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少施获大福报的僧福田

2013/09/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少施获大福报的僧福田

昔日佛陀在王舍城耆阇崛山净住说法,当时城中有九十六种外道,各自拥有祠祀道场及许多信徒。

当时忉利天主释提桓因看到王舍城修习外道风气炽盛,不禁忧心忡忡:‘生而为人,得值佛世,得遇正法,多么殊胜、难遭难遇!但是,眼看着众生如此福薄,当面错过大善知识,反而生大邪见、盲修瞎练,我若不救度提醒,是我不慈悲!我一定要想个办法,让王舍城人民对佛陀生起信心。’

于是帝释天主化身为一位老婆罗门,容貌端正、气宇不凡,坐着配有白色骏马的光洁车乘,左右簇拥着一群清净俊秀的年少婆罗门,浩浩荡荡地经过王舍城最热闹的市集。车队所经之处,立刻吸引众人的目光,‘多么庄严的车队呀!那位婆罗门长者是何方神圣呢?他们要去哪儿呢?’‘别问了,咱们赶快跟上去,看看热闹吧!’霎时,城里的男女老少都好奇地跟在车队后面跑,渐渐地来到城郊,抬头一望,形似灵鹫的耆阇崛山就在眼前哪!

正当大家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时,车队也在山脚处停了下来,这时婆罗门长者探出身来,指示侍从们卸下车上的物品,各种珍稀宝物、香油香料、细软衣料、食物药品等……一箱又一箱搬出来,让人看得眼花撩乱。威仪庠序的侍从们对面而立,捧着各种珍品,尊贵的老婆罗门亲自领队,神情庄重地逐步向山上走去。

王舍城民又一阵窃语:‘长者竟然不坐轿子,亲自走去朝礼,这座山上肯定住了一位了不起的圣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大家又扶老携幼簇拥着进入宝山一探究竟。

婆罗门长者一路来到佛陀净住之处,至心顶礼佛足后,恭敬说道:‘转-法-轮圣王!您是天上人间最尊贵的导师,请您慈悲为弟子开示,如何布施修福,于何种福田,少施又能获得大福?’

这真是个好问题,谁不想舍一得万报呢!王舍城居民陆续抵达后,听到长者向这位舍弃王位而修行成道的释迦族尊者请法,都静默地坐下来洗耳恭听。

佛陀感受到帝释天的善巧发心,引领了全城人民来亲近正法、破除邪见,便以无尽广大的悲智愿力,为大众开敷无上法门。并顿时放大光明,与会大众都感受到无比地安稳摄受和清净法喜。

世尊开示:‘世间福田中,布施僧团福田最为无上。僧众学佛出家,恒修戒定慧,入甚深禅定,清净功德如大海水;得佛心印、明悟真理,为法王子,能代佛宣说解脱烦恼的真实之法,普为长劫轮回的无明众生,点燃究竟离苦得乐的智慧明灯。

一般人烧物以祭天,实际上损财耗物而徒劳无功,因为福报唯由修善而生,并非物质交易而来。所以,有智之士宁可以棉薄之力布施于僧团,使正法得以流传,人人皆能离苦得乐。虽是小善,却能够自利利他,生生世世获福无量。

譬如大海,众宝藏之,僧海亦如是,能汇聚一切功德法财。敬施僧福田,现世得亲近三宝、闻法修行,增长法喜、智慧、信心;时时安住正信、正念、正定,则能拔除烦恼毒箭,灭除贪嗔痴垢,这一念清净心、菩提心,就是真正的极乐净土。唯有学佛道者,能够确立正知正见,了达不生不灭的生命实相,真正常在富贵安乐之家。’

帝释天主听闻开示,踊跃欢喜,了知大众已启发善根,具足学佛因缘,霎时从座上消失返回天宫,与会者见此景象,莫不心生感恩,叹未曾有,王舍城上上下下沉浸在法喜之中。

翌日,诸婆罗门长者立刻准备美味饮食、座具,恭请世尊及僧众们接受供养,并开示法要。饭食讫,佛陀为大众祝愿,亦为令增长信心,说道:

