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道秀法师嗔心堕为蟒蛇

净界法师  2019/04/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道秀法师嗔心堕为蟒蛇

在《高僧传》上说:南北朝有一个道秀法师。这个道秀法师,在《高僧传》上说他是博学多闻,通达很多的教理,智慧也特别的高。但是他的性格上有一个缺点,这个人瞋心、对立心很重。他经常跟人家辩论,而且一定要胜过对方,他不管什么都是以胜负:“我要胜过你。”这样的心态来跟人家辩论。

后来有一天,他跟同参道友在讨论佛法的时候,触动了他的瞋心。这个时候,他的瞋心非常的炽盛,全身发热,他就离开了道场,想要到树下去乘凉。结果他到树下以后,那个瞋心不断地增长广大,他就在今生当中,从一个人变成一条很大的蟒蛇,今生就变成蟒蛇。在《高僧传》里面,祖师就下这样的评注说:一生持戒,听闻佛法,结果因为瞋心的缘故,而以蟒蛇身承受福报。大蟒蛇当然有它蟒蛇的福乐,但是它的果报是卑贱的。

所以这个地方,我经常回忆忏公师父对我们的开导。他说修行人有三个重点:解门、行门、性格。忏公师父说:“这个性格最重要了。”他说:“你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你要是性格不好,都不行!”

这个性格就是你的思想不够调柔。就是说,从修行的角度来说,你的解、行二门是一种资粮力;但是你的性格不好(这个分别爱非爱缘起),就是你的个性对立心太强、或者是高慢心太重,这个时候,会使令我们这个善业,产生错误的引导。

所以这个地方讲“异熟识”,就是说这个业力要转成果报,其实这当中有很多的变量。这个变量,你第六意识的思想,或者以世俗话来说是你的性格在引导这个业力的时候,是一个重要因素。

所以忏公师父说:“你即使有天大的解门、天大的行门,你的性格不好,都不行!”就是这个道理。以上是讲到我们生命的根源——阿赖耶识的三种相貌:因相、果相跟自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堕落到畜生道的业因

世尊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在这个无边无际的法界中,生...

【推荐】及时把情绪处理掉

一个科学家早上起床没找到拖鞋,有点恼火。当他没注意...

经云: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

安忍息嗔的98个理由

1、瞋心能坏福德善根。 2、瞋恨恶毒过一切罪过。 3、...

气柔心细不战而胜

周朝时代有一位专门养斗鸡的人叫做纪渻子。斗鸡,顾名...

容易发怒,乃福气浅薄之人

韩忠献公曾经说:无论遇到君子或小人,都应当诚恳对待...

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之不忍,不可不谨

佛陀成道之后,严格持守戒律,广为度化有缘众生。在弘...

圣严法师:生气不能解决问题

生气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用慈悲心或是用智慧来处理才能...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孔雀王

过去无数劫前有一孔雀王,它拥有五百位孔雀妃子,经常...

身为苦本

一位出家人坐在石窟里面,结跏趺坐,敛目摄心,屏除一...

用佛的慈悲智慧来包容别人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讲故事。这...

释提桓因的忍辱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开示:很久...

【佛教词典】九河供佛

(杂语)谓信解大乘之人,为过去世供养熙连河八恒河等...

【佛教词典】非律仪非不律仪

【非律仪非不律仪】 p0719   瑜伽五十三卷九页云:复...

摄耳谛听 佛号不断

今天和大家总说念佛的方法。持名念佛主要在一心不乱,...

学佛人常犯的三个毛病

第一个就是佛呆子,在生活中间不知道运用佛陀的智慧,...

如何看待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

问: 有人说我们净土宗行人是自了汉,您怎么看待? 道...

学佛人必须远离这五种不正见

经典里面所开示的五种不正见,这五种不正见就是凡夫和...

其实,你谤法的次数不少

凡是不怕后世苦的人,他就去乘那个恶趣车,就落到恶趣...

波斯匿王丧母记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时,一日,波斯...

念珠有哪些意义

佛教中的念珠即以线贯串一定数目之珠粒,于称名念佛或...

净土正行,尤以念佛为首

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若人专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

参禅与念佛是一件事

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

赞美别人是一种善举

世界上没有比欢喜更宝贵的东西,有时我们用再多的金钱...

佛像的真义与不敬的果报

恭敬佛像之学处分三: 一、真实义;二、以公案说明不敬...

施戒得名利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说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