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慧远大师定中三次见佛,归命安养

大安法师  2019/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慧远大师定中三次见佛,归命安养

晋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赞颂

以特别法,永为世范。意旨暗合于行愿,中外流通遍。普令庸彦,大事即生办。肇启莲宗福震旦,畅佛本怀垂方便。圆音一阐士归庐,大法将弘神运殿。一切法门从此流,一切行门从此办。致令各宗尽朝宗,万川赴海依行愿。——印光法师

定中见佛,归命安养

远公所创的莲社,以修念佛三昧为主,其所依据的经典是《无量寿经》与《般舟三昧经》。《无量寿经》所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乃是远公及莲社诸贤共修的纲宗。远公以及莲社其他同伦,修念佛三昧,大多有定中见佛的体验。史料记载:远公禅定中三次见佛。刘遗民专念禅坐,始涉半年,定中见佛,行足遇像,佛于空现,光照天地,皆作金色。

远公对定中见佛事,尚存疑滞,曾向鸠摩罗什大师咨询。远公根据《般舟三昧经》所常引用的梦喻发问:谓定中所见的佛,假如真是属于梦的话,那不过是主观的想像而已,并不是真的佛现,故此佛不可能为我等断除疑网。假如是客观外来的佛,佛既是真实的显现,为何又以梦为喻呢?

什公回答这个问题,详明周全,首先指陈见佛有三类:一是自得天眼而见佛,二是神通自如,飞到十方去见佛,三是凡夫修行禅定,心止一处而见佛。

《般舟三昧经》以梦喻定中见佛事,仅取梦中之事历历分明,能到能见,并非如梦的虚妄。经典处处指陈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真实不虚。

定中见佛虽由心意识的专注忆想,然而其所具境界并非虚妄,乃是众生与佛感应道交所现出的景况。佛的法身遍一切处,亦遍入到一切行人心中。若行人心想佛时,水清月现,佛身显现,是故行人见诸佛身,不可当作虚妄幻觉来看待。可知念佛三昧,须具佛功德力、三昧力与自善根力,具足如是三种因缘,即得明见彼佛如来。

从远公所提出的问题中可知,远公不仅确切地修此念佛三昧,而且对念佛三昧的内涵境界,照见明了。远公由入三昧→见佛→往生,形成其净业修证的脉络路向。远公之念佛,以信心契入,着重凝观禅定,入三昧境界,即可随宜应物,显现妙境,终能见及佛境。受佛力法力之加持,坚固皈命西方极乐世界之愿心,命终得以上品往生,此即远公禅观念佛之要义。

远公这种别具一格的念佛思想与实践,在当时的佛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为净宗在中国生根广被,作出了重大贡献。

古印度净土教在中国传布伊始,尽管有《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般舟三昧经》等译出,然人们尚持观望、试探的态度。有没有阿弥陀佛?遥远的界外是否存在西方极乐世界?这些疑虑一方面要靠经典圣言量化解,另一方面,人们更希望有一种验证。这种验证,对净土教在中土的传布,关系重大。

远公值此之际,以渊博的佛学造诣,以精勤专志的修持,向中国佛学界提供了这种验证,不仅是一人的验证,而且是莲社作为团体的验证——莲社123位同仁,或禅定中、或在梦中、或在临命终时见到阿弥陀佛,见到西方极乐世界的胜境,与佛典所记载的无二无别。

远公以一代佛学领袖的德望向世人作出的验证,震撼着中国广大信众的心灵,为净土教在华夏的流布,注入了巨大的动力。中国人从此建立了一个永不倾覆的终极目标:念佛求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永脱轮回生死之苦,亲证穷玄极寂的自性如来。

同时,远公以自己的佛法实践昭示:惟凭自力坐断生死殊不容易,应自力他力并重,皈投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方是了生脱死的稳妥道路。远公对中国民众的这种贡献,堪称如来使者,真报佛恩。

另外,古印度念佛法门在中国庐山东林寺生根开花结果,并非偶然。念佛往生法门极具超越性意向,在佛教诸修行法门中,亦是由信仰契入的胜异方便。是故,这个特别法门的播扬得有一相应的沃土。而庐山正是一座隐逸文化名山,自殷周以来,便有诸多道人隐栖此山修行。

自古迄今,庐山成为儒、释、道三教的文化源头。1996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评价云:“庐山的历史遗迹以其独特的方式,融汇在具有突出价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与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紧密相连的文化景观。”名人、名山与胜异法门,相得益彰,妙合天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单

这句名号是要用信愿来庄严的,念佛不仅仅是持名这么简...

念佛是修行的捷径法门

净土法门由阿弥陀佛大慈悲心、大平等心中所流出,尽摄...

净宗八要--净土之要关

同治癸酉春月。佛涅槃日。余在虞东明因寺。捧读晓柔法...

【推荐】只管念佛,无不灵验

天灾人祸,随时发生,难以预料,令人不安。若常念佛,...

禅的方法和求生的愿力两者并重

禅宗所说的悟,是摆下万缘、心无执著,既无可求、亦无...

念佛时要全佛是心,全心是佛

必须令其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无二,心佛一如。《...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

一心念佛即能往生吗

窃谓末法世界,于禅、教、律中,能断惑证真,现身即出...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大安法师:佛弟子是否不应该做占卜预测等事

问: 我认为佛教四众弟子,无论出家在家者,都不应做...

常常做同样的梦,是怎么回事

问: 我学佛有多少年,修净土法门念佛,但是我很奇怪,...

【推荐】大安法师:我能够学佛的因缘也是由于生病

疾病由来是药方,深知生死是无常。 重刑受过悲牢狱,剧...

自性无对立,凡夫妄分别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

【佛教词典】缘心

(术语)攀缘事物之心。圆觉经曰:此虚妄心,若无六尘...

【佛教词典】下乘

(术语)谓小乘也。譬之马之驽者,故云。世亲摄论一曰...

圣严法师《家庭美满事业成功》

以禅修者的立场,谈家庭美满及事业成功的原则,可以用...

一月光含千世界,分身无量照群迷

不动周遍同,就是不动道场,在一个菩提树下或者在道场...

生命就在呼吸之间

要思惟死亡的痛苦,才能生起修道之心。如何以念死法修...

五戒受持不住能舍戒吗

问: 弟子无意中破了五戒的酒戒和食鸡蛋。如果受持不住...

明一法师与保险公司员工的座谈问答

编者按:保险公司面对的客户五花八门,有的可能会非常...

诵经念佛应注意之事宜

所谓佛法,并不离世间法,其目的无非在使心净心。人之...

这样去做,能得一切天人拥护

【复白佛言。世尊。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所...

佛法的大要--因果

今天承刘典狱长之邀,来和各位讲讲佛法。佛法的大要,...

弘一大师晚晴集

1、若失本心,即当忏悔,忏悔之法,是为清凉。(金刚...

普陀山南海观音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我们一早上来到了普陀山最负...

人的相貌是怎么来的

世上的人,长相千差万别,全世界的人找不出长相一样的...

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自己的错

作为具有正见的修行人,凡遇到任何是非,首先想到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