  ‘百川众流中,巨海名为最。

   星辰诸宿中,月光名为最。

   于众明之中,日光最为最。

   上下及四方,世间及天人,

   诸贤圣众中,佛最第一尊。’

由于王舍城的人民善根成熟,恭敬拥护,佛陀经常慈悲广开法筵,一时皈依者、受戒者无数,弟子们亦依教奉行,得大饶益。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三》

省思:

外道邪见,不外乎求神通、求升天,然而心外求法犹如缘木求鱼,并非真正了脱惑业苦、出离长劫轮回之道。是故大觉慈尊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令一切有情皆得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法僧三宝的住世,成就了众生得以脱离生死苦轮的因缘。

虚云老和开示:‘佛、法二宝,赖僧宝扶持,若无僧宝,佛法二宝无人流布,善根无处培植。’诸福田中,僧宝是无上福田,能令正法久住,为众生带来光明与希望,因此,以恭敬心、清净心、欢喜心修诸供养,即是护持正法久住,利乐无量有情,故获福亦无量无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忘恩的人很损自己的福报

福报来自一颗欢喜付出的心,也来自报恩的心。一个人懂...

布施获福无量

目犍连尊者的弟弟是城中的大富长者,他的金银财宝、仆...

如果没有福报,修行路上障碍就会很多

学佛应该从培养福报开始,如果没有福报,不仅智慧开发...

即使没有钱,有智慧的人也能修到福德

一个有智慧的人,即便自己没有财富,也能作福,修到福...

三轮体空是哪三轮呢

三轮体空是从布施波罗蜜来说。三轮是哪三轮呢?就是我...

惜福种福,才能福泽绵长

现实世界的人,对于美好的事物,往往都有独享的心态,...

既省钱又简单易做的种福改运方法

做善事、种福因的门路固然广泛,但很多善事要遇到机会...

奉献的方式有很多,不是只拿钱

现在的人一提奉献就怕。1993年我曾经遇见过。那时出去...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国王与树神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骄傲的国王。他要为他自己建造一...

微笑会给你带来好运

一天,布恩去拜访一位客户,但是很可惜,他们没有达成...

【佛学漫画】未生怨王的复仇

由此之故,太子长大必害其父,此谓因果报应,王乃自食...

【推荐】一念孝心得救

去余家十余里,有瞽者姓卫。戊午除夕,遍诣常呼弹唱家...

【佛教词典】八义证有本识

【八义证有本识】 本识指第八识,谓第八识为生起一切善...

【佛教词典】扇搋半择迦

(术语)一作扇搋般荼迦,五种半择迦之一。半择迦为男...

两鬼争尸的故事

优波鞠多尊者,有一天,有一个人,有个年轻人,要拜他...

花朵的六度精神

佛教讲众生得度有六种方法,称为六度。从一朵花,也可...

佛法是世界之光

过去有些人有误解,说佛教是封建的、迷信的、消极的,...

星云大师《处理是非的方法》

有人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是非虽然到处可见,不过...

为临终人修福,七分功德中,六分归生者自利

对于一个有情众生而言,一旦形成阴阳之隔,就好像你活...

虽然身体还没往生,但心早已过去

你想凭自己的功夫往生,是不可能的。这样可就不空费了...

未成佛前,要先结人缘

佛能不能度众生,众生能不能被度,这其中的关键就是看...

虚云老和尚《五戒开示》

若别释五戒义者。第(一)杀戒。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

白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白菜是我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我...

世间的第一大事

我们在这个堂中是办世间第一大事,何为第一大事?生不...

世界上最可爱的人

佛世时代,舍卫国波斯匿王有一天和末利夫人在楼阁上,...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诸经如是说

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为成佛妙道,诸经如是说: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