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北宋高僧元照律师

宏海法师  2019/05/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北宋高僧元照律师

人世间常有一句俗话:叫有多少钱,过什么样的日子。其实在修行佛法上同样如此。所以说在历代的选修课里面,也还真是出现过“不知天高地厚”的大祖师爷,当然这是指前期而言啊。

这一位就叫做灵芝元照,是律师,为什么说叫“律师”?灵芝元照法师,他是继律宗道宣律师之后,里程碑式的一位大祖师级的人物。他的著作里边有一部叫《资持记》,也是现在学习戒律人的必修课。如果说从戒律宗,律宗方面的成就而言,他可谓是一个奇缺的人才,但是他也毫无例外地行归净土了。

而且在前期时候还并不相信净土。他是看到历史上有一位慧布法师,他说过说“与其在极乐世界的莲花里面,还要待到十二劫才能出来见佛,说还不如在娑婆世界好好的度众生,更有积极意义。”他一听这个话,马上就产生了共鸣,说“我也愿意生生世世在娑婆苦海度众生,何苦去极乐世界享那点清福?”所以从此是完全不信净土,而且谁念佛求生净土,他就看不起谁。

结果,果报现前了,灵芝元照法师他当时就生病了,这一病就不起,整个神识昏昧,业识迷茫,完全搞不清楚东西南北,身心彻底瘫掉。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才觉得平日所说都属于吹牛,紧急关头一点都用不起来,从此,他的示现的情节就反转剧了,完全深信净土,后来彻底成为一个纯粹的净土行人,他对于《观无量寿经》也有过非常出色的讲解。

元照法师最后他的一个思想特色是什么?专攻持名念佛,他相续了善导大师的思想,认为说虽然有什么实相念佛、观想念佛,但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凡夫心太乱,观这个佛的境太细,我们的心太粗,神识飞扬,你根本就观不起来,所以说最好就是执持名号。

当然,他对于净土也有一个很深刻的领悟吧,他说释迦牟尼佛一代的教法,应该也是从两大版块来看:一个是叫做从娑婆入到教观,一个是从净土入到教观。就是人们的性格、习气、见解不一样,有的人适合说在此土修行,从一个凡夫一直经历长时间累劫的勤苦,修到最后成佛。

当然在我们这个国土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法,有顿法、有渐渐循序善诱的法,有大乘法、有小乘法,有人天法,反正你各种各样的法,你凭自己的力量去修,这是从娑婆入道;那么入净土就不一样了,他认为说入净土属于纯大乘法,而且等同一味。

修净土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一味的圆满的究竟的大乘法境。从这点来讲,其实是对净土法门的理解是很透彻、很深邃的。

我们常说到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从元照大师的理解力里边来看的话,他对于这个所说之法,完全相应到位。极乐世界纯一味的大乘佛法,所以往生的人即刻入到净土法界,就能够“得一生补处,圆证三种不退”。

所以我们常讲到说:每一部经典都有无量的意趣,只有这样的大祖师爷,特别是绕了弯路,而经“浪子回头”,那才能够领略到更为独特的风景,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很好的这样一个学习的契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智者大师的生平与临终往生事迹

智顗【yǐ】 ,字德安,俗姓陈,河南颍川人。母亲怀孕时...

【东林原创漫画】念佛度冤

念佛度冤,选自《纪文达公笔记摘要》...

印光大师嘉言录--分禅净界限

● 禅与净土,理本无二。若论事修,其相天殊。禅非彻...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如何判断是佛是魔

问: 佛现相来垂手接引,怎敢相信是佛是魔?当下心该如...

【推荐】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重点

我想我们净土宗的目标在往生净土,你最好能够抓住一些...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

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原文: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一念淫心祸无央

一日,邻近舍卫城的村庄中,有位妇人抱着孩子、拿着水...

一杯鲜奶

一个穷苦学生,为了支付学费,挨家挨户的推销货品。到...

请问这个是什么

在一座藏经楼上(图书馆),有一禅者在里面从不看经,...

公主的发夹

国王有七个女儿,这七位美丽的公主是国王的骄傲。她们...

【佛教词典】波泥

(杂语)Mani,译曰玉。秘藏记本曰:波泥,玉也。月曰...

【佛教词典】弟子

子题:资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弟子者,学在我后,名...

春节寺院普供仪轨合集

大年三十(除夕)至正月初二,依汉传佛教丛林的惯例在...

修行不计过往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说,人都有佛性...

天人的寿命

佛教中的天人,就是我们常说的神仙、天仙,他们是长生...

舍利弗与目犍连的出家因缘

王舍城中,住着二位智慧非凡的婆罗门,精通一切书论,...

除虎记

平日为人在懂得缩小自己, 时时谦虚,以礼待人,则所...

仅仅了解道理是不够的,一定要生起观照

下面这一段庚二,诫劝,作一个告诫跟劝修。这当中有两...

病后方知身是苦,壮时多为他人忙

祖师立的规矩,都是提醒我们赶快用工啊!说什么病后方...

心净国土净

业缘有别 随着个人的业缘与见地,每个人念佛的境界几...

对修行人来说,疾病是恩赐而不是惩罚

有一天,阿难尊者顶礼佛后,觉察到佛身体有恙。阿难尊...

调伏妄想的方法

原文: 若夫妄念满腔,憧憧往来,朋从尔思。由未真提正...

五母同悲一子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

世间上有五件事无法避免与脱离

一天,佛陀带领弟子们入舍卫城托钵,途中看到一名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