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文殊化童子点化吕太尉

2017/02/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文殊化童子点化吕太尉

宋朝高宗绍兴年间,太尉吕惠卿,学问甚好,也精通佛理,曾注释《华严法界观》,并出过一本叫《新意解庄子》的书。有一次,他外出巡视的时候,乘兴游访五台山,到了中台的地方,忽然之间,云雾弥漫,暴风雷雨大作,整座山林都震动了,他的侍从都惊吓得跑去躲了起来。没多久,看到有一条像是苍龙的东西,在云雾间出现,露出半个身子。吕太尉这时候真是惊骇莫名,过了些时,天气变得稍为晴朗了,往外望去,看见一个皮肤漆黑头发披散的童子,从脚到肩都缠着蒲草,裸露着右臂膀,手里拿着梵经箧,向着太尉开口问道:

“请问这位官员,您到底看到了些什么?害怕成这个样子呢?”

吕太尉就说:“这大概是我夙世的业障恶缘吧!所以才会遇到这种可怕的境界!”

“但是现在不是都已经消失了吗?不知道您为了什么事来到这个地方呢?”

“这个——我是想要拜见大士文殊师利菩萨。”

“您要拜见菩萨作什么?”

“我曾经看过华严大教,旨意非常深广,所以想恭请大士,启发我解悟经教的心,然后我才能作适当的笺释,而能够流行于世间,使黑椁夜的世间能顿获光明,让清净心的人见了即时得以开悟。”

童子告诉他:“诸佛妙意,善顺事理,简易明白,先德注释可解,如十地一品,释文不过寥寥几张纸。可是现在的人蔓生枝节,注释几达百卷,离开佛菩萨的圣意却越来越远,这就是所谓曲解了真如实相了!”

“可是,你只是一个孩童,如何敢呵责讥讽那些前辈呢?”

“官员您这就错了,须知这里别说是人,即使是一草一木,也无非是文殊大士的境界啊,主要看您日常处事,若能不迷执于事相,那就是真文殊的境界,怎么能用凡情来胡乱思虑啊!”

吕太尉忽然从梦境醒悟,于是就跪地礼拜,童子乃现出文殊大士的庄严宝相,跨着金狮子,隐隐约约地渐渐在云头消失。吕太尉因而将所见到童子披穿着草蒲的模样画成了像,传于后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念佛经常出现瑞相,不一定很好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

净土法门的本质特点——感应道交

在慧远大师身上,无论是他的知见,还是他的修行实践,...

净界法师:有五种因缘,菩萨不会赐给你财富和地位

第一个,菩萨看到这个「有情」,他对于财富地位有重大...

瑞相为何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

三声佛号的感应

时常会想起一件事,感觉很不可思议,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怎样的佛号才能产生往生的力量

我想很多人会问一个问题,说我们学佛以后,每天这样拜...

应该帮助的人不去帮,那你和文殊菩萨不相应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当中,佛告诉一位菩萨说:文...

歌手潘安邦学佛的灵验感应

歌手潘安邦廿年前以一首「外婆的澎湖湾」红极一时,这...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枉费稻谷

台湾有一句俗话:有样看样,无样自己想。看样:学人家...

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

把自己的心儿丢了

一个小沙弥刚吃完一只山杏,准备把杏核随手丢了时,被...

这只野狐到底聪明在哪里

原文: 野狐黑夜入厨房,饱食睡去。天明不能逃窜,乃佯...

【佛教词典】顶礼

(术语)五体投地以吾顶礼尊者之足也。归敬仪下曰:经...

【佛教词典】笙

梵语 sughosaka。音译索伽沙迦。管乐器之一种。又称笙...

念佛之人当孝敬双亲,不可偏执速死求往生

佛教认为人生有八苦,分别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何谓「四重二谛」

第一重:以有为俗谛,以空为真谛。 第二重:说空说有皆...

怎样辨别真伪善知识

问: 初发心学佛,需要善知识引导,善知识的标准是什...

怎样面对「无常」所带来的种种痛苦

问: 法师,我们怎么去理解无常呢?怎么去面对无常所带...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

1.学会沉默 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

圣严法师《观世音菩萨的因行与果德》

观世音菩萨的修行法门在显教和密教中都很受重视,显教...

「感应道交」不是单方面的

净土宗的重点就是:你要往生,你得靠阿弥陀佛来接引你...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问: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善...

四无量心

菩萨须内具四无量心:就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

把迷梦叫醒,向自心中唤

有两句俗话:什么人说什么话,三句话不离本行。因为晚...

秋季的「四大名补」

真正的养生高手,不见得依靠保健品,有时候,吃对了,...

见人有难,难道不应该伸出援手吗

什么是善的难易呢?古代大儒认为:克制自己的私欲须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