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优波鞠多尊者的出家因缘

2018/10/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优波鞠多尊者的出家因缘

(上)

佛住止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当时国内有一梵志,名阿巴鞠提,聪明广学,博古通今。他前往佛前,禀白世尊:“若我出家,智慧辩才能与舍利弗相等,我即甘心甘乐出家;若是智慧辩才不如舍利弗,我即返家。”佛回答:“你不如舍利弗。”梵志听了即止息出家之意,还返自家。世尊告诉在座大众:“我灭度后一百年,此婆罗门当被度化出家,成就六通,智慧高远,他教化众生之数将多如微尘。”佛涅槃时,告诉阿难:“我灭度后,将‘法’托付于你,你当牢记受持,并使正法广为流传。”

世尊涅槃后,阿难依教奉行。阿难欲舍身入灭时,告诉弟子商那和修:“我涅槃后,所有典藏法要,你当护持。波罗柰国有居士名鞠提,此人有子名优波鞠多。你可说服居士允许其子出家学道,你若世缘已尽,以法付优波鞠多。”

阿难入灭后,商那和修奉持佛法,游化世间,度众甚多。行至波罗柰国时,前往造访居士鞠提,与鞠提互相熟悉,常相往来。鞠提生一男儿,名阿巴鞠提,商那和修在小儿年幼时,前去向居士索子出家修道。其父说:“这是我第一个孩子,他应当继承家业,不可出家,若我再生孩儿,当使他出家。”后来又生一男,字难陀鞠提,商那和修前往索子出家,居士说:“长子负责外面营生,次子管理内务,里外相辅相成,家业乃可兴隆。况且我实在是不舍,若是再有一子,一定信守约定让他出家修道。”商那和修已证阿罗汉果,三明具足,善知人之根器,观查此二子与道无缘,就打消索子之意。居士后来又生一男,相貌堂堂,端正殊特。商那和修又前往索子出家。居士说:“儿尚幼小,未能侍奉,况且家里贫困,没有什么财物可以奉送,目前先暂缓,等他长大就随你出家。”

第三子优波鞠多渐渐长大,才智过人,其父叫他往市集作贩卖业。商那和修也到市集,在优波鞠多身边为他说法,教他观察自己的心念,并且以白黑石子当筹算,起善念就放白石子,起恶念放黑石子。优婆鞠多承受教导,便观察省视自己的善恶念头,以投掷石子来计数;起初,黑石偏多,白石甚少,渐渐修习,白黑石子数量已相等,继续观照心念,完全无黑石,纯是白石。优婆鞠多心中纯是善念,即证得初果。

当时城中有淫女,令婢女持钱往市集买花。优波鞠多心性正直,所给的花比一般商家多。婢女拿花回去,淫女奇怪的问:“以前买花,用同数的钱,为何较少?今日为何较多?是否以前你欺骗我,私下扣减买花钱?”婢女回答:“今日卖花人,仁慈守礼,平心给足,所以比平常多一些花。而且这位卖花人庄严端正,任何人看见他,都会很欢喜。”淫女听了,就遣人去邀请优波鞠多来作客,优波鞠多没有接受邀约,淫女又再邀请,优波鞠多始终不接受。

有一天,淫女与王公子弟嬉戏,对他身上由各种宝物做成的衣服起了贪念,贪心蒙蔽了淫女的良知,她将其杀害,并藏匿尸体。王家派员搜寻,在淫女家搜出,于是将淫女斩手截足,割其耳鼻,将淫女悬挂在高柱上,竖立在坟地旁,淫女虽然受残缺之刑,但尚未死亡。优波鞠多去到坟地,淫女说:“以往我容貌美好时你不肯相见,今日我身残形坏,有什么好看的呢?”优波鞠多回答:“我不是喜爱美色之人,今日是因为对你生悲悯心而来。”于是优波鞠多为淫女宣讲无常法:“此身不净、苦、空、无我;一一审视观察,有什么可以依赖的呢?而愚痴之人却由此妄生种种贪着。”淫女听了优波鞠多的开示,当下得法眼净,优波鞠多也因此成就阿那含果。

典故摘自:《贤愚经·卷第十三·优波鞠多品第六十》

省思:

经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故事中,优波鞠多依教摄念,久之纯是善念,得证初果;因一念悲悯,度化淫女,成就阿那含果;于济世度人中圆满功果,此乃大乘菩萨道之根本精神。吾人亦当发此“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大愿,落实修行,契入菩提,成就一切菩萨行门。

(下)

