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47愿)即得不退转地

大安法师  2024/08/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47愿)即得不退转地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他方无量国土诸菩萨众,闻信我名字已,即能得至不退转地。若此愿不兑现,不取正觉。

阿弥陀佛因地考察他方世界,见有菩萨虽精进修行,然障缘现前,多有退转,动经尘点劫,难得不退转地(即阿鞞跋致菩萨),是故发愿,加持他方菩萨,但闻信阿弥陀佛名号,即获阿鞞跋致(三种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从大乘通途修行阶位来看,阿鞞跋致位至少要破一品无明。圆教初住以上的位次,十信位还属于轻毛菩萨,容易退转。龙树菩萨表述阿鞞跋致菩萨相状云:“等心于众生,不嫉他利养,乃至失身命,不说法师过,信乐深妙法,不贪于恭敬。”(《十住昆婆沙论》)

意谓,阿鞞跋致菩萨对一切众生有平等心;对其他比丘得到的种种名闻利养不生嫉妒心;尊重法师,乃至于丧失性命都不去说法师的过失;好乐深信大乘深妙佛法;虽有福德智慧,但卑以自牧,不贪求他人的恭敬。此五法乃阿鞞跋致菩萨的相状。

与阿鞞跋致相对应的是惟越致,在惟越致的位次上有两种情况:或者是退转,即败坏者;或者是渐修转进,得阿鞞跋致。其败坏者的相状是:“若无有志干,好乐下劣法,深著名利养,其心不端直,吝护于他家,不信乐空法,但贵诸言说,是名败坏相。”(《十住昆婆沙论》)

意谓,败坏者没有成佛度众生的志向,没有勇气修善除恶;好乐二乘法及外道;贪恋、执着名闻利养;内心不正直,机心用事;嫉妒他人利养,吝啬自己的财物;不好乐大乘般若的空性;只注重名相概念,不是真实在心地上下功夫。这些都是败坏之相,不能成为阿惟越致(阿鞞跋致)。

一个菩萨要动经无量劫才能得到阿惟越致,殊不容易。阿弥陀佛对他方世界修圣道门的菩萨,令其闻信六字洪名,得阿弥陀佛此愿加持,即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诚如《无量寿经》云:“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十住毘婆沙论》亦云:“若人疾欲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印光大师极赞西方三圣

阿弥陀佛像赞 悲哉众生无所恃怙,孤露竛竮如逃逝子。...

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云何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 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

原来一切都在

过去有一个禅师,他参访一个善知识。他到了那个地方就...

平常的时候,就要训练心不颠倒

问: 净土法门主张这一生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最稳当可靠,...

我们能听闻这部经,要感恩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教主,我们看这个名称,在...

数息和念佛不一致是否如法

问: 在家打坐时用数息法,在生活中用念佛,不一致,...

助念只念佛是否太单调呢

问: 我们寺院想成立助念团,但《印光法师嘉言录》讲...

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一、圣凡二力彰显净土景观 阿弥陀佛以本愿威神之力,流...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大安法师《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

如何理解「自性」的正确内涵

问: 什么叫自性?该如何把握自性一词的正确的内涵?...

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较好

民众就是老百姓,官员常常被称为父母、父母官,这个称...

遇到冤家对头千万不要生气

我们每个人都有冤家对头,但碰到冤家对头我们千万不要...

【佛教词典】兜罗贮蓐戒制意

亦名:贮绵褥戒制意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

【佛教词典】心所有法

【心所有法】 p0351 显扬一卷三页云:心所有法者:谓若...

使者请佛 命终生天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有次结夏安居圆...

不愿做老二,谁服你做老大呢

说起来,这世界上有许多事情十分凑巧:在俗家兄弟三人...

打坐的基本方法

打坐时首先要选择僻静的地方,远离愦闹和纷扰,在家可...

慧律法师:往生被(陀罗尼被)的使用方法

往生被又名陀罗尼被。其来源非出自《大藏经》,而系明...

背诵《华严经》口放光明

根据《续高僧传》记载,魏武陵王东下以后,令他的弟弟...

弥陀名号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这里特别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这种差异。通途法门...

把人生看做一次旅行

《红楼梦》里的开篇偈语说道:人人都说神仙好,唯有功...

临终面临死亡时,会出现的两种情况

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两种情况会出现:第一种情况...

蕅益大师论出家

蕅益大师,吴县(江苏)木渎人,俗姓钟。字蕅益,号八...

圣严法师《生一棵树的气》

有一次,我看到一个人在扫院子,一边扫,一边抬头看看...

梦参老和尚:能听闻佛法都是有福报的

这个世界将近有六十亿人口,究竟皈依三宝的有多少?这...

惜福长寿,奢侈短命

从前有两位太学生,同年同月同日同个时辰出生,又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