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唱着无涯歌,走向极乐国——新罗元晓大师

2020/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唱着无涯歌,走向极乐国——新罗元晓大师

元晓大师,新罗人,西元617年生,20岁时剃度于黄龙寺,28岁时与义湘初识于普德老和尚处,31岁时于慈藏律师处初阅华严经,33岁时与义湘第一次采陆路赴唐失败,其后潜修埋首着作。44岁时与义湘欲再度赴唐,于路途中领略"万法一心"而放弃赴唐,45岁时初识瑶石公主,破戒生一子。46岁时元晓以"破戒"作为打破佛法于贵族与庶民间的界隔,建立庶民救济的理论,走向民间力行"菩萨道"。

其后虽以白衣身份自谦"小姓"居士,但其菩萨行已震撼整个朝鲜半岛足迹遍布三国,使得户户皆是称念弥陀之声--"无涯歌"大行于世。

69岁时元晓入寂,留下渊博浩丽的着作81种,元晓的华严宗被称为"海东宗"或"芬皇宗"。

元晓大师的一生可谓精彩绝伦没有一天空过,有人问, 如果眼前有两条路,是要选择简单的路还是困难的路。

智者说,要选择困难的路,原因是什么我已不复记忆,而元晓大师正是彻头彻尾选择一条困难之路,但其慈心悲愿实是难以想像,尤其是破戒那段的挣扎与醒悟。

几乎任何生物都是喜好趋吉避凶的,没有人喜欢飞娥扑火般的毁灭绝裂,但元晓大师恰恰就是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姿,一跃而下其所看见的人间炼狱。

元晓大师为何会决定不赴唐取经,是有两段深刻的体验让他认清:"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心生故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万物的认知只在一心,万法亦只是一心。

其一 骷水悟道

元晓与义湘走了很长的一段路,因为赶路错过了村庄,在黑暗的树林中露宿一宵,正值夏日清风舒爽,两人倚树用罢干粮,饼渣面团哽塞在喉咙间呛渴的难受,水囊中的水却一滴也不剩了,元晓想起刚路过的竹丛边,有一片湿湿的反光且听到青蛙的叫声,估计附近一定有水沼子,元晓说着马上起身取水,

黑压压的天什么都看不清,但蛙鸣的竹丛边果然有一泓清凉的水沼,元晓掬起一口水,感受到甘冽芳甜的滋味,他索性卷起僧袖,将整个头脸臂膀都埋在水底,

后盛了净水,回林中,让义湘饮之,义湘言,想不到这穷乡僻壤的地方,竟有如此好喝的泉水,

翌日清晨醒来,两人立时决定到水沼边好好痛快的洗把脸,再盛些水好上路,一到沼边,元晓正欲俯下脸去,一瞥之间猝然望见,水沼深处,一具骷髅森冽冽的躺卧着,受水浸渍濯泡的部份--头颅。躯干。大腿皆已化成白骨,而那仰抬至乱草芜枝间的半只右手,却仍挂着残缺的血肉。皮骨和衣物,正由蚂蚁蛆虫,和不知名的黑色生物密密麻麻地绸结在那堆血肉上蠕动,啃噬攀爬着。

其二 骷窑悟心

在变天的一个黄昏,乌云盘卷了整个天幕,暴雨刷刷直捣而下,倾刻间天地浑沌,尽裹在一片深沉滂沱的雨幕中,两人急急惶惶跌跌撞撞的跑着绊着,在滂黑的雨中,分不清楚方向路径而盲目的前进。

突然路旁矗立着一个圆墩墩的巨大土龛,类似山里人家烧窑炼瓦所遗下的窑洞,两人慌忙闪避进去,虽感窑洞废弃多时,入口缠结了大批蛛网,然而在疾风暴雨间,能找到一方遮蔽的天地已属万幸。

两人顿时安下神来,脱下湿淋淋的衣袍,于五指不见的黝黑中,吃着干粮喝着水,就在风雨狂啸树只吹刮哭哮间,四肢舒坦安安稳稳平平定定的睡了一晚。

天明起身,两人不觉悚然屏息,哪里是一座窑洞,这座土龛,原来是一座巨大的古坟,身畔灰黑的尘土中,横七竖八到处散置着一具具支离破碎的骸骨,四壁砌满了一罐罐骨灰坛子于砖墙,是日因滂沱雨势不住,山坡彷佛插满刀戟枪箭的野兽,当晚两人只好还是回到古坟过夜。

