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善护口业

2011/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日,佛陀与阿难到王舍城中托钵乞食,结束后走出城门,见到城门边有一个大深坑。当时王舍城的人都把大小便弃置此坑,再加上雨水的累积,所以水坑污秽不堪。浊水中,有一只似人形却又多手多脚的虫,见到佛陀走来,便将头伸出水面,泪流满面地看着佛陀。佛陀见了,非常怜悯,回到耆阇崛山后,阿难问佛陀:‘世尊!刚刚在王舍城外浊水中的虫,是造了什么样的恶业?又何时才能解脱呢?’

佛陀告诉阿难及大众:‘过去无量劫时,有佛出现于世教化众生。佛涅槃后,于像法中有一婆罗门造立僧房,供养僧众。当时有居士送酥油来,维那法师因为前来挂单的僧人过多而心生嗔恚,就把酥油藏起来,不分给其他来挂单的僧众。挂单比丘于是问:“为何不分给我酥油呢?”维那法师说:“我常住在此,而你只是来此挂单的僧人,为何要分给你?”挂单比丘说:“但这是居士要供养给现前僧的。”维那法师便开口大骂:“你怎么不去吃屎尿啊?为何要向我拿酥油!”因为这样的恶口,维那法师死后即投身为浊水中的虫,且无量劫都住在屎尿当中。’

佛陀告诫弟子们:‘你们应当善护口业,因为恶口的过患比猛火还可怕。要常感恩父母、僧众的恩德,说柔软语、赞叹语,因为僧众是帮助我们出离三界的福田,而父母则是三界内最胜福田。僧众中,有成道证果的圣者,若能虔心供养,不仅能够得到人天福报,亦可成道证果。而父母,怀胎十月,辛苦哺育孩子,并给予教诲,提供学习的环境;孩子长大后若是出家修行,不仅自己得到解脱,也能令有缘大众解脱自在,可谓自利利他。因此,父母、僧众是两种最殊胜的福田,人天福报、解脱妙果,都是因为他们而得成就。’

佛说此经时,无量百千众生有成就初果乃至四果,亦有众生发愿成佛,或成就声闻、辟支佛果者,大众合掌礼佛右绕,欢喜而去。

典故摘自《大方便佛报恩经·卷三》

省思

口过是最易犯的过失,若因一念嗔心而恶口伤人,将自招无量苦报。因此唯有知因识果、善护口业,方能离苦得乐。若能清净口业,或进一步以柔软语、赞叹语,常说利益大众之语,则有无量功德,果报无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好人天照应!但行好事,自有前程

大约十年前,父母开始信佛,他们不是那种只知道烧香求...

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业是怎么来的?造完后又跑哪里去

我们讲因果同时,借缘显现。从因果转变的角度,佛教是...

怎么能印证因果轮回呢

问: 尊敬的宏海法师,我的问题可能比较基础,佛教说人...

轻毁出家人会成熟极重恶报

佛曾经说:任何众生如果对身披袈裟的比丘产生恶心,因...

见佛生欢喜得生天

过去南印度有一个习俗,家中未成年的女孩必须早起,将...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中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

凡圣同居土由两种能感的因所构成

此等庄严,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往生普佛仪规

往生普佛仪规...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心肝在树上

有一只雄鳖和一只猕猴,两个感情非常的深厚。猕猴常常...

【推荐】一桩善举挽救了两条人命

光绪年间的故事,一位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而被流放的禅师

芙蓉道楷禅师是山东沂水人,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悟心法后...

猕猴之喻醒悟退道沙门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郊区的灵鹫山精舍里,为天、人、龙...

【佛教词典】凝然

(1240~1321)日本华严宗僧。伊势(爱媛县)人,俗姓...

【佛教词典】香染

(术语)茶褐色,即黄带黑之色,袈裟之本色。同于木兰...

接触佛法半年多,为什么对佛法没有什么疑问

问: 我较深入地接触佛法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别的师兄...

阿育王造塔供养胜缘

有一天,阿育王派遣使者前往觐见优波崛多尊者,告知国...

【佛学漫画】心经

般若心经,正是这至圆至顿的一真法,它直指的正是所谓...

四十八大愿——(第6愿)皆得天眼彻视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天眼,下至见百千亿那由他诸...

沉湎于男女的情欲而不自觉该怎么办

着欲不自觉,以何悟其心; 当观老病死,尔乃出四渊。 ...

佛源老和尚禅七开示

禅七第一天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

慧远大师定中三次见佛,归命安养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赞颂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

佛陀有烦恼吗

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 赵州:有! 信...

圣严法师《不放弃自己》

问:导演李安近年非常风光,但他在成功之前,有六年时...

给别人的幸福让道

那天早上,一辆公交车正在行驶,车上都是去上班的人。...

略谈禅的理论与实践

一、禅定在佛教中的地位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成佛。要成佛...

拜佛的十种功德利益

一、得妙音色: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音声和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