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求不死之火

2011/0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妇人,她只生了一个儿子,因此,她对这唯一的孩子百般呵护,特别关爱。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妇人的独生子忽然染上恶疾,虽然妇人尽其所能的邀请各方名医来给她的儿子看病,但是,医师们诊视以后都相继摇头叹息,束手无策。不久,妇人的独生子就离开了人世。

这突忽而至的打击,就像晴天霹雳,妇人完全无法接受这个事实。她天天守在儿子的坟前,夜以继日的哀伤哭泣。她形若槁木,面如死灰,悲伤的喃喃自语:

‘在这个世间,儿子是我唯一的亲人,现在竟然舍下了我先走了,留下我孤苦伶仃的活着,有什么意思啊?今后我要依靠谁啊?……唉!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妇人决定不再离开坟前一步,她要和自己心爱的儿子死在一起!四天、五天过去了,妇人一粒米也没有吃,她哀伤的守在坟前哭泣,爱子就此永别的事实如锥刺心,实在是让妇人痛不欲生啊!

这时,远方的佛陀在定中观察到这个情形,就带领了五百位清净比丘前往墓冢。佛陀与比丘们是这么样的安详、庄严,当这一行清净的队伍宁静的从远处走过来时,妇人远远的就感受到佛陀的慈光摄受,她认出了佛陀!她忽然想到世尊的大威德力,正可以解除她的烦忧。于是她迎上前去,向佛陀五体投地行接足礼。佛陀慈愍地望着她,缓缓的问道:‘你为什么一个人孤单的在这墓冢之间呢?’妇人忍住悲痛回答:‘伟大的世尊啊!我唯一的儿子带着我一生的希望走了,他走了,我活下去的勇气也随着他走了!’

佛陀听了妇人哀痛的叙述,便问道:‘你想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吗?’‘世尊!那是我的希望!’妇人彷彿是水中的溺者抓到浮木一般。

‘只要你点着上好的香来到这里,我便能咒愿,使你的儿子复活。’佛陀接着嘱咐:‘但是,记住!这上好的香要用家中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来点燃。’

妇人听了,二话不说,赶紧准备上好的香,拿着香立刻去寻找从来没有死过人的人家的火。她见人就问:‘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过世呢?’‘家父前不久刚往生。’‘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过世呢?’‘妹妹一个月前走了。’‘您家中是否从来没有人过世呢?’‘家中祖先乃至于与我同辈的兄弟姊妹都一个接着一个过世了。’妇人始终不死心,然而,问遍了村里的人家,没有一家是没死过人的,她找不到这种火来点香,失望地走回坟前,向佛陀说:‘大德世尊,我走遍了整个村落,每一家都有家人去逝,没有家里不死人的啊……’

佛陀见因缘成熟,就对妇人说:‘这个娑婆世界的一切万事万物,都是遵循着生灭、无常的道理在运行;春天,百花盛开,树木抽芽,到了秋天,树叶飘落,乃至草木枯萎;这就是无常相。人也是一样的,有生必有死,谁也不能避免生、老、病、死、苦,并不是只有你心爱的儿子才经历这变化无常的过程啊!所以,你又何必执迷不悟,一心寻死呢?能活着,就要珍惜可贵的生命,运用这个人身来修行,体悟无常的真理,从苦中解脱。’老妇人听了佛陀为她宣说无常的真谛立刻扭转了自己错误的观念知见,顿时断尽见惑入圣人之流,证得声闻乘四果中的初果---须陀洹道。此时围绕在冢间观看的数千人群,在听闻佛法真理的当下,也一起发起了无上菩提心。

省思

情爱、名利、权势、地位、钱财……,这些人们所乐爱及追求的,没有一样能逃离无常的侵蚀。

如果我们能在每一个刹那,用心体会无常的相貌;一定能深刻了解,每一个因缘、境界都像虚幻的水月、云烟,稍纵即逝。因此,何不将烦恼与执着放下,让生命重新回归到平静、慈悲与智慧,学会专注的活在当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不要把事物看成你可以永远拥有的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

黄泉路上无老少,孤坟多埋少年魂

普劝修持第四篇:观苦、空、无常,修净土。就是要常常...

突发疾病去世,如何判断是否往生

问: 弟子的母亲三年前接触佛法,经常听您讲经开示,早...

现代人很多是寿终医院,不是寿终正寝

人道中有许多是不正常的死亡,那就属于横死。人的生命...

太平间是我们最好的大学

问: 弟子经常要路过太平间,就感觉害怕,请法师开示...

世间有三法甚可爱敬,为世间人所贪慕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一天,对...

勿营明日计,当勉后世义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

野狐狸之喻

野狐狸黑夜遁入厨房,饱餐一顿后便睡着了。睡到天亮不...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但见过年忙似箭,有谁离苦急如仇

2012年的除夕,原本计划像往年一样参加龙泉寺华严法会...

憨山大师参学悟道记

一、寺庙启蒙 大师俗姓蔡,讳德清,字澄印,别号憨山。...

【推荐】杨满爹捕蛇的恶报

父亲年轻时想学捕蛇与蛇伤治疗,他找了位师傅,人称杨...

心如虚空,量周沙界

韩国代表佛宝的通度寺(因收藏佛陀穿过的袈裟),拥地...

【佛教词典】圆心

(术语)求涅槃圆果之心也。寄归传四曰:圆具圆心,遵...

【佛教词典】历代三宝纪

《历代三宝纪》,或作《开皇三宝录》,简称《三宝纪》...

素食,就是不做饿死他人的帮凶

哈佛营养学家梅尔指出:如果美国肉类生产降低百分之十...

不愿面对的真相--一位白领居士的思考

刚出完差回来,好累,身体也累,心也累 为什么我会这么...

莲宗十一祖省庵大师画传

一、父亲早亡,少年出家 省庵大师(公元1686-1734年)...

世界名人谈素食

1、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

七种不退转之法

古印度时,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弘...

计较得越多,失去得越多

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

「不随妄转」对念佛人很重要

你应该怎样训练你自己不要老是被外境所转,不是等到临...

病人临终神志错乱恶境现前,应如何开导

问: 病人于临终时,若神志错乱、恶境现前,比如:看到...

圣严法师《观自在菩萨》

菩萨 菩萨是发了菩提心,以慈悲广度众生的人。菩萨不...

念佛如同醒梦

【原文】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

如何辨别菩提心的邪正真伪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

报恩不在于物质,而在于那份心

佛教中,有本《父母恩重难报经》,缕述了父母犹其是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