无数梦魇幻境辗侧不安了一整夜,由此,元晓体悟到,境并没有变,变的仅是自心而已,该认知该推求的,亦仅是自心,"心 ,朗朗澈澈 ,横在眼前再也无需绕道唐土,孜孜求索"。

最后,还有元晓法师与大安法师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韩国有位大安法师天天喝酒,由于他到每个地方都喊大安(大安就是没事啦),所以人们就叫他大安法师,当时佛法并不普遍,人们认为贫贱者是不可能升天,所以,不能传授佛法给贫贱的人,只有高贵的人才能学习佛法。大安法师到处和小孩玩游戏,教小孩子唱歌,同小孩说法,同乞丐说法,甚至到妓院饮酒、说法,做很多奇怪的事。

有一天他遇到很有名气的元晓大师,二人相谈甚欢,便一起到大安法师歇脚的山洞,元晓大师看到山洞里面养了十几只小狗,便问他原因为何,大安法师回答说:母狗出去找食物,可能被人捉走了,见小狗饥饿无靠,便带回来饲养。

后来有一只小狗因为饥饿过度而死了,元晓大师悲心一起,想诵经替小狗超渡,拿起木鱼就边敲边诵经,大安法师刚好从妓院化缘一些奶水回来,便对元晓大师说:你念这个经,它听不懂,让我来吧!

大安法师把奶水先喂那只死去的小狗,然后对死去的小狗说:吃完奶水后,就安心的去吧!便把剩下的奶水放在其面前,静心向它一合掌,元晓大师当下震撼不已。

这只小狗或许听不懂诵经,但它因为缺乏奶水而死,如今现场表演一次,用奶水来供养它,让这只小狗把心放下,往生极乐。这给我们很深的启示,一切佛法皆在教导众生把心放下,如果可以令人把心放下,又何必执着那一个表达方式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不同净宗祖师的教义和历史地位

一、净宗十三祖的形成 卓智立居士请教印光大师:历代祖...

记慧明长老:从苦行生涯到一代高僧

提起杭州灵隐寺方丈慧明老法师(1860~1930),大江南...

妙湛老和尚法语开示集

1、勿忘世上苦人多。 2、于平常处见禅境。 3、为人要真...

永惺长老《告弟子书》

古语道: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故凡我弟子,均应以戒为...

古代高僧的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论...

我的这颗心到底是哪个「心」

问: 我深信大千世界是依心而成的,可是哲学中提到两种...

每个人的生和死,别人都替代不了

五祖寺老首座照勤老和尚走了。生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

唐代高僧法照大师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凡...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颠倒的屠夫

宫门前,跪着一位身披兽皮的屠夫,希望能谒见阿阇世王...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

善太郎的故事

日本有个善太郎,这个人是修净土的,专念阿弥陀佛,他...

种种的罪殃皆由造作此十恶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为比丘们开示...

【佛教词典】顶生王

(本生)往昔有王名布杀陀王,王顶上忽生疱,自疱生一...

【佛教词典】力金

(1327~1373)元末明初僧。吴郡人,俗姓姚。字西白。...

念佛三昧的第一妙法

文钞原文: 欲摄妄念,第一要心存恭敬,常若身在佛前,...

以纯孝之心念佛的婆罗门女

佛像能引发人的善根。当时有个婆罗门女在瞻仰顶礼觉华...

学会不在意

我们常常为一些应当迅速忘掉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所干扰而...

为何要受持「不杀生」戒

说起五戒大家并不会感到陌生,五戒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

心正直,外面世界就没有委曲

这个宇宙、这个世界跟我是一体,这个心和外面的境界是...

好好参一参腿疼的是谁

常怀敬畏心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总不出行住坐卧。禅堂...

九华山举行99米地藏圣像落成开光庆典法会

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安徽九华山高99米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

广超法师《佛学基础知识》

业力与轮回 一、业的定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

【推荐】好声音长者缘

往昔,卢留城的王军王被佞臣所惑,因而恶逆无道。一日...

他用八块钱素餐温暖了广州

一家面积才67平米,人均仅10元的素餐馆,竟引来一百多...

求「长生不老」是人最大的欲望

在我的一生中,有不少人无数次问过这些问题。一个做了...

抱年轻女人与抱一条死狗的感觉一样吗

若受离一切所应远离身语业,安立第四苾刍律仪,一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