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阴乃幻化虚伪,没有真实体性

2017/10/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阴乃幻化虚伪,没有真实体性

古印度时,释迦牟尼佛与大比丘众五百人,居住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林精舍。当时,阿难尊者与多耆奢,着衣持钵,进入城内乞食。在街道的巷弄中,多耆奢看见一位极为端庄美丽的女子,是世间奇特少有;多耆奢见到这位女子后,异于平时的心存正念,顿时心乱神迷而失去正念。

于是,多耆奢以偈向阿难尊者说:“欲火之所烧,心意极炽然,愿说灭此义,多有所饶益。”阿难尊者说偈回答:“知欲颠倒法,心意极炽然,当除想像念,欲意便自休。”多耆奢又以偈回应:“心为形之本,眼为候之原,睡卧见扶接,形如乱草萎。”这时,阿难尊者即走向前,以右手摩多耆奢头,而说此偈:“念佛无贪欲,度彼欲难陀,睹天现地狱,制意离五趣。”多耆奢听了尊者阿难所说之偈语,就说:“阿难!请停止!不要再说了。”于是,尊者们乞食完毕,准备返回迦兰陀竹园。

这时,那位美丽的女子远远地朝着多耆奢微笑。多耆奢从远处看见她的笑容,心中便想:“你现在的身形,也不过就是皮连着骨骼,你如同外形美好的画瓶,里面装的却是不净物,以此诳惑世人,令人胡思乱想。”这时,多耆奢再从头到脚仔细观察那位女子,心里想,这个形体有什么值得贪爱?身体里面三十六物都是不净,现今这些又是从何而生呢?多耆奢又如此思惟:“我今观察他人的形体,何不如剖析观照自身中,此爱欲是从何处而生?是从地大生出爱欲吗?还是从水大、火大、风大生出来呢?假设是从地大所生,地大坚固不可毁坏,如何生出爱欲?如果是从水大生,水是液态无法执持;如果是从火大生,火是热能也是不能执持;假使是从风大生,风大无形无相,也无从执持。”多耆奢尊者经过一番思惟,而有这样的结论:“这般的爱欲,是从思想而生。”

当时尊者便说偈语:“欲我知汝本,但以思想生,非我思想汝,则汝而不有。”于是,多耆奢反覆地念诵此偈,从当中反覆地思惟不净观,就在此时,当下漏尽烦恼,获得解脱。阿难尊者及多耆奢便离开罗阅城回到迦兰陀竹园,顶礼世尊后,在一旁坐下。这时,多耆奢尊者禀白世尊:“我今日有所觉悟,而得到善妙之利益。”世尊问:“你今天自己觉悟到什么呢?”

多耆奢禀白佛陀:“色蕴,是不牢靠、也不坚固的,不可睹见,是虚幻不真的;觉受苦、乐、痛的受蕴,也是不坚固的,如同水面上的泡沫一般,似有但随即破灭,也不真实;想蕴也是不坚固、虚幻不真实;而行蕴,犹如芭蕉之树,也是不坚固,若将树皮一层层剥掉之后,中间原来是空心,什么都没有;识蕴也是不牢靠、不坚固,虚幻而不真。”多耆奢再次禀白佛:“五阴炽盛,既不牢靠,也不坚固,是幻化虚伪、没有真实存在的体性。”

此时,尊者多耆奢便说此偈:“色如聚沫,痛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最胜所说。思惟此已,尽观诸行,皆悉空寂,无有真正,皆由此身,善逝所说。当灭三法,见色不净,此身如是,幻伪不真,此名害法,五阴不牢,已解不真,今还上迹。”“世尊!我今日所觉悟的正是这个道理。”

世尊告诉多耆奢说:“善哉!多耆奢,你能善于观察五阴炽盛之根本,你要知道,修行人应当观察五阴——色、受、想、行、识的本质。因为,佛在菩提树下,便是观察五盛阴的虚幻不实,进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也如同你今日所观察到的。”世尊说此法时,在座的六十位比丘都漏尽烦恼,心开意解。

