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池中大虫宿世的因缘果报

2017/1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池中大虫宿世的因缘果报

佛陀住止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时,城边有一汪污泥不净的水塘,尽是粪便、屎尿等污秽物充斥,因为国中人民将秽物及鄙弃之物,都丢弃于水塘中。塘中有一大虫,其形如蛇又有四足,经年累月在这脏污恶臭的水塘里东西游走,时隐时现,受苦无量,不得解脱。

有一天,世尊带领比丘们到了水塘边,世尊问诸位比丘:“你们知道这水中大虫,宿世的因缘果报吗?”诸比丘无人能知晓其过去所造恶行,而得此果报。于是共同禀白佛陀:“世尊!弟子不知。”佛告诉大众:仔细听!现在就为你们说其业因。过去有佛,名毗婆尸,出现世间,毗婆尸佛教化众生圆满后,即入涅槃。在毗婆尸佛的教化弟子中,有十万比丘,净修梵行,于一山中闲居乐静。山中树林苍翠,华果茂盛,林间有流泉清池,此处清凉恬静,令人欢喜。十万比丘住止于此山,遵行善法,勤修道业无有懈怠,最终皆证得初果,乃至四果阿罗汉。

当时有五百商人计画一起出海经商,他们沿路而行,经过了此山,看见比丘们精勤道业,心怀敬仰,想要设斋供养僧众。于是商人相约往见众僧,请求接受供养;适巧遇上其他檀越施主们,各各已预先请求供养,日日都已约定,所以未能如愿。商人们于是向僧众辞行:“我们这次未能如愿供养三宝,我们出海经商若能平安归来,必当设斋供养,祈愿慈悲应允请求。”比丘们默然允可受请。

商人们出海后大获珍宝,平安归来,于是从珍宝中选取最上、最有价值的妙宝,希望能够供养众僧,作为饮食之资,若有余者,僧众可随意使用。众僧接受商贾所供养之宝物,并交付僧人摩摩帝保管。后来,众僧食用将尽,向摩摩帝索取所保管之珍宝,准备用作大众饮食之资。摩摩帝却回答:“那是商贾之前送给我的宝物,你们以何缘由来向我索取?”上座维那告诉摩摩帝:“施主之前,以宝供僧,我们请你保管。现今僧食已用尽,你应当将宝物用作大众饮食之资。”摩摩帝瞋恚的说:“你们这些吃屎之众!此宝是我所有,你们怎该来索?”众僧见摩摩帝已起瞋心恶意,于是立即散去。

由于摩摩帝欺骗又恶口辱骂僧众,命终堕阿鼻地狱,身常在沸屎之中,经历九十二劫,方出离地狱。现在又堕此屎尿池中,历经无数年岁,未得解脱。过去尸弃佛时,也是带领比丘们来到此水坑,向弟子们解说其因果本末。更有随叶佛,亦带领比丘众,来到此水坑,说此因缘;大虫从虫身命终后,还入于地狱,经历数万亿岁,出离地狱后又生屎尿污水中。之后有拘留秦佛,亦与徒众来到此坑,垂示比丘众,说其本末。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亦来至此,皆为弟子说其因缘,警惕大众。次第至贤劫第七佛,是我释迦牟尼,今亦带领你们观视此虫,宣说其因缘本末。一切贤劫当来诸佛,各各如是,将带领诸弟子到此坑所,宣说此虫往昔所造因缘果报。

诸比丘闻佛所说,皆心惊毛竖,互相告诫警惕,务必谨慎守护身口意业,大众个个信受佛语,欢喜奉行。

典故摘自:《贤愚经·卷第十三·汪水中虫品第六十一》

省思:

收摄口业,可以令心保持正念及清净;反之,犯口四过──两舌、恶口、妄言、绮语,则受三恶道苦,行者当谨慎怖畏!经云:“持口如佛口,常说诚实语。”学佛,就是学佛的身、口、意,学习佛菩萨的广大心量,常说正语利益众生,于日用中觉察、觉照自己的言语,如是善护口业、精进用功,必能广结善缘,处世无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贿赂阎王

从前有个国王,每天从早到晚,满脑子盘算的都是钱财女...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

果报还自受

一日,佛陀问目连尊者说:如果你的敌人怒目冲冠,来势...

不正当的钱财是守不住的

我们讲一个小故事,跟偷盗有关系的,大家体会一下。古...

让善良的心与生命同在

人生一世,常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将会是与众不同,做...

「善恶报应」对身体的影响

说起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时候一...

贪淫之人有十种过患

淫有十过患。何等为十?一者贪淫之人,虽生天上为天帝...

舍利弗和目连尊者遭诽谤的因缘

佛陀住世时,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与神通第一的目连尊...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当出家人的妈妈是种什么体验

都说出家要辞亲割爱,可不要以为是出了家就不要爸爸妈...

五百释子不见佛缘

尊贵殊胜的毗婆尸佛示现涅槃,像法流布之时,宿具善根...

东晋士大夫的净土情怀

东晋末年,在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中,随着慧远大师的到来...

心存善念就能逢凶化吉

选一则旧时的故事给大家:从前有一位书生,姓焦名雄,...

【佛教词典】欲证解脱应观八事

【欲证解脱应观八事】 p0988 瑜伽八十五卷六页云:复次...

【佛教词典】受具戒正受前开导

子题:上品心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正明受体。(一、...

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念观音圣号要知道怎样名为观音?应顾名思义,因义知名...

杀掉嗔恨

有一个婆罗门生养了一个瞋心很重的女儿,经常触怒婆罗...

至诚念观音圣号免遭屠城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非常动乱的时期。那时候,有一个叫刘...

母亲的一切影响着孩子的未来

在中国大多数家庭由母亲承当教育孩子的主要责任的模式...

临终遭此变故,还能往生吗

问: 病人已命终或快命终时,家中眷属即为其穿衣,杀...

法不对机听了烦恼,反而生出障碍

佛说的法,就像一个病人害病了,害病了得吃药,那这就...

什么是禅七

禅七的起源,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七日证道。佛陀在菩...

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势力所成

菩萨曰:念佛三昧,是汝心大势力之所成,非由他致。今...

目犍连-神通第一

佛陀最初的侍从 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的中央,莲...

星云大师《佛光菜根谭之生活篇》

一等婆媳:如母女般的亲密 二等婆媳:如朋友般的尊重...

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有个年轻人,近来很烦,常躲在酒吧里喝闷酒。一位调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