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台智者大师

大安法师  2024/01/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台智者大师

智者大师,是天台宗的祖师了。隋是他生活的年代,实际上,陈朝、隋朝都是智者大师弘法的两个重要朝代,隋朝和陈朝的两朝的皇帝都非常地尊重智者大师,把智者大师称为国师一样地对待。智者大师实际上原来叫智顗,那现在我们通称的智者大师乃是当时的晋王(就是杨广),后来是隋炀帝了,晋王求授菩萨戒,所以是这个杨广给智者大师的一个称号,叫智者。

智者大师的出生也是具有一点瑞相了,他的母亲姓徐,智者大师在俗的姓氏是姓陈,他的母亲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斋戒清净的。有一天梦到五彩的这种祥云、香烟,这个萦徊在她的怀抱,当时她就想拂去,还就有一种声音出来,说:“五彩的烟云是吉祥之物啊!能托王道,福德自至,何以要拂去呢?”这样他的母亲,就感觉到体重,就是有怀孕的感觉。那这个出生的时候都有放光、香烟弥漫、香气弥漫的瑞相,说明他来历不凡哪!

十八岁时候出家,听一个僧人授《普门品》,听一遍就能背诵,说明他从小根机非常的聪颖。出家之后,参学慧思大师,慧思大师也是天台宗的祖师,了不起的人物,有神通的。慧思大师就让他修普贤道场,给他讲四安乐行,让他诵《法华经》。智者大师是在诵《法华经·药王菩萨本事品》的这时候豁然大悟的,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以后就代慧思大师讲座,以后讲天台,奠定天台宗的基础,讲《法华经》等这些。一生自利化他的德业非常隆盛,虽然他在止观、法华上去弘扬,但他对净土法门也是有深切的信心。

临命终时预知时至,梵僧预告他化缘已毕,他就召集门人弟子来唱两部经,一部是《法华经》、一部是《无量寿经》。唱完之后,他都有个偈子来提纲挈领地来概述,其中他听完了《无量寿经》之后,就有一个赞叹,你看智者大师对这个赞曰,说明他对净土法门的本质的内涵把握得非常准,说:“四十八愿,庄严净土。华池宝树,易往无人。火车相现,能改悔者,尚复往生,况复戒慧熏修,行道力故,实不唐捐。梵音声相,实不诳人。”

他听完《无量寿经》讲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发的四十八大愿,以四十八大愿所引导的无量劫的菩萨大行来庄严极乐净土,这就谈到极乐世界的那种本源是哪里来的,是从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里面来的。里面有种种的莲华、七宝池、八功德水、七重行树、无量的宝网,那是无尽的庄严,这样好的地方是容易往生、易往,你只要愿意去,念阿弥陀佛名号,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去,非常容易往生。但有一个深沉的悲哀——却没有多少人往生,易往无人。为什么没有多少人往生?就是有怀疑,信不及,“易往无人”哪。

那这个净土法门,“火车相现”——就是临命终时你下地狱的境界现前,就是地狱的惩罚的刑具以火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候,那都是犯了五逆十恶重罪的人要下地狱,地狱境界现前,你在这个时候能改悔、能忏悔,你十声乃至一声愿意往生,阿弥陀佛都能接引。所以,地狱境界现前你能改悔了尚且能够往生,更何况你平时就有修道、持戒、禅定、智慧熏修。

有这个修行的道力的人,那你只要愿意往生的话,哪有不能往生的道理呢?智者大师说:“恶人尚且能往生,更何况善人,更何况修道人?”所以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用他的八种清净梵音所宣说的净土往生一法处处指归,真实的是没有欺骗我们啊。这是临命终时,智者大师最后的遗言哪。

当时他的门人弟子有一个叫智朗比丘,就向智者(他的老师)又问一个问题:“不审何位,殁此而生?”就是说不知道师父您修行到了哪个位次?离开这个世间生到哪个地方去?问的这么一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很敏感的问题,一般人不敢问的,是吧?