后来,商那和修再次向居士提出优波鞠多出家之事,居士只得履行先前的承诺。于是,商那和修引领优波鞠多至精舍,授其沙弥十戒,当他年满二十岁时,便授具足戒,受戒当中在白四羯磨竟时,优波鞠多即证得阿罗汉果,具足三明六通,辩才无碍,能畅演无穷大法,优波鞠多谨遵师命召集大众,为大众说法。

这时,魔王波旬为扰乱听法大众,在说法处所降下金钱,众人竞相取钱而无心闻法。第二天,优波鞠多说法时,魔王又降下花鬘,乱大众心念。第三天,优波鞠多再次说法时,魔王便化作绀琉璃色的六牙大象,每一个象牙上有七浴池,每一浴池中,有七莲花,每一朵莲花上有七位玉女,作种种伎乐表演,这头大象缓步、悠游的在讲座旁行走,使得听法大众人人顾盼而无心听法。第四天优波鞠多还是召集大众说法,魔王又变化为绝妙美女,站立在尊者身后,引得众人注目,忘记听法。

此时尊者从定中观察到,是魔王恶意娆乱正法流布,而深自思惟:昔时如来降伏魔王,未度化之,必有因缘。于是以蛇、狗、人三尸,化作庄严华鬘,吸引魔王前来,对魔王说:“为酬答您在我开示时,散香花珍宝供养人天,我亦以此华鬘回赠您。”魔王以为尊者力不胜己,而馈赠求饶,喜不自胜地引颈受之,然而,当华鬘着身的刹那,又变回三具蛆虫钻动、腐臭难闻的死尸。

魔王大为瞋恼,对优波鞠多说:“您今日为何以这些死尸系缚我颈?”尊者安详答道:“您恶心妨害他人修行,今日香华着身,化为恶臭之物,正好是回礼,你何必生瞋恨呢?”魔王惊吓不已,但无论他以神通使力拨弄,尸体始终如须弥山般,无法移动。

魔王试着向诸天求助,但是天众皆说:“这是大修行人所为,我们庸劣之徒亦无能为力。”魔王又找梵王商量,梵王说得更清楚:“这是证得十力的尊者所为之神力,我等凡陋之辈亦无法解除。您欲除却罪业,恐怕劫火所烧亦不能坏,亦如以微脆的藕丝欲悬住须弥山,无有侥幸可言。”梵王语重心长地劝说:“唯有至心忏悔,请求尊者慈悲皈依,才能解脱死尸缚容之苦。”

当时,魔王承受梵王的教诲,除骄慢心,深生敬信,于是往尊者处顶礼忏悔,说:“往昔如来坐菩提树下欲成道时,我率魔民魔女几番娆乱,世尊始终慈颜安然,也未出一句恶言,慈忍之力如须弥山,无可撼动。彼时我不知反省检讨,如今得罪了已证阿罗汉的尊者,请您像世尊一样怜悯我的无知,宽恕我吧!”

优波鞠多尊者观察教化的时机成熟了,故意说:“你实在太愚痴了,罗汉的慈悲、智慧,怎能与如来相提并论?就像拿芥子比作须弥山般不可思议,亦像萤火虫的一丝光亮岂能与日月光辉相提并论……正因如来大慈大悲,不相加报复。我等心量狭劣,少慈忍力,岂能轻易饶恕了你,让你再伺机去毁坏正法。此外,如来佛陀就是要我度化你,让你对佛陀产生信心,因此善心不会堕入三恶道当中,可以洗涤尘劳之苦,破除过往种种罪业。”

魔王因此生欢喜心,向尊者秉白:“我因您的教化,对佛法生起敬信,请帮我解除死尸的缠绕吧。”尊者回答说:“你不要再扰乱正法,我就为你解除。”魔王恭敬地答应了,于是,尊者就为魔王解开了死尸的缠缚。

尊者又告诉魔王说:由于我没见过佛陀色身,而你见过,请为我变化佛陀的形象。魔王波旬欣然同意说道:“我现佛身,但请您不要礼拜我。”于是魔王现佛陀金色光明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具足,忧波鞠多尊者欢喜踊跃,不觉为之礼拜。魔王问尊者:“说好不作礼的,你却为何又作礼?”尊者回答:“我是礼佛,不是礼于你。我知佛陀灭度已久,但今日见此庄严金色身,就像是亲眼目睹佛陀,心生欢喜,所以礼拜。”魔王听后,回复本形,还归天上。

尊者成道以后,经尊者度化而得四果者,每人以一根筹计算,每根筹长四寸,如是之筹可堆满纵、广、高各六丈之室。四众弟子禀白尊者:“尊者福德实在是广大弘博,化度群萌不可称数。”尊者告诉大众:“我投生在畜生道时,就曾化导众生得圣果,何况今日?”大众中有弟子再问:“不知尊者在过去世是如何度化众生?”

