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会从奉献中获得法喜

如瑞法师  2019/06/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会从奉献中获得法喜

论语里面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天天学佛的教法,就是要把自己培养得有智慧。虽然不能一下子变为一个大智者,但是学一点用一点,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天天智慧在增长,这是可以的。

所以每一位修学佛法的人,凡遇到事要有智慧地观察,佛怎么说的,我们身为佛弟子应该怎么做。如果能从佛法当中学得智慧,在实际的生活修道当中来应用这份智慧,那就没有什么可以困惑自己的。

“仁者不忧。”一个仁慈的人,慈悲的人,就是一个能护念他人的人。住在一个班里,如果是十个人就要想到,除了自己我应该护念那九位。老法师在世的时候为什么常常说大家不要觉得一出家就学了《威仪门》,要好好地去思惟?就是教给我们在大众当中怎样去护念别人。

修慈心观怎么样来修?当然你得到慈心定固然好,但在和人相处的时候若没有一颗慈心去对待别人,你想想最终会获得什么?如果一个人有仁慈的心,他会去护念别人。

世间人常说,独乐不为乐,众乐才为乐的。我们身处于大众当中,以大众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以众人的心为己心,那我们还忧虑什么?

如果再提高一点说,我们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和佛的心相应,在学会去关照别人的同时,就可以练习忘我。如果能慢慢地忘我,那我们想想,执着于自我就会少,执着自己越少的人快乐就会越多。

一位出家人要学会有骨气、有勇气、有志气,但要练习没脾气。如果是一位勇者,就像我们常说的:“勇士交战死如归,丈夫向道有何辞?”当你真能发心我今天出家没有家,我就是来为大家的,我愿意为法护法住持正法来奉献自我,那就没有什么畏惧的!因为依经典里所说:“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

什么是志向?我们成佛就是要能够勇敢地奉献自我利益众生,从奉献当中获得那份法喜。以前也说过,当一个乞丐伸手跟人要东西的时候,他是在索取。当我们能够奉献的时候,索取和奉献就是在接纳和给予之间,我们会庆幸自己有福报,有这份因缘来为众生奉献。

当你穷到没有什么能奉献的时候,当然这是相对来说,那是自己没有那份福报和因缘。当我们有这份福报和因缘的时候,真的应该好好地珍惜。而且每个人在僧团当中修学,就是一个锻炼自我、改变自我的过程。它需要也许一年、两年,甚至十年、二十年地放下自我来练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不要以为建庙功德很大,功德大是因为有人修道

人们做着种种苦力,才能够造一个房子。所以建庙造伽蓝...

「有了富贵,失去欢乐」的故事

老子说过少则得,多则惑的名言。有这样一个故事,清末...

以三心不可得而行布施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有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

自古佛门多孝子,愿父母究竟安乐

记得电影《一轮明月》里,弘一大师未出家前,他在母亲...

僧人的晚餐为何称为「药石」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

感念施主恩德

贫穷布施难,这里特别谈到贫穷的人对于僧人的布施,我...

只知道缘来之福,而不懂得缘去之福

龙山的善国寺有两个和尚:悟空和悟了。一开始他们每天...

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

夫佛法者,乃九法界公共之法。无一人不当修,亦无一人...

【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在各种境界中修福种福

在顺境中应怎么办? 我们遇到顺境,应当这么想:我家...

内心有正念跟妄念二个念头

我们凡夫的虚妄分别心,当我们没有遇到佛法的时候,我...

【推荐】德行不够,德不配位

古人说有德配位,也说德不配位。 我们说一个人:别人坐...

拓开心量

能够包容别人,别人就能包容我;能够帮助别人,别人就...

【佛教词典】主神

多神教所信奉诸神中居于主位之神。早期多神教所信奉之...

【佛教词典】定慧二乘

(术语)以定慧二法配于左右手,左手为定手,右手为慧...

认输不是自甘消沉

认输,就是正视现实,实事求是,不抱任何偏见地正确地...

提前释放出狱的比丘

想一想善导大师,在盛唐之际,最好的时候,他都有那么...

妄念不生,自然健康长寿

离欲上人 古来,我佛度人,无非就是断除妄念。自我披剃...

李炳南居士与印光大师的因缘

一、乱世学佛,皈依印光大师 李炳南(18901986)居士,...

安贫乐道,惟慧是业

现在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让你学知识技能,把人生...

十地为何称为「法云地」

由得总缘一切法智,含藏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譬如...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

在生活和职场中要做到口和无诤

生活和职场里难免有不少纷争,但如果能掌握六和敬的口...

身口意常时这样去观想

你用这种(地藏菩萨圣德大观)观想力,还是不能入、也...

惟贤长老《现代社会提倡药师佛法契机契理》

一、念佛必须要与现实人生相结合 念佛如果不修福德智...

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问: 面对这缤纷的世界,如何保持内心清净? 大安法师...

修净土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问: 修净土的人要不要兼持《楞严咒》与《往生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