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

2018/01/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不可语道。宴安怠惰,不可学道。顾是惜非,不可谋道。自信己意,不可问道。舍动求静,不可养道。弃教参禅,不可得道。依文解义,不可会道。欲速喜近,不可悟道。隔小于大,不可见道。执秽为净,不可知道。厌常喜新,不可趋道。乐简畏繁,不可明道。将就苟且,不可修道。得少为足,不可证道。惟超群拔俗,谦己虚心;忍苦捍劳,亲近知识;触处体会,以教印心;广大悠久,事理双备;栖神净域,履蹈典型;博通古今,特达勇锐;深心无极,誓穷法海源底(以上二行之文与前段对之,其义相反可知),乃真实男子、出世丈夫。

习气不除,无出生死分。然习气熏染,非一朝一夕之故,不痛加锥拶,何由顿革?须猛念身世无常,幻缘虚假,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便将是非人我,体面界墙,身见慢幢,爱染情性,全体放下,不复踌躇。将如来出世要法,彻底承当,爱乐受持,精勤趋向。自然福慧增长,日造深微。

万法本融,由迷情执而成碍。如一指能蔽山岳,认沤必遗大海。不惟埋没己灵,亦冤屈六尘境界。讵思六尘非能惑人,人自妄惑。根根幻驰,识识纷动。仔细推求,尘既不居其咎,根亦岂职其愆?识宁独当其罪?三科分析,既无真主,纵令共合,哪有实法。而于此虚妄法中,著我著人,分取分舍。犹如捏目,乱华发生,更欲分别花相妍丑大小,不益惑乎?惟将身心世界全体放下,作一超方特达之观,譬如为天下者不顾家,则智眼昭明,一切境界无非真实受用处矣。

夫幻境侵夺,不惟顺流俗而俱化也。即厌流俗而切思远离,亦名侵夺。以一切境界,全是无明变现。无明变现之性,全即法性。由不达故,横生欣厌。趋无上菩提者,不得随顺幻境,亦不得厌离幻境。但了幻境即法性,悲长夜之在迷。以悲迷故,起无作二誓,欲拔性德之苦;以了性故,起无作二誓,欲与性德之乐。发此心已,则一切不如法境界,触目警心,无非助发菩萨资粮。《起信论》云:菩萨见法欲灭,护正法故,发菩提心;有见众生苦,而发菩提心。正谓此也。

听法须观心,书写须解义。然解义正不必强加穿凿,亦不徒循章摘句。但至诚读诵,展卷如对活佛,收卷如在目前,千遍万遍,沦骨浃髓,寤寐不忘。缘因既深,一十二、千七百,无不一串穿却也。得此消息,便知吾言不诬。

世人谈及生死,鲜不悚虑。往往不能真为生死者,眼前活计放不下耳。然所以放不下者,只不曾彻见生死之苦。以从来为俗、为僧,皆向顺境中捱过,故畏三界心,自然发得不真切。倘以远大慧眼,旷观无始轮回,痛念此生果从何来,死后当至何趣?前际茫茫,后际墨墨,饶铁石心肠,必为惊怖。然后依正教,开圆解,起圆行,敢保十人有五双到家。最惧因地不真,道眼昏暗,或为世味所牵,或为邪师伪法所误,袈裟下失却人身。此予所以俯仰时流,而寤寐永叹也!

《寒笳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往生西方,如出粪坑监牢,何可怕死

我们在世间,犹如蛆在粪坑里,囚在监牢里,苦得了不得...

修福跟解脱生死有关系吗

问: 做善事只是修福,跟解脱生死没有任何关系。这个...

初地之前的修学是从假入空追求安稳

智者大师把我们从凡夫到成佛的修学分成两大部分,这当...

佛说五「不」连贯起来的修行路

大乘经论中,记载了佛陀金口亲宣的五个不字! 不忘念是...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

善调身心,知所进退

第一个,从破恶的角度叫作擐甲精进。就是一般我们对于...

把家庭作为修行的道场

我和先生结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着先生的妈妈住,妈...

工穷力极本来面目现

看那无思无为前,如何是本来面目?四威仪皆可参,要以...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善导大师--临睡观念佛法

净土人,凡欲入观及临睡时,一心合掌,正面西向,若坐...

品古人六戒,修宠辱不惊

1、大乐易失察 跟大喜易失言有近似之处,有个成语叫得...

吃素的几种方式

根据个人的条件、学佛程度和决心的不同,信佛人吃素多...

五分法身香

在《六祖坛经》忏悔品中,六祖首先开示:善知识,此事...

【佛教词典】入一切法

入一切法有八种,谓一切法欲为根本,作意所生触所集起...

【佛教词典】善恶律仪何有情有

【善恶律仪何有情有】 p1148 俱舍论十五卷十页云:善恶...

【推荐】觉海慈航

(一) 什么是佛教 问: 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答: 这...

初一十五为什么要敬香礼佛

问: 为什么每月初一、十五要敬香,礼佛?有什么渊源...

空观是空掉妄想,不是空掉外境

空观智慧的修行就是你的心经常去想一件事情,就是你本...

净界法师: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

一盘青菜的味道

如果你被问到:你有多长时间没有吃到美味的食物了?你...

印光大师:往生助念利益甚大

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

脸皮薄的人要如何摆脱这种烦恼

问: 我是个脸皮薄的人,社交圈子很小,不敢当众讲话...

聪明女人有「三气」

聪明女人有三气,即骨气、灵气和大气。 骨气就是不因...

【推荐】念念生灭,无以把捉,忧在哪里?

因心情很糟糕,徒步去了正定的临济寺,十多公里的路程...

佛陀不能主动地救拔我们

那么在十方如来一念的清净涅槃的心中,佛陀的心情是怎...

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普贤十大行愿是修学大乘佛法的基本准则。普贤十大行愿...

丢掉的是自己的福报

买点茶叶送远方的朋友。外面套着个极为大而精美的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