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身病心不病

2011/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在拔祇国尸牧摩罗山鬼林的鹿园弘法时,一位名为那忧罗公的长者前来顶礼佛陀,并且禀告佛陀:‘我现在年老多病,非常忧恼,祈愿佛陀开示,让我们获得永恒的安稳。’

佛陀开示长者:‘如你所言,这色身有许多病痛,怎能依靠!不过就是个臭皮囊。你应该晓得,有些人只知道依靠这个色身,享受短暂的快乐,实在是愚痴,有智慧的人是不会这样的。所以,心生病了,就要治心,你应当要学习这个道理。’

长者听了开示,恭敬顶礼佛陀后离去。长者心想:‘舍利弗尊者的住所离这儿不远,我可以到那里去请教尊者佛陀所开示的意义。’这时,舍利弗尊者正坐在树下打坐,那忧罗公来到尊者面前,顶礼后退坐一旁。

舍利弗尊者问长者说:‘你的容貌和悦,整个人看来安详舒泰,一定有什么因缘。请问你先前是到佛陀那里聆听开示吗?’长者回答:‘是啊!我之所以看起来祥和愉悦,正是因为刚才听了佛陀的甘露法语,所以身心清凉。’

舍利弗尊者问:‘请问您听到什么甘露法语,滋润了你的心灵?’长者说:‘我请示佛陀,自己年老多病,非常痛苦,希望能听闻佛陀开示,获得安稳。佛陀开导我说:“色身有许多病痛,怎能依靠!不过就是个臭皮囊。有些人只知道依靠这个色身,享受短暂的快乐,却要遭受无尽的痛苦。由此体认,虽然色身避免不了病痛,但我们可以让心不生病。”’

舍利弗尊者又问:‘您有进一步请示佛陀什么是“身有病、心无病”吗?’长者回答:‘我没有继续详问。尊者您一定了解其中的道理,希望您能慈悲开示。’

舍利弗尊者说:‘凡夫不亲近圣人,不听受圣人的教导,不顺从圣人的训诲,也不亲近善知识,不跟随善知识一起学习。他们把地、水、火、风四大暂时聚合的色身,当作是永恒不变、独一无二、拥有主控权的自己。认为色身是我的、我就是这个色身。然而色身衰老病变,各个器官机能无时不在变化,在这当中执着有我,就会愁忧苦恼。痛的感受、想法、心念、意识都执着有我。色、受、想、行、识之五蕴和我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然而五蕴分分秒秒都在生灭变化中,执着有我,就有许多愁忧苦恼,像这样就是“身有病、心亦有病。”’

长者问舍利弗尊者说:‘怎样才能使身有病而心无病呢?’舍利弗尊者回答:‘长者,我们应向圣贤请教修行的法门,多亲近善知识,多跟善知识一起学习。他们不会把这个四大、五蕴暂时聚合的色身,当作是永恒不变、独一无二、拥有主控权的自己。也不认为色身是我的,我就是这个色身。虽然色身会衰老病变,各个器官机能无时不在变化,但我不在其中,所以不会愁忧苦恼;不会把痛的感受、想法、心念、意识执着是我的,知道五蕴非实有,所以不应种种生灭变化而忧愁苦恼,像这样就是“身有病而心无病”。所以,长者您应该如此学习:不执着四大假合的色身,也不执着虚妄不实的意识心,就能远离忧愁苦恼。’那忧罗公听了舍利弗的开示,心开意解,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六》

省思

人从小到老、到死,每一个过程、每一年、每一个钟头、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变化当中,只有能知痛痒、冷热的这念心不生亦不灭、不去亦不来、不垢亦不净,这个才是真正的自己。唯有依这念真心起修,时时不离这念心,人生才能时时安稳,远离痛苦烦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聪明人习气重问题多以及对治方法

原文: 数日前,令甥崔澍萍来函,并将阁下与彼之函,亦...

如本法师:心病与身病

身体是四大五蕴所和合,在人生的过程,免不了会产生四...

心为何会生病

人与人之间,心门若无法打开,彼此防卫而无法以真诚的...

【推荐】地藏菩萨慈悲拯救父亲出危险

此文的写作,缘起于《净土》杂志上的一篇题为《感观音...

脾胃虚应多吃9种食物

有脾胃虚弱一定要注意调养,调养好了身体才好。一般脾...

远离这九种横死的因缘

《佛说九横经》原文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

大安法师:念佛可消业障,为什么高僧大德还会有病

问: 念佛修行可消业障,为什么很多菩萨境界的大德法...

行医与学佛

人们在生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医生、医药,在患者眼中,...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率真侠肠的紫柏尊者

紫柏尊者(1543-160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讳真可,字...

藏六如龟

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根机有利有钝,有的人一点即通,有...

但见过年忙似箭,有谁离苦急如仇

2012年的除夕,原本计划像往年一样参加龙泉寺华严法会...

能走多远走多远吧

有师徒两位僧人,从很远的地方去灵山朝圣。一路上一边...

【佛教词典】华严经感应传

全一卷。唐代胡幽贞刊纂。全称大方广佛华严经感应传。...

【佛教词典】称名杂行

(术语)五种杂行之一。非专念称弥陀之名号,称诸佛诸...

【推荐】造佛形象能获得多大的功德?

优填王承佛威神之力五体投地顶礼完佛足,右绕佛三圈,...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

梦参老和尚99岁华诞,星云大师五台山祝寿

2013年7月6日,星云大师朝圣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并专...

每一个众生都爱护他的生命

是人自不杀生,教人不杀,赞不杀生法,亦欢喜赞叹不杀...

长者子的供养

过去在印度的舍卫城里,有位大富长者的夫人生了一个儿...

天上的福报

有一天,王宫里飘来了一块手巾,它的细致和美丽,连宫...

心性专一,有始有终

明代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说道:宋代书法家米芾说...

临终之日千万不要做的事情

送终是大事,一切众生都迷惑这件事情。所以地藏菩萨就...

发菩提心的十种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今言因缘,...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

净土一法,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释尊一代时教,应机随缘宣说权实渐顿种种法门,众生随...

公牛的争斗

为了争夺一头母牛和一块地盘,两头公牛发生了争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