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化城喻

2024/02/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化城喻

佛陀开示大众:“比丘们!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刻已到,座下弟子已经心得清净,信心坚固,彻悟诸法性空,深入褝定,如来便会召集诸菩萨及声闻众,宣说此《妙法莲华经》。因为世间不可能以修行二乘法而得灭度,唯有修行一佛乘可得真实灭度。比丘们应知!如来有方便之智,深知众生根性,对于那些乐修小乘法、相信小乘法,贪着五欲的众生,以方便权巧说二乘涅槃,这类众生听闻后,即信而受持,修行此道。

譬如有一险难恶道长五百由旬,杳无人迹,且处处充满危险。很多人想经由此路到达宝藏之处。有一导师,聪明有智,通达事理,透彻明了这条险道的实际状况。于是,这位导师便带领众人度过此难行之路。然而,行至半路时,众人心生懈怠、退缩,向导师说:‘我们疲累至极,又恐惧不安,不能再前进了;前方的路还非常遥远,我们想退返原地。’

导师有方便之智,心中想道:‘这些人实可怜愍!为何舍弃大宝藏,而想退返?’于是,导师以方便力,于险道三百由旬之处,变化出一座大城,告诉众人说:‘你们不要再恐惧不安,也别再有退返之念,前方有一座大城,大众可在城中自在地休息。入此城中,就能得到安稳。若想前往大宝藏处,亦可继续前行。’此时,疲累至极的大众,听闻导师所言,心中感到前所未有的欢喜:‘我们现在终于可以离开这条险道,到达安全的地方。’众人进入化城后,心里生起已到达目的地、安然自在之念。导师知道大众已充分休息,不再疲倦,即灭掉化城,告诉大家:‘你们随我继续前行,宝藏就在不远处。之前那座大城,是我为了让你们暂时休息所变化出来的。’

诸比丘!如来亦是如此,为你们作大导师。如来知道众生于久远以来,在生死烦恼之险道中,受尽种种苦难无有止息,实应出离、超越此苦。然而,众生一旦听闻唯有一佛乘道,则不想见佛,也不想亲近佛,反而会认为:‘成佛之道实在太遥远,遥不可及!须历经极长久的勤苦修行,才能成就。’如来知道这类众生心性胆怯、根机劣弱,故以方便力,为众生说二乘涅槃,使其于成就佛道中途暂时休息。

若众生执着二乘涅槃而停滞不前,如来此时便会为其解说:‘大众修行尚未达究竟圆满,所住止的涅槃境界已近于佛慧,仍当再仔细观察,现前所得涅槃境界并非真实解脱,只是如来为救度众生,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乘法。’如同那位引路的导师,为了让大众于途中暂时休息,而变化出一座大城;待大众体力恢复,便告诉他们:‘宝藏已在近处,这座大城并非真实,是我变化出来的幻城而已。’”

典故摘自:《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省思:

若人厌离老病死苦,佛为说涅槃,尽诸苦际;若人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若佛子修种种菩萨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此实是诸佛慈悲无量、教化无量,行方便法,引导众生。故知如来诚说真实语:“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

我等欲报佛深恩,当发愿尽未来际,志求无上菩提,奉持正法,行菩萨道,使一切有情得闻妙法、得度生死险难恶道。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富翁穷子喻

一切有情众生皆是佛子,具有佛性并且皆可成佛,然而有...

须跋陀罗--佛度化的最后一位弟子

古时在印度阿那跋达多的水池边,住着一位已经一百二十...

「穷子喻」对我们的启发

《法华经》讲了一个穷子喻。一个大富长者的儿子离开他...

极乐世界是大乘菩萨的法界

第十五是大义门功德,大义门就是大乘门。极乐世界是大...

猴子在佛法中的故事

各位腾讯佛学的网友们,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借...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

不可思议的《法华经》

从前,有一个和尚,他每天诵念一部法华经,从经上他得...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乌龟与野狗

有一次,释尊在舍卫国祇园精舍弘法利生。 有一个修行...

办丧事不要用荤,否则会害了亡者

一九二四年,曾任两江总督的周玉山先生去世。他的儿子...

梦中见佛的公案

这个忆念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讲到这个忆念,这个感...

戴斗笠的地藏菩萨

记得是在八九岁的时候,读过一个日本民间故事《戴斗笠...

【佛教词典】净源(1011—1088)

净源,宋代华严宗学者。先世是泉州晋水(现今福建省晋江...

【佛教词典】二摈人

子题:灭摈、应灭摈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若 灭摈 者...

亲近贤人之要

昔日,佛在摩竭陀国王舍城弘化,与侍者阿难在路行走。...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位学人听说世上有一种移山大法,于是他就决定要学这...

《佛陀的四个法宝》谨记圆因老法师的教诲

一、忏悔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

四十八大愿——(第47愿)即得不退转地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

忏悔业障每天都要去做吗

问: 请问师父,忏悔业障是否在向佛表达所做的业障之...

持咒打坐定中上升忉利天

有一位师父在那儿参禅六年出家,是真空老和尚的徒弟,...

【推荐】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

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无论顽修狂慧,...

百炼成钢我往西方

宋朝时,有一位姓黄的铁匠,大家都叫他黄打铁。他通过...

这就是了脱生死最重要的方法

大家要明白,因果律是通于三世的,所以要深信因果。有...

长者智教败家子

古时候有一位很有地位的人,他的事业开创得很好,累积...

你是怎样怀疑自己的修行能力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

【推荐】人的福报,来自仁厚包容付出

人的福报,来自仁厚包容付出。慈航法师是民国时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