阿弥陀佛!从昨天到今天,师父一直说拜...

恶业不能靠布施抵消,只有忏悔才能折损恶业

我讲一个小故事,大家体会体会这个观念:佛在世的时候...

地狱——罪苦众生的集中营

我们知道,在六道轮回中,地狱道众生在最底层。此道众...

【推荐】业障重到一定程度,念不出来佛号

我们虽然一品烦恼都没有断,但只要到了极乐世界,我们...

哪个法门消业障效果最好呀

问: 慈云灌顶法师在《观无量寿佛经》注解里面告诉我们...

一名退休妇产科医生的忏悔

以下所述,是发生在我母亲身上的真实故事。 因为母亲退...

精进念《地藏经》,现世转化恶业

我有个弟子,银行亏空九千多万,没办法偿还,判刑二十...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不浪费一个苹果

有一个韩国家庭有三个儿子,有一回亲戚送给他们两筐苹...

见影谓己有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曾听闻过的一段故事...

孤独的放生者

带孩子到国父纪念馆的湖边散步,我们看见在西边有一个...

清代高僧彻悟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今天我们要介绍给大家的是,净土...

【佛教词典】利生

(术语)利益众生也。心地观经七曰:如是四行趣菩提路...

【佛教词典】九结

九种结缚。即九种结缚众生令不得出离生死之烦恼。为:...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世间之道,会让你今生趋吉避凶,但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往生到极乐后,恶业最终会怎么样

问: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后,恶业种子不起现行,那这...

五根放逸的过患

现在我们关键是要认识五根放逸的过患,一定要在这上面...

莫道为恶不报,只因时节未到

世有邪见之人,不知因果,有同时因果、现生因果、隔世...

印光大师嘉言录--告注重因果

甲、论因果之理 ●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

积德行善才能改变命运

每个人都想在人生旅途中一帆风顺,比如钱财不缺、家庭...

尊重师长为何如此重要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

口善心不善,枉把弥陀念

王太太觉得觉得自己的命不好,老公没本事不会赚钱,儿...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问: 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重要,该怎样选择呢? 大安法师...

修鞋老人仁心保罪犯,感得法律施缓刑

有一位老人,一生靠修鞋维持生活。他的修鞋摊安置在当...

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

佛告诉诸比丘说:世间有四种事不可能获得。哪四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