尊者回答:“过去世的波罗?国,有一座仙山,有五百位辟支佛住在此山。那时,有一只猕猴每天都去供养辟支佛,及瞻仰辟支佛威仪容貌,后来五百位辟支佛都入涅槃。山中也住有五百位梵志,梵志们的修行方法或是拜日月、或是拜火;拜日月的梵志是翘脚向日月,拜火梵志是朝夕燃火。那只猕猴看见梵志翘脚,就拉下他们的脚,看见梵志燃火而拜,就将火熄灭。然后猕猴就在梵志面前端身正坐、思惟。梵志们看见猕猴的行为,互相说道:‘这位猕猴是在为我们示范威仪。’于是梵志们各个调整自己的身心,谛察真理,终至心意开解,尽得辟支佛果。那只猕猴,就是我的前世。”有人再问:“尊者!又是何因缘,受猕猴身果报?”

尊者回答:“过去九十一劫之前,毗婆尸佛出现于世,有比丘们在波罗?仙山中修行。当时有一位证果罗汉,举步轻悄快速的登上山巅。有一位少年道人看了说:‘此人行走速度轻快,简直像猕猴一般。’因为这句话的缘故,我五百世中常作猕猴。所以,四众弟子务必要善护口业,切不可随意妄出戏言。”

尊者优波鞠多开示完这些善恶因缘后,与会大众有证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也有种下缘觉善根者,也有发大乘心永不退转者,更有无数信众奉行尊者教导,依教奉行。

典故摘自:《贤愚经·卷第十三·优波鞠多品第六十》

省思:

故事中,优波鞠多尊者以禅定智慧成就圣道,不仅自己道业成就,更能广弘佛法自度度人,续佛慧命。如经中所云:“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吾等佛弟子承佛恩德,当精勤道业,恋慕如来清净的身口意,起而实践,成就佛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烫香疤

每当在电影、电视剧目中出现和尚的形象时,总见那头顶...

【佛学漫画】禅宗三祖僧璨大师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

帝释天王名字的因缘

过去,佛陀曾在毗舍离国弥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弘法。一天...

七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开示

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临终时当晚对身边的弟子说: 净土法...

飘去的是云 留下的是天——如瑞法师的故事

1981年,24岁的如瑞削发为尼,继承通愿老法师的遗愿。...

从此我步入了佛门

我到清修院的时候,正是一个早晨。到了门口一叩门,里...

千代野比丘尼的故事

千代野(1223-1298),又名千代能,日本镰仓中期最著...

德的光辉跟世间的相貌完全不一样

当你念阿弥陀佛心咒的时候,你要想:我的心跟佛的心是...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龚老居士往生的殊胜事迹

去年元旦时,东林寺助念了一位九江的龚老居士往生,非...

众生肉、子女肉、父母肉,有何区别

张居士学历很高事业有成,信佛多年,在全国的佛教界很...

处理杂务也是修行

峨山慈棹禅师在月船禅慧禅师处得到印可,月船就对他说...

欲望永远都不能满足

有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

【佛教词典】世间解

【世间解】 p0509 如如来十号中说。 二解 瑜伽八十三卷...

【佛教词典】不与取

梵语 a-dattādāna。十恶业道之一。谓他人不与而自取...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问: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大安法师答: 我们...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度化母亲学佛的历程

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充满着智慧与善巧方便,最终目的都是...

「自净其意」是什么含义

问: 能否开示自净其意的意义。 中台禅寺答: 自净其...

十法界皆不出因果之外

修学佛法的次第依次为 :第一、深信因果,第二、亲近善...

圣严法师:在工作中要对事不对人

不论我们在公司担当何种职务,都要顾及整体,而且要对...

占察轮相对修行有很大的帮助

占察与世间算卦的不同算命的一般不给出家人算,因为修...

生从何来,死往何处

当我们看到呱呱坠地的初生婴儿,可曾想到这个小生命从...

不要把事物看成你可以永远拥有的

「佛言: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

净土修行拣正辨异

斋天的要义 我不是说斋天不好,只是现在有的大和尚,...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问: 我知道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每天走路静坐...

居士信佛不能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

【推荐】妄谈自己证果及神通感应的严重过失

妄语戒有大妄语跟小妄语,我们先看大妄语,第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