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坠入啼哭地狱的婆提老者

证严法师  2011/0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在世时,有一则公案:一天黄昏,波斯匿王来到佛陀讲经说法的祇树给孤独园拜访佛陀。佛陀看到波斯匿王灰头垢脸、全身都是灰尘,就问:「国王,你从哪里来?为什么全身都是尘土?」

波斯匿王回答:「佛陀,我从婆提老者家里来。这位老人过世了,家产没有人可继承,所以必须归入国库,我专程去清点他的财产。光是黄金就有八万斤,其余的就不用说了。佛陀,您能想象他的财产有多少吗?」

佛陀说:「可惜,真的很可惜啊!」

波斯匿王问:「佛陀,您看!这位婆提老者,他孤单一个人,平时为人吝啬,生活很寒酸,住的环境不好;穿的衣服也很破旧;吃的东西更不用说了。他屯积了很多财产,现在却两手空空地走了,家财一分一毫也没带走。佛陀,依您的慧眼来看,他舍了人身之后,往哪里去了?」

佛陀说:「他已堕落在啼哭地狱!」

波斯匿王听了摇头叹气说:「他那么有钱,死后却堕入啼哭地狱,那岂不是一天到晚都在那里痛哭了!」

佛陀又说:「对!所以我说很可惜啊!」

「可是婆提老者有这么多财产,应该是很有福报的,为何要过刻苦寒酸的日子呢?死后又为什么会堕入啼哭地狱呢?」波斯匿王问。

佛陀说:「他的财富确实是他的福报,是他过去生中所造的福──在很久很久以前,辟支佛在世的时代,有一位务农的地主。有一天,他看到一位辟支佛出来托钵,正好走到他家门口,他一时心欢喜就供养饭食,向辟支佛说:『若有需要,以后再来我都会布施给您。』因此,辟支佛有时也会再去向他托钵。」

「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位地主心中起了悭吝之念。觉得:『为什么要把吃的东西供养出家人呢?我可以把这些食物留下,奴仆也可以吃!』生起悭贪、后悔之心后,他就再也不肯施舍了,而且心中觉得很厌烦。」

「那位地主就是现在的婆提老者,因为他曾有布施辟支佛的因缘,所以有福;可是后来他起了悭贪、后悔之心,因此虽然有福,却不得自用。而他这辈子又没做好事,现在堕入了啼哭地狱,心里很后悔,所以天天啼哭。」

波斯匿王问:「难道他没有剩下一点点福的因缘吗?」

佛陀说:「没有。」

「可是明明他有这么多钱,难道就这样了?」

「比如有人种田,田里的稻子收割了,若不再撒种子,这亩田还会再长稻子吗?婆提老者虽然一生很富有,但是他没有再造福,所以没有带走福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构陷他人 身得恶疮

舍卫国里有一大富长者,为了祈求后嗣有人,费尽苦心,...

圣严法师:为了广种福田

广种福田的意思是多结人缘。福田有两类共四种:两类分...

人最宝贵的就是良心

引言:不伤害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害人者必害己。 这个...

提升道德水平,离不开因果

弘扬佛法,提升我们民族的素质,提升我们中国人的道德...

念佛能改变因果规律吗

问: 请师父慈悲开示。比如一个人癌症本来该受报的,诚...

福德要在大众中修

修行要在俗世中修,福德要在大众中修,在大众中求。 俗...

堕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内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内(欲...

禅修的第一个条件

我们一讲到禅修,就会想到在禅堂里面两腿一盘,监香师...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高僧「马喝奈」的故事

太白顶西边有个虎山,那是白马寺海德老和尚出家的地方...

无常苦空让我们觉悟

有一位佛友她老公是一间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他们一家...

释放压力的沙漏哲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位在收发室工作的军人叫米诺。...

四大安静 众患消除

佛陀住世时,舍卫国中有一位已证得须陀洹果的须达长者...

【佛教词典】迦算

(物名)梵语。藿香也。见翻译名义集。...

【佛教词典】羯耻那

(杂名)又作羯耻罗,伽絺那。译曰煮狗人,断狱官。玄...

目犍连尊者一念嗔恨的果报

这是目犍连尊者在修行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释迦牟...

念佛需恭行,切忌好高骛远

现在的人好高骛远,有点小聪明,就忙着参禅、学相宗、...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

追求心灵的富足

生命最大的满足就是心灵的富足,人的任何追求都应该以...

以牙还牙的报复,只会结下更大仇恨

只要我们以一颗善心来对待别人,就能与人结下善缘,从...

大光法师:倓虚大师示寂前后

倓虚大师,在夏历癸卯年六月二十二日(即阳历一九六三...

当代高僧广钦老和尚

出尘 广钦老和尚生在清朝末年,从小身世坎坷,四岁的时...

但自观身行,若正若不正

为什么我们天天来念佛,模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知...

心肝在树上

有一只雄鳖和一只猕猴,两个感情非常的深厚。猕猴常常...

佛教不能保证任何人不病不死

我这两天接到一个电话,就是说:我家有人住在寺庙里,...

有爱才有财富与成功

一位妇人走到屋外,看见前院坐着三位长着又长又白胡须...

临终的两种正念

临终的正念它是有两种正念: 第一个是圣人的正念、祖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