多耆奢尊者,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七·邪聚品第三十五(九)》

省思:

爱欲乃生死轮回之根本。故事中,多耆奢尊者托钵时路逢庄严女子,当下觉察心中所生的欲念,于是向身边的阿难尊者请教,随即如法思惟、修观行,照破五蕴的虚妄本质而漏尽烦恼。故知同行善知识的重要,更要从日常生活中藉境练心,老实修观行,思惟五蕴的幻伪不实。

《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汝等沙门,当舍爱欲,爱欲垢尽,道可见矣!”舍离爱欲是悟道、了生死的关键。一旦欲念生起,当先以善舍恶,用诵经持咒、静坐修观行等方法予以对治;等欲念止息,再以舍舍善,让心安住在无念、无为上,如此发精进心、长远心用功,最终必能尽除爱欲垢染,彻见本自清净的菩提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阿难示现的是凡夫,还是初果的圣人

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

邪淫的危害及戒除方法

1、害人天伦: 男女各有配偶,这是一定的伦常。如果好...

戒邪淫十三法

时代变迁迅速,以往农业时代的色 情场所,仅限于城市...

不净观颂

死想第一 (人死时心脏和呼吸均告停止,其状可畏) 有...

【推荐】观男女二根极其污秽,才能破除淫欲之魔

现代人把这个婚外恋,还认为是一个很浪漫、很时尚、很...

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

至于六道轮回,淫为其本。三界流转,爱为之基。阿难尊...

【推荐】省庵法师《不净观颂》

佛为贪欲众生说不净观,观之既久,贪欲即除,可以越爱...

人生如果是场梦,那么它又有何意义

人生如梦,通常是经历了大半人生的人,从内心发出的感...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优填王与吉星女

佛陀时代,印度的俱昙弥国为优填王所统领,他的王后不...

持诵《妙法莲华经》的不可思议公案

在中国晋朝有一位昙翼法师,前生是一只山鸡,今生却得...

佛不教比丘对在家人展现神通

有一次,佛陀来到了摩揭陀国游化,住在那烂陀城郊的芒...

一棵芒果树

对于一位以觉醒修行的人来说,并不需要有某些人的很多...

【佛教词典】内外六处所摄法差别分别有六百六十

【内外六处所摄法差别分别有六百六十】 p0369 此中且约...

【佛教词典】达磨计都佛

(佛名)Dharmaketā,译曰法幢佛。见文殊师利宝藏经。...

住持正法,以戒为尊

原文 夫戒德难思,冠超众象。为五乘之轨导,实三宝之舟...

肉食并非增强身体耐力所必需

许多朋友其实很想吃素,但是往往担心健康的问题而不敢...

闲居之地是非多,如何才能不畏人间舆论

闲居之地, 指视昭然, 吾虽掩之甚密, 文之甚巧, 而...

慧律法师《修行人常犯的通病》

山头主义,门户之见 弘一大师说:【因所皈依者为僧,...

参禅的人要把种种妄想分别都放下

禅宗一法,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绕圈子,不走弯路。...

惟贤法师:玄奘精神与人间佛教

两千年来,以中印文化为主的东方文明,光耀世界,它是...

茹素三天的省思

其实人生下来时,都有善良、无染、清净的本性。只因后...

真正的大福德资粮是靠继承得来的

净土法门是大乘终极之门,确实大乘小乘不可同日而语。...

少一些抱怨,多一些法喜

什么是禅?禅是一种良好的状态,禅翻译成中文为正思维...

精彩的人生需要勇气和承受力

有个富二代的男孩儿,从上高中开始,就被父亲送到乡间...

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

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 佛...

应该喊苦还是喊快乐呢

曾经看过一则禅学典故,说的是云照禅师每天都教导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