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悭贪的果报

2022/0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悭贪的果报

昔日,佛在波罗奈私国弘化。当时,国内有一位大富长者,名叫越难,拥有众多珍奇珠宝、牛马和田宅等。越难长者为人悭贪、善妒,不信道德、不喜欢布施,常告诉守门人,若有人来乞食,不要让他进入。

越难长者有一儿子,名叫栴檀,为人也很悭贪。越难长者命终后,投生到原来的国家,成为一位靠乞讨为生的盲眼乞妇的儿子。一日,这位盲眼妇的丈夫对盲妇说道:“你患有重病,如今又怀孕,我实在贫穷,无法再供给你衣食,你自己想办法去外面谋生吧。”

听丈夫如此说,盲妇只好离开家,走到离家不远的粪堆处,就在那里住下来。九个月后,盲妇生下一子,双眼一样看不见,是个盲儿。盲妇靠着乞讨抚养这个儿子,直到儿子七岁时,盲妇便告诉儿子:“我养你这么大了,你可以自己拿着拐杖和饭钵去乞讨。乞讨的时候要悲戚地说:‘世间上,贫穷的人是最苦的,我命薄,偏就生在贫穷人家,而且双眼又看不见,常被人轻视。请给我一些饮食,让我免于饥饿之苦。’”

盲儿听母亲如此说,便开始挨家挨户乞讨,来到生前的儿子栴檀的家时,正好守门人暂时离开,盲儿便自行走进屋内,并依着母亲教导的话说。此时,栴檀听到盲儿的话,非常生气地把守门人叫来质问:“是谁让这个盲眼乞儿进到屋内的?”守门人非常害怕,立即将盲儿拉出门外,推倒在地,导致盲儿头脸受伤、右臂骨折,乞讨的饭钵也摔碎了,乞讨到的食物散落一地。

盲儿因身体受伤,疼得大声啼哭。盲妇闻声赶来,问道:“是那个坏人欺负我的孩子?我的孩子还小,双眼又失明,是犯了什么过错要这样对待他?”盲儿对母亲说:“我到这户人家乞讨时,有人大声呼唤孔武有力的人来,把我拉出门外,推倒在地。我现在身体很痛,应该快死了。”

这时,门上的守护神对盲儿说:“你现在这只是小痛,更大的痛苦还在后头。你前世悭贪,拥有众多财宝却不布施,所以感得今生如此辛苦。世间的富贵非永恒,拥有财宝却不布施,就跟没有一样,且死时因悭贪不舍而更增痛苦,到那时候才忧愁懊悔,有什么用?”在旁围观的人很多,众人议论纷纷,声音传到远处。

此时,佛和比丘们一同入城乞食。佛问阿难:“是什么声音,如此急切?”阿难向佛述说了盲眼母子的遭遇,并对佛说:“请佛哀怜,到盲子那去看一下。”乞食回来,用完斋饭后,佛即前往探视。见盲儿疼痛难忍,佛便以手摩其头,此时,盲儿骨折和受伤处即痊愈,且知道了自己的宿命因缘。佛于是问盲儿:“你前世是长者越难吗?”盲儿回答:“是的。”

佛告诉阿难:“世间人实是愚痴,仅相隔一世,父子便互不相识。”佛进一步解释:“世人努力追求子嗣和财富,为了这两件事,受尽种种辛苦,却不知自己的命都无法自保,何况追求来的子孙及财富?就像在夏天酷暑时,暂时躲在大树下乘凉休息,不久便会离去,不会永久停留,子孙和财富也是如此,不能永保。世间一切都是无常。”

阿难问佛:“此盲儿命终后,将投生何处?”佛言:“将会堕入大地狱中受苦一夜。”

闻佛说法,在场有八万多人断除贪瞋痴烦恼,得法眼净;佛的弟子们皆闻法欢喜,顶礼佛后离去。

典故摘自:《佛说越难经》

省思:

《大庄严论经》:“愚痴悭不施,以种贫穷本,贪心而积聚,即堕于恶道,如此悭贪者,众苦恼根本。是故有智者,应断除悭贪。”悭贪不肯布施,不但感得贫穷的果报,更是众多苦恼的根源。《圆觉经》云:“若能断憎爱,及与贪瞋痴,不因差别性,皆得成佛道。”若欲离苦得乐,当深明因缘果报、无常之理,落实布施行门,舍除内心的悭贪,也舍掉贫穷的苦果,乃至进一步断除心中贪瞋痴三毒,便能得自在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为何作恶多端,却仍能安享天年

人生的祸福善恶因果之间,没有另外一个做主的,就是所...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轮回

问: 先有业力还是先有六道轮回? 慧律法师答: 这句...

生死是一念妄心捏造出来的

如劳目睛,则有狂华。 讲出一个譬喻说,为什么有些人在...

心常耽五欲,迷荒不能觉

一位国王,为了抵御邻国侵扰,而训练一批精锐的良马,...

贫生童子的供佛斋僧果报

在佛陀时代的印度王舍城地方,有一位商人的儿子,因为...

【推荐】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社会上还有一种说法: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这种说...

靠佛号加持,真发厌离心

一、厌离心来自智慧的关照 信、愿、行,愿这个科目就是...

就算有神通,也敌不过业力

目犍连尊者的神通,在佛陀的弟子中没有人能和他相比,...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尽物布施,得福增多

布施破悭吝,乃六度菩萨行之首。布施有种种利益,诸大...

在恭敬中求,从生活里修

天龙寺的梦窗国师担任七朝的帝师,久受朝廷恩典,更受...

出家者要远离爱欲

佛陀的弟子群中,有着种种不同的人物。假若把佛陀的弟...

把家庭作为修行的道场

我和先生结婚三年了,基本上都是挨着先生的妈妈住,妈...

【佛教词典】诸佛家

(杂语)净土也。观无量寿经曰: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

【佛教词典】食物五果

(名数)律举五果:一、核果,如枣杏桃李等。二、肤果...

四十八大愿——(第40愿)随意见诸佛国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意欲见十方无量严净佛土,应时...

勇于对抗自己的烦恼习气

真正的修行并不容易,多数人不敢真正地修行,或真的对...

如何免费得福报?

佛陀说: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这是讲随喜功...

【推荐】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 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

人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为人道的众...

兜率净土与极乐净土优劣之差异

求生弥勒兜率净土与求生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却大有优劣...

一份不用花钱的礼物

一次和朋友在哈尔滨车站等车,由于时间还早,我便买了...

净界法师:瑜伽菩萨戒本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

人生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果

如何达到正念真如,在《楞严经》提出了两个法门:第一...

谛闲法师法语集

在宁波天童寺讲法华经上堂法语 (师拈拄杖云。)光照东...

心灵的宁静

年轻时,我和许多人一样,曾着手把一切自认的人生美事...

极乐世界为什么不在东边

有人问,阿弥陀佛的国土为什么在西边?这样的问题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