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厨师的忏悔:宁死也绝不再杀生

2020/03/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厨师的忏悔:宁死也绝不再杀生

我是一个厨师,从业二十余年来杀生无数,如今学佛,深感不安,畏惧生命的流逝和无常,深知自己已造下了无量罪业。末学感慨,把自己这一段充满着血腥味的人生经历忏告有缘人,以警示所有厨师能够放下屠刀,改行行善业,因果可畏啊!同时祈愿更多的众生能戒杀、放生、吃素,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我是家里的独子。童年时,被受父母的宠爱,没有吃过苦受过累,从小养成了脾气大、自私自利的习惯,对父母不孝顺。少年时,由于宿世业力的牵引,心想尝遍世界美食的强烈贪欲使我选择了学习厨师这个专业。

学成后很自然地就担当起了XX宾馆的一名厨师“杀手”。一干二十多年啊,多少条无辜的生命葬送在我的手下!每每昏睡时总觉得有无数生灵,例如蛇等动物在咬我,追杀我,使我的身心世界感到无比的痛楚,难以言辞。

在厨房里,面对被杀生灵悲惨哀号,面对瑟瑟发抖的动物,我神情麻木,心无怜悯,杀之而后快。为了满足客人求新求奇的口腹之欲,多少鲜活的生命葬身于刀下;为了自己所谓提高厨艺,创新菜肴,更有许多野生动物无辜丧命。酒席桌上欢笑宴言的代价,竟是千百条生命的厄难。

且看厨房里,剖腹挖心,斩首刮鳞,油汆刀割,剥皮抽筋,火烤水煮,盐腌酒浸。只要有人能吃,我就敢做,用各种手段,油炸、生吃、煎、炒、煮、溜、炖等等,一幅幅血淋淋的悲惨景象,真是人间的地狱啊!

不光这些,我还放荡自己,喝酒、吃肉,以为人生在世就是要享受,要把没吃过的吃个够,没玩过的玩个够,恣意挥霍自己的一点点可怜的福报。

现在深刻反思,我真是罪业深重啊,同样是一条生命,同样生在一个地球,同样有活着的理由,同样会感受到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痛苦,我们人类有什么权利,为什么要去剥夺众生的生命,用来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呢?为什么要寻求建立在众生痛苦之上的快乐呢?

年复一年,为了赚钱,每天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通过我的活切,活煮,活煎等加工手段,死于非命。《地藏经》中云:“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饮食无度者,说饥渴咽病报”;《感应篇》中也说道:“福祸无门,唯人自招,善恶之报,如影随行”。

此般恶业的果报终于在十年前在我身上成熟了。

有一天,在厨房工作时,一位同事无缘无故地把原本淋在鱼身上的滚烫的沸油淋到我的身上,我的手、背、胳膊多处被大面积烫伤,此时此刻让我感受到如同鱼下油锅般的巨痛,从此在我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罪恶的记忆。

渐渐地,杀生的果报在我身上一一显现。如今我身患痛风,胆结石,脾胃病,前列腺炎等等疾病,这些都是因果报应啊!《地藏经》中云“如是等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业,恶习结果,百千报应,今粗略说”,真是报应啊!

可悲的是,当时的我感受了如此惨痛的教训后,非但没有认识到这是自己恶业成熟的果报,还觉得这是我自己不小心造成的,并且还十分憎恨带给我伤害的人,妄想找机会对他进行攻击报复,以泄私愤。

在平时,我还经常杀野生甲鱼、河鳗,吃它们的肉,用它们的胆汁泡酒喝,不光自己吃单位的,还拿单位的东西送人做人情,因为偷东西还被单位处理过。

如此,纵观我的前半生,一切的所为都是像无头苍蝇般被强烈的贪嗔痴欲念牵着走,造下的种种罪业,磬竹难书。如今,我很庆幸,有机缘值遇佛法,值遇如意宝般的上师,让我看清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从此将改变我后半生的人生轨迹。

我是一个十恶不赦,杀业深重的人,因不懂得众生本来平等,人生暇满难得,因果真实不虚,六道轮回过患的道理,在贪嗔痴的驱使下,造下了无量无边的罪业。一念及此,数数泪流满面,愿痛改前非。

时临不惑之年之时,当明辨事理,我誓愿从此至命终,皈依三宝,依教奉行,改行做善事,莲池大师有云:“我劝世人,若无生计,宁丐食耳。造业而生,不如忍饥而死也!”我宁死,也绝不再杀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为什么不能吃动物,却可以吃植物?

反对素食的人的一种惯用的论点就:你们素食者是吃植物...

息诤论

过去,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天,目连尊者...

【东林寺原创绘画】恶知识是如何把你带进地狱的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为大众宣说“僧伽吒”这一妙...

佛眼看战争

佛教故事中,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佛不惜...

一位小老板杀生的悲惨报应

一天晚上,我在杭州火车站候车厅外的长椅上等一位朋友...

佛陀最初的慈心因缘

为期三个月的夏安居结束时,比丘们深得法益,身心自在...

【推荐】忏悔业障,必须生起这十种心

现在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

培养孩子的仁慈之心

教育儿童要爱惜生命,即使是弱小的昆虫,诸如蚂蚁、蚊...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学漫画】释迦太子八相成道

释迦太子八相成道...

普陀山妙善老和尚的故事

各位有缘,阿弥陀佛。 今天一上午,最后来到这个地方,...

学佛之本,立愿为先

有一位刚学佛不久的信徒,在《劝发菩提心文》上看到金...

讲品行保气节的范景文

人生际遇各有不同,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一致的,那就...

【佛教词典】相应法

【相应法】 p0835   品类足论六卷十二页云:相应法云...

【佛教词典】戒刀

比丘所佩的小刀,此刀乃割切三衣之用。...

这些能够悟透,对净土才有决定的信心

今天我们的版块呢,要讲到修持门,《莫道老来方修道》...

讨好的话不一定是好话

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听赞美的话,例如,做太太的很喜欢先...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害怕造恶因、误导人,故...

保持一颗自在的心

作为出家人,有时候为了弘法,常常奔波,迎来送往,电...

每一个众生都爱护他的生命

是人自不杀生,教人不杀,赞不杀生法,亦欢喜赞叹不杀...

唯识五重观

再介绍唯识的观法:唯识五重观。怕初听同学不了解,我...

君子小人就在一念之间

吕新吾云: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

末世众生仗自力断惑证真,甚难甚难

原文: 接手书,知居士有向上志。然未知法门所以,及与...

聊天谈八卦是造口业吗

问: 请问上班如果和同事们聊天谈八卦,说人家闲话、...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本经的修行重点在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它是一种...

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问: 请教法师,居士如何如律如法护持三宝? 宏海法师...

不必害怕生死之际的业力发挥

关于临命终时的业力问题,这个业力是今生的还是多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