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争来争去是个空

2011/04/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前有两个啖人精气血肉的「毗舍阇鬼」,他们共同拥有一个小箱子丶一根木杖以及一双鞋子。由于各自都想在三件物品中占有两件,所以整天吵吵闹闹,什么事也办不了。有一天来了一个人,看到这种情形便问他们说:「这三件东西有什么特别,让你们争得面红耳赤?」

两个毗舍阇鬼回答说:「你有所不知,这些东西是宝啊!这个小箱子能生出衣服、饮食、床褥、卧具等一切赖以生存的物品。持这根木杖,所有的怨敌全都归顺降伏,不敢再有任何争执。穿上这双鞋子,想到那里就能飞到那里,完全没有障碍。」这个人一听,就跟两个毗舍阇鬼说:「你们稍微离远一点,我为你们平分这三件东西。」

两个毗舍阇鬼听从他的话就稍稍远避,这个人立刻抱起箱子、拿起手杖、穿上鞋子飞上高空。两个毗舍阇鬼十分惊愕,他们竟然什么都没得到。这个人又告诉他们说:「我带走让你们争论不休的东西,从今以后你们再也不会为它们争吵了。」

故事中的「毗舍阇鬼」,比喻诸魔外道。小箱子比喻布施,在六道轮回中能够享用的财货都由布施而来。木杖比喻禅定,降伏一切魔怨烦恼,皆靠禅定的力量。鞋子比喻持戒,在六道之中,唯有持戒才能生到人道及天道。诸魔外道争夺箱子,比喻他们在世间的有漏法中强求果报,结果是空无所得。

心外求法的人,只看到财物提供生活富裕的好处。为了获得财富不择手段,强求果报,不知修诸因缘。如果能够修行,懂得断恶行善,在布施、持戒、禅定上不断努力,便能脱离轮回之苦,获得别人夺不去的道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寺院与钱财

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尤其是对于出家人和寺院来说...

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广修供养

在修行没有成就前,一定要广修供养。在唐朝,有位叫悟...

凡事尽心尽力,时时反省自己

我们看第三段,修行布施的差别内容。这个地方有三段:...

国王携妻舍身为奴

过去有一位国王名萨和檀,即施一切义,只要他人有所求...

守财狗

通常静坐是为了训练自己精神集中,洗涤习气,每天若以...

拿金斧头的观音菩萨

大悲咒的第62句叫做「摩啰那啰」,这句的意思是观世音...

布施的四种障碍

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

少施获大福报的僧福田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净住说法,当时城中有九十六...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心无染着名为少欲

过去有一位受持五戒的优婆塞,他的亲友很认同婆罗门的...

找回那个没有结婚前的你

一位妇人在河边寻死,被路过的船夫搭救了,询问原因,...

转生复仇的黑狗

小时候,我常常缠着父亲讲故事,一次他便给我讲了一个...

发毒誓的果报

在佛教《贤愚经》第三卷中的《微妙比丘尼品》中记载了...

【佛教词典】末那识

末那,为梵语 manas 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

【佛教词典】广大莲花庄严曼拏罗灭一切罪陀罗尼经

(经名)一卷,宋施护译。佛在鹿野苑中,梵寿国王,偶...

有三种事可招致社会上对你的怨恨

【狐丘丈人谓孙叔敖曰:人有三怨,子知之乎?孙叔敖曰...

圣严法师《不要再射自己一箭》

《心经》教人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但是当你...

经行有六点好处

经行和静坐是禅修过程中最基本的主要形式,这在经律论...

于诸梵行念念精勤无怠,能得十种利益

据月灯三昧经卷六载,修菩萨行者,于诸梵行念念进修而...

【推荐】印光大师《一函遍复》

净土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乃如来普一切上圣下凡...

【佛学漫画】潘太夫人的故事

潘太夫人生病当中的五、六天,始终没有任何的痛苦,并...

腥荤扰五脏,素食益健康

在台湾每五个儿童中就有一位过于肥胖,胖小孩的比率高...

不要忽略名号的无量光、无量寿

我讲一个念佛的公案给大家参考,这个公案出自《念佛法...

「快餐式」的修持

净土念佛法门的理念与修持方式,最契现代社会之时机。...

圣严法师:如何说服另一半分摊家务

问: 大部分的妇女都是家庭与事业两头烧,一样是上班...

惟觉长老:学禅不能学「残」

当人出生以后,不仅要面对生存的问题,还要去面对社会...

每个人都有自性之财

在你们每一个人里面都已经有着财宝,但你们必须身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