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供佛的不思议果报

2011/0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时代,有修习外道法门的五位兄弟,生活贫苦,因此想学习外道的生天之道,希望可以远离饥寒交迫之苦。

有一天,老大‘耶奢’召集弟弟们商量:‘我们五位兄弟年纪都不小了,如此潦倒地过日子,总不是办法!不如专心修苦行,早日得到禅定,就能够生到天上去享天福。’老二‘无垢’、老三‘憍梵波提’及老四‘苏驮夷’,听到老大这么说,立刻欣然同意。只有老么‘弗那’迟疑了一会,心想:‘跟着兄长们修苦行也有许多年了,仍无法解答自己对生命的疑惑,不如留在山下,或许能找到生命的真义。’于是他说:‘兄长们,我想先留在山下,如果你们有任何需要,我也好护持你们。’

兄长们也不勉强弟弟,隔天一早就出发上山了。弗那则照常耕种着家中唯一的一亩贫瘠田地。晨风徐徐中,突然,远远地走来一群托钵僧侣,彷彿破晓晨曦中一道曙光,尤其是为首的僧众,散发着无比的祥光瑞气,庄严相好的仪表,令他久久不舍移开目光。

原来这位正是久闻已福慧圆满的佛陀,来到此地托钵!弗那喜不自胜地飞奔回家,把最好的白饭满钵地虔诚供养世尊。之后,弗那继续他一天的耕种,直到太阳下山。

隔天当弗那踏出家门,准备下田时,赫然发现,田里原本干枯的稻禾,竟然变成一株株金黄色的稻禾,散发出一片柔和金黄的光芒!而且长得又高又壮,长达数尺,结实累累。

一阵欢呼跳跃后,他立刻小心翼翼地割了一些黄金稻禾,冲到最热闹的市集去,让大家瞧瞧这么不思议的稻子。当然,这些稻子很快就被大家抢购一空。于是弗那又回去割了许多到市集卖,更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这些稻子割下来之后,竟然很快又生长出来。于是,这小小的一亩田,竟然怎么也采收不尽。

消息传出以后,甚至连国王都带着大臣们亲自下田来采割这神奇的黄金稻子,所有城里的人们也都好奇地来采割弗那的稻子,同样地都采割不尽。当然,弗那很快地便成为全国最富有的人。数月后,到深山修苦行的兄长们,想到弟弟一人在山下过着贫苦的生活,便一起下山来看这可怜的弟弟。发现弟弟在短短数月中,竟然成为福可踰国的大富人家,惊讶地久久说不出话来。弗那请他们坐下后,便欢喜地说起供养佛陀一钵饭的事。

耶奢等听完后,欢喜踊跃地向弟弟说:‘原来供养佛陀有这么殊胜的福报,那么,请弟弟也帮我们做一些欢喜团,让我们四人各拿一欢喜团去供养佛陀。我们不求听闻佛法,或是得到解脱,只求早日生天享福罢了!’

弗那很快地就准备好精致的欢喜团,让四位兄长带到佛陀所驻锡的精舍。见到慈悲的佛陀,老大恭敬地将欢喜团,放入佛陀的钵中,佛陀向他开示:‘诸行无常。’接着老二也把欢喜团放到佛陀的石钵中,佛陀告诉他:‘是生灭法。’老三恭敬供养时,则听到:‘生灭灭已。’最后老四将欢喜团供养后,听到佛陀说:‘寂灭为乐!’

虽然他们一时并没有悟到佛陀所说的道理,但是布施之后,都感到满心的清净法喜。当他们回到家里,便兴奋地讨论起每个人所听到的法语,这才发现,原来四句话连起来便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的偈子。

带着恭敬供养后的清净心,他们静坐下来,各自思惟着偈语的道理,很快地就证到阿那含果。感恩之余,他们才体悟到外道求生天,享天福,仍是生灭的快乐,天福享完,仍要堕落受苦。于是,他们一起来到佛所,请求剃度出家,继续用功修行,不久就都证到阿罗汉果,永出三界生死轮回之苦,进入圣道。

典故摘自:《杂宝华经·卷四──弗那施佛钵食获现报缘》

省思

《四十二章经》中,佛说:‘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作无修无证之者。’何谓‘无念无作无修无证之者’?即是无所染着的清净心,因此,一无所求的虔诚供养,方为最无上的供养功德。

诸佛菩萨倒驾慈航,入此堪忍之娑婆世界,乃至为上求下化自降其身而行乞的清净僧宝,皆为作众生福田,令众生植福培福,舍除悭贪、增长智慧,唯愿众生皆能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究竟圆满了脱生死之大事,故供养三宝得福甚大。若又能以一念至诚恭敬、无所求之心供养,则所得功德,更非人天生灭福报可以比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天上的福报

有一天,王宫里飘来了一块手巾,它的细致和美丽,连宫...

宝天比丘

恭喜!恭喜!恭喜长者您喜获麟儿!哇!真是太不可思议...

宽运法师:布施的方法

如何布施 布施时若有受施的人相,便会有拣择,有分别...

善事都是为自己做,不须别人赞叹

因为个人的时节因缘,零星地参加过几次佛教组织的慈善...

解读印光大师的财富观

《印光法师文钞》涵盖了印光法师的各种思想,财富观即...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

宝手比丘

佛陀时代,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

福田殊胜的祗树给孤独园

舍卫城中,有一大臣名为须达,因乐善好施,常帮助孤苦...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略记一代高僧明学长老的慈悲与智慧

明学长老德高望重,慈悲为怀,平易近人,心胸宽大,大...

不孝的因果报应

彻悟大师有一句话:善谈心性者,必不离弃于因果;而深...

玉琳国师洞房之夜度化娇妻

编者按:大觉普济能仁通琇国师(16141675),明末清初著...

传子以金不如传子以德

杨震是东汉名臣,以品德高尚被时人誉为关西孔子。汉末...

【佛教词典】哑法

乃指不言语之修行法。又作哑法。为外道之修行方法。佛...

【佛教词典】优婆夷

(术语)Upāsikā,旧称优波夷,优婆斯。新称邬婆斯迦...

不能改变今生,但你可以改变念头

一切都是唯识所现,唯识无尽,但人生是苦不堪言,很多...

禅修可以帮助大家提高学习效率

当我们学习一样东西时,如果心力不能专一,注意力不能...

善人为何得恶报?因为你只认识了一半

我们看见的世间相好像不平等,有很多的年龄很大的都活...

老实厚道的人比较能够得到师长的加持

第二是「疑师」:对于师长的功德产生怀疑。怀疑这个师...

一念善心即为佛

印象中,奶奶笃信佛教,每日吃斋念佛,特别信奉观音。...

早晚功课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

学佛从来都看不见自己的过失,怎么去改过呢?不改过怎...

遗忘别人的「不好」

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需要我们牢记于心头,而又有另外...

五方便念佛门

隋朝天台智者大师有《五方便念佛门》一文,其介绍念佛...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

七佛以来,犹为蚁子,蚁子就是蚂蚁。这是一个典故,在...

寺院由谁管理才是最如法的

寺院原本就是十方布施所成,三宝所依,本来就是出家师...

谁不想命长?素食是秘方

健康长寿是人人希望和追求的事。为了健康长寿,人人都...

大安法师:犯戒后如果不能往生是否就要下三恶道

问: 众生在没有皈依前,由于迷了心性,犯了杀、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