智者大师听了这个问题也给予了呵斥,你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但是还是很慈悲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说:“吾不领众,必净六根,为他损己,只是五品位耳。汝问何生者,吾诸师友,侍从观音,皆来迎我。”好,这几句话。对我们后世的修道人有极大的这种恩典在里面,智者大师说:“我如果不领众修行,我一定能证到六根清净位。”六根清净位在天台的六即佛当中属于相似即佛,相似即,相似即位就是能够断见思惑。但是由于领众过早,为他损己,就是为了众生的修道,包括智者大师还修了三十六座寺院,为了度众生耽误了自己的道业,损己就耽误了自己的道业,只是五品位耳。

圆教五品弟子位相当于天台的六即佛当中的观行即佛位,观行即就等于是伏住了见思惑,但是没有断,只是伏住,没有断见思惑,那还是以凡夫的身分自居的,还是凡夫。那我离开这个世间到哪去呢?我以前的师友,师包括慧思大师、慧旷律师,都是他的师。还有那些同参道友都跟着观世音菩萨一起来迎,来接引我了。

那观世音菩萨大家知道他就在西方极乐世界,那智者大师肯定就去了西方极乐世界。这有点类似于慧远大师,他临命终时,那些原来的师友也跟着阿弥陀佛一起来接引慧远大师。那这个当时,像佛陀耶舍,还有刘遗民这些人,都还说:“大师,你发愿比我们早,为什么还比我们要晚来呀?”就是这样。就是这些原来的师友都会偕同阿弥陀佛或者观世音菩萨一起来接他。

所以你看这个,智者大师在这段话里面,首先是谈到他临终示位,智者大师是何等的水平,他都说自己只是五品位——观行即佛,还是一个凡夫,所以这就避免了后世人以凡滥圣的这么一个弊端。同时他为天台学人示现了一个榜样——他赞叹净土!一往情深地求生极乐世界,所以后世的天台宗的学人都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弘一大师自述「不堪回首」的人生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前半生,他学贯东...

近代高僧圆瑛法师

一直到现在,我们很多人的主观认知里,还是依然把佛教...

台湾明乘长老圆寂 世寿八十岁

2011年7月13日下午6点40分,台湾能仁高级家商职业学校...

鉴空和尚顿悟前身的故事

释鉴空,俗姓齐,俗名君房,吴郡人。少年时,家庭贫穷...

历代净土圣贤传二(白话)

往生比丘 清朝性修法师,不清楚他是哪里人。顺治年间,...

【佛学漫画】隐元禅师

前有鉴真不远万里,六次渡海,后有隐元不畏高龄,在异...

文殊菩萨为如馨律师受衣的故事

明朝有一位如馨律师,字号古心,是溧阳杨氏之子。在明...

宋代高僧圆照宗本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话说北宋的时候,杭州太守想...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

人们常说,聪明人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愚蠢...

诚实而又有意义的话

天台宗的祖师智者在临终的时候,召集所有的弟子,作最...

只要不信命,命就可以改变

有一次,一位营业员给我写信,她说,我听说你是法师,...

富在福慧之中

在佛经中,有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位土财主,虽然非常...

【佛教词典】根本心

为金光明最胜王经卷二所说。三心之一。乃凡夫未拔除之...

【佛教词典】有见有对法

【有见有对法】 p0549   品类足论六卷十四页云:有见...

修行要找到正确的方法

佛教中讲修行,就是不断修正身。口,意三业的行为,把...

持名念佛——下手容易,成就也高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说...

活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等到等到似乎我们所有的生命,都用在等待。 等到我大...

中医如何看「素食够不够营养」

中医更强调吸收能力 首先,传统中医的角度,基本上没有...

【推荐】父母过逝时,勿行落井下石之孝

【白话文】 昨天收到你寄来的讣信,知道你父亲在上个月...

证严法师:善解方便

比如说,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她到处跑道场,跟着法师团...

不能只欣求极乐,还要能厌离娑婆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养信愿,所以它是三资粮。...

如何合理分配来之不易的财富

香港华懋集团原主席龚如心于2007年4月3日突然辞世,留...

八种方法使净土法门成就

在过去好多祖师大德,为众生示现一生勤苦办道,一生成...

佛是不是真的涅槃了呢

佛对待我们一切众生,就像对待子女一样,用他的法乳,...

善导大师睡眠念佛法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

要保护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秋天是胃病的好发季节,要保护好胃就要吃好早餐。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