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陀的六种礼拜

2011/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黎明,佛陀入城。途中,看见一个男子,向着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上方礼拜着。佛陀问他为什么这样做?那男子说:“我叫做善生,每天向六方礼拜,是家族传下来的习惯。据说这样做,会得到幸福。”

佛陀慈祥地说:“我也有六种礼敬的方法:一、孝顺父母:做儿女的要孝养、顺从,令爸妈欢喜、安慰。二、敬重师长:做学生的要敬重师长,接受教导。三、妻子:是一个好助手,夫妻要互相敬爱。四、朋友:对待朋友要诚实、互敬。五、僧众:对待僧人要布施、恭敬。六、仆人:对待仆人要宽大,不要令他过分疲倦。这六种人是我们生活中心的人物,和他们相处得合理,会有快乐的家庭,美满的人生。单是礼拜六方,有什么用呢?”善生很高兴,皈依了佛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心调好了,对生活待人影响深远

我常强调「调心」,因为心调好了,自然语言行为就会表...

不要贪恋世间生灭的福报

过去,波斯匿王每次到祇洹精舍聆听佛陀开示时,必先脱...

《一函遍复》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净土法门,对上、中、下...

时时修正我们的思想

如果土壤中没有种子,就不会有禾苗破土而出,也不会有...

百丈禅师《丛林要则二十条》

百丈怀海禅师(720814)是唐代禅宗高僧,我国禅宗丛林...

用功的入门方法

办道的先决条件深信因果 无论什么人。尤其想用功办道...

蕅益大师开示学道要门

学道要门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

什么样的修行人才能住山

天气冷了,古代的那些老修行,住在深山里边,可能比这...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度众生喻

过去有一位名叫须弥罗的比丘,言谈诙谐幽默。有一次,...

破地狱的偈

原来有这样一个公案,就在宋代的时候,苏州有一个姓朱...

什么是世间上最苦的事

佛陀于舍卫国时,一天,有四位比丘于树下讨论:什么是...

让自己的存在,成为别人的祝福

一只蜜蜂和一只黄蜂正聊天,黄蜂气恼地说:奇怪,我们...

【佛教词典】苦类智

梵语 duhkhe''''nvaya-jānam。八智之一。即观三界之四...

【佛教词典】乞法五仪

亦名:从僧乞法五仪 资持记·释足数篇:“律中凡从僧乞...

相信因果轮回,不怨天尤人

从一种道德文化的层面来看,这个轮回和三世的问题是非...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为何还会受鬼神的骚扰

问: 受过三皈五戒的人是有护法神隐形保佑的,为何还...

一个「缘」字,意义甚深

在佛教里经常说未弘佛法,先结人缘。只有把这人缘结好...

【推荐】只要能至心念佛,病没有不痊愈的

原文: 身乃招苦之本,厌乃得乐之基。宿因厚而现善浓,...

修定者必须过好「三关」

初习定者必须过好三关:一是腿子关,二是散乱关,三是...

出家的含义

出家修行,其本意实乃殊胜庄严之意,不解出家修行真谛...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

原文: 不废居家业,而兼修出世法。虽似平常无奇,而其...

到底什么是戒体呢

《资持》云:纳法成业名体。到底什么是戒体呢? 在律上...

真正的男子气概

有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小孩苦恼,都已经十六岁了,一点男...

念佛的四种方法

一、称名念佛, 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于昼夜间,一心...

解决人生当中最终极的问题

【或问终身。菩萨曰:汝问终身耶?我这里没有断终身的...

在承受中锻炼和改变自己

生命中总有着太多太多的羁绊,无法抗拒,唯有学会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