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助子出家,母得授记

2020/05/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助子出家,母得授记

释迦牟尼佛告诸弟子:过去久远世时,有佛入城乞食,随行的众比丘弟子皆相好庄严,威仪端正。一位怀孕的妇人,适巧遇见,见佛及僧众仪容胜妙,心中暗自发愿:“若我所生为儿子,将使其成为佛之弟子,出家为沙门。”

妇人足月顺利产子,所生之子身相端正出众,妇人因此爱怜不舍,遂改变心意,无意让儿子出家为沙门;后来,又觉悟到不应如此,心里思惟:“我先前曾发愿,若所生为子,愿让他出家修道。如今我儿已生,身相端严异于凡人,并且出生后,令我身体安健,切不可因此眷恋不舍而违背当初的誓愿。”

此儿长至七岁时,家业中落,生活困窘。一日,妇人便携带亲手所作,可供两人食用之饭食,及出家人所需的三衣,手持澡瓶,带着儿子前往佛所。见到佛时,立即上前顶礼,禀白佛:“祈求您垂愍我子,让他成为沙门,于后得成道果,身形亦如同佛的胜妙庄严。”佛即应允。

于是,母亲即以所携带澡瓶的水为儿子净手,此时有九龙从瓶口出,吐水灌注于此儿手中;此儿净手毕,其母又将瓶中剩余之水洒在儿子头上,当水缓缓流过此儿头顶时,顿时化成华盖,以及众多珍宝装饰的宝帐,宝帐中有师子座,佛端坐于座上,微笑端视,口中出五色祥光,光照十亿佛土后,还回绕佛身,再从此儿头顶入。其时,小儿之母以所备之斋食供养佛,并供食其子,当下发起无上道心,此时,十亿佛土产生六种震动,弘化于诸佛土之佛皆现前。

佛接受小儿母亲供养后,诸佛与比丘僧众亦受小儿母亲供养,皆斋食饱足,但小儿母亲原先所备之斋食毫无减少;这位母亲见此殊胜之景,心生欢喜,与无数天人当下皆得不退转地。此时,小儿自然发落,成为沙门,亦得不退转地。

小儿之母向前禀白佛:“今日我所见,有三件奇特之事:我以澡瓶之水为儿子净手时,有九龙吐水,此一奇特事;将瓶中剩余之水洒在儿子头上,顿时化成宝帐,并有师子座,有佛坐于座上,是二奇特事;于时,佛微笑,口中光明从儿顶入,是三奇特事;请佛慈悲开示此三事之因由。”

佛言:“此儿于过后十四劫,必定成佛,是时,九龙当吐水浴金身,师子座、华盖、宝帐,及佛微笑,口中祥光从此儿顶入,皆是其时当感应之瑞相。”此母听佛授记后,倍加欢喜;佛并授记此母后世当为转轮圣王之母,至七百世后,其劫寿尽,登不退转地。

佛言:“那时之小儿,是我前身;我于今世,成就之功德亦如是。”在场的诸天龙神、一切人,听闻佛所说,皆得不退转地。

典故摘自:《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省思:

古德云:“一子出家,九族生天。”出家修行,至心修道,弘法利生,续佛慧命,为最上报恩,父母宗族,同被其泽。为人父母难舍能舍,成就子女出家,也因为子女出家的因缘,学法、护法,走向成佛之道,为彼此互相成就的殊胜因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现代社会应如何教育子女

佛陀在《善生经》里,规定父母当以五事养育子女。 父母...

救拔母亲出离生死

有一本《物犹如此》的古书,收集了许多可歌可泣有关母...

佛陀的姨母出家记

当佛陀回到迦维罗卫国时,大爱道瞿昙弥(即佛陀姨母,...

【推荐】出家沙弥净人须知

这个时代大家能发大心出家,说明具有多生多劫的佛缘和...

解决了生死,父母的恩才可以报

有些人不进禅堂来,反正一天到晚有饭吃,无所谓。年青...

「送子观音」形象的由来

《普门品》中的应二求,就是指求男得男、求女得女。观...

改过修行,终得往生

比丘尼了定,俗姓崔,安徽人。幼时跟着做官的父亲在江...

世尊降兜率入胎因缘

兜率天宫中,一生补处菩萨──护明菩萨,即将降生娑婆...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不失信于人

唐朝陆元方,曾为武则天时的大臣,为官清廉诚信。他在...

仇恨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在热带海洋,有一种奇特的鱼,名叫紫斑鱼,其全身长满...

茶饭禅

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跟随天皇道悟禅师出家,数年之中,...

日日熏修净土法门,正身端坐而往生

原文: 如湛,姓焦,永嘉人,母梦见宝塔,而湛生。幼试...

【佛教词典】慧休

(548~?)唐初僧。瀛州(河北)人,俗姓乐。十六岁遇...

【佛教词典】鸽

(动物)梵语,播罗缚多Pārāvata,见梵语杂名。西域...

【推荐】维则法师的净土思想

维则禅师(约1280-1350年),字天如,俗姓谭,永新人(...

何谓「四种三昧」

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三昧,...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上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

佛经精华摘要

华严经 ☆ 十地菩萨始终不离念佛。 ☆ 离菩提心。一切...

这个「想」对我们影响是很大的

我们今天每一个人都有五阴。从造业的功能而言,五阴当...

拜佛含蕴深奥医学原理

我还有一点经验也许可以提供给您们参考一下,也许在病...

临终十声能往生,不能抱侥幸的心态

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个十念是...

清福难享,感到不安就是业障发现

咱们现在是末法时期,感这十善业道的众生要生,他都生...

别被淫欲骗了

淫欲是一切罪恶、耻辱、灾祸、疾病、痛苦、烦恼、失败...

坎坷不可怕,一帆风顺才是最可怕的

人在不顺时才想到求神拜佛、念经。但是,坎坎坷坷时不...

怀玉禅师上品上生的故事

这里我举一个公案,大家看看。把这位法师求到上品上生...

富翁的今与昔

富翁在自己公馆的花园里散步,烦恼尾随其后,寸步不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