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构陷他人 身得恶疮

2010/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舍卫国里有一大富长者,为了祈求后嗣有人,费尽苦心,不但重聘迎娶高门大姓的女子,并以种种伎乐娱乐新娶的夫人。没想到夫人十月怀胎,竟生下一个患满恶疮、流脓流血的男孩。可怜的孩子一出世就没有一天好日子,时时痛得呻吟号哭,弄得家中上下无一刻安宁,长者夫妇只好为他取名为‘呻号’。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看遍国内名医,恶疮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

呻号长大后,听说城中只桓精舍,有一良医,能令瞎者明、聋者聪、跛者走、病者健,于是向人问明地点,独自忍痛前往。途中,路人见其形貌、闻其臭味,皆仓皇走避。经过一段艰辛的路程,呻号终于来到只桓精舍,看见舍中端坐着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世尊,就像百千日般光明辉耀,令自己忘却了身上的苦痛。呻号以至诚之心顶礼佛陀后,佛陀即为他说法,剖析色身与受、想、行、识等五蕴有如烂疮与痈疽使人痛苦,又如毒箭伤人致命,真正是最严重的病根!

被佛陀的慈悲所摄受的呻号,从心底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忏悔与感动,于是五体投地悔其过愆,深忏此生的恶报;不久,遍布全身的恶疮应时消退,顿感清凉无比,犹如再生一般。呻号马上请求在佛陀座下出家修行,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呻号出家后,精进修行,不久即证得阿罗汉果,超脱三界之苦。

在众比丘的祈请下,佛陀讲述了呻号比丘的宿因,令大众有所警惕。

无量世以前,波罗奈国中有两位权倾一时、富甲天下的长者,两人之间曾有过结,心生嫌隙,常相愤恨,其中一位长者首先采取行动,用无数的珍宝奉献给国王,并在国王面前一再地毁谤另一个长者,想尽办法让国王相信对方常怀计谋,欲加害己。等到国王心意渐渐动摇,便请求国王让自己随意处置另一位长者。一日,恶心长者率领大批人马冲进另一个长者家,系缚诸人,劫掠财宝,将长者抓回笞杖拷打,令其举身伤破,鲜血迸流,生不如死。

祸从天降的长者趁隙脱逃,捡回了一条命,深感世事如梦,祸福无常,便隐遁至山林中,一心修行求出苦轮,最后顿悟诸法缘起空性之理,证得辟支佛的果位。长者了知一切冤亲悉皆平等,悲悯施害之人将会堕于极苦之处,便在恶心长者面前示现种种神通变化,令他心生渴慕,并忏悔前愆,从而信敬贤圣、办诸供养;如此一来,方转恶业为善种。

世尊告诉比丘们:‘当时的恶心长者即是今天的呻号比丘。’众比丘听闻开示后,修行的信心更加坚定,欢喜奉行佛陀的教诲。

典故摘自:《撰集百缘经·卷十》

省思

贪嫉之害,最为惨毒;一念的私心,能令自己的苦报难有出期。修行当慎‘举念’,养成在起心动念之处回光返照的功夫,犹如于铁轨前,停、看、听,不令贪、嗔、痴三个毒苗有窜升的可能。在小处能作得了自心主宰,临大节才能稳当不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

若明一切境界都有前因,则自然能够放下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

「索命」的甲鱼

我只有一个堂哥,比我大不了多少,由于他父母死得早,...

凡是佛所说的法,你都不要毁谤

造五无间,诽谤正法,毁呰贤圣,离诸善法,具诸恶法。...

人善土地就丰壤,人奸地就薄

佛在《地藏经》上讲,如果有人能在南方清洁之地,供养...

饿鬼问前世因缘

佛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的时候,有一天傍晚时分,目连...

四种人的苦与乐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比丘们开示:世间之...

佛经中讲邪淫的果报

佛在《善生子经》上讲: 【淫邪有六变当知。何谓六。...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八岁的沙弥

很久以前,当时的印度由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所统治。有一...

喜爱调戏异性终受苦报

我老叔家的女婿,是个很热情的人,他虽然不是我的亲姐...

名与利捆绑着我们

毕业典礼上,校长宣布全年级第一名的同学上台领奖,可...

【推荐】调伏悭贪得殊胜妙果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又称竹林精舍...

【佛教词典】净菩提心门

真言行者初入初地(净菩提心地),见法明道,得无盖障...

【佛教词典】兜跋毗沙门

乃指权现于兜跋国护持佛法之毗沙门。兜跋国,不知系指...

星云大师《为消防人员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居住在都市里的人们,不是怕市虎汽...

这句佛号就具足一切,不需要再加什么东西

我们的主见来自什么地方?来自净土五经圣言量,来自中...

对病者开示

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四圣谛...

蕅益大师警训略录

流俗知见,不可入道。我慢习气,不可求道。未会先会,...

佛教对「食」的定义

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其中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是食。...

在病苦中如何能信愿念佛

问: 请慈悲开示,在病苦中如何能信愿念佛? 大安法师...

星云大师:甘愿让人利用

我个人非常平凡,只要对佛教、对大众有利的事,我都甘...

佛陀开示的四种朋友

何人可称善友?佛陀虽在《吉祥经》中未曾明言,但于《...

世间的一百一十种苦

谓有一苦。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

普贤灵感,遇难呈祥

冲法师系交洲人,立志到印度求法,礼拜佛陀圣迹。即发...

隆莲法师《心经浅释》

今天大家要求讲《心经》,因为大家天天都在念,如果不...

诵经时要注意这10个问题

1、读佛经律时应焚香端坐,如对圣容,不可靠背交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