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为物转,则能转物,即同如来

净界法师  2024/04/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为物转,则能转物,即同如来

关于“修学位次”,我们今天要注意一个观念,就是“转”字。《楞严经》在经文当中没有讲到一个“断除烦恼”,没有这句话!这是本经跟其他经典不同的地方。它认为烦恼就是真如,你不要断它,你不随它转。就是说,你知道它是烦恼,你不要跟着它转,它自己就变化了。你看着它,它自己就变化了,你不要把它消灭掉;你只要觉悟,保持觉悟就好了。所以,它的重点在“心常觉照”。古人说:“主人翁啊,你要醒一醒啊!”就是这个道理。

怎么判定你的修学有没有进步?从《楞严经》的观念,就是你那个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时候,诶,你发觉你妄想减少很多,你发觉你的想法都是从内心的道理生起的,很少从外境给你的刺激产生的。你出家十年的时候,你很容易受外境的影响;出家二十年以后,外境对你的影响越来越少了,你就进步了。

你在整个修学观念当中,要经常告诉自己:我应该做什么,我一定要做什么。这种观念越来越多、越来越强,就是你这个人在走向成功,你今天能够慢慢地转妄想而成为真心。

所以《楞严经》它很多枝末的东西都不讲,就是讲那个根本:生死的痛苦、烦恼的障碍,是有根本的,就是妄想--你喜欢跟着感觉走;所有的诸佛菩萨的功德也有一个根本,就是跟着道理走,跟着“不变随缘、随缘不变”这个真理而走,跟着大佛顶性而走。这里讲了很多,我们只是大概地说一下,这是“修学位次”。

不为物转,则能转物,即同如来。就这一句话!我们这个明了的心,刚开始是被物所转,这个物就是一个假相,凡是有相状的,就叫做物,我们的心是没有相状的,那么我们一开始被它所转,转久了变成怎么样呢?变物化了。你看有些人说:欸!你怎么这种个性呢?欸,我改不过来。被物化了嘛!你怎么改不过来呢?你本来不是这个样子的,但是我们自己觉得改不过来,那就真的改不过来。

所以我们常说:你不要认为:你业障深重,你认为你业障深重,你果然业障深重,你被业障物化了!你不要老是想你烦恼深重,你要经常想: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你看经典里面,佛陀告诉我们菩萨要怎么想?你要想我的心是本来清净、本来光明、本来具足无量功德的。菩萨要经常这样想。你老是想你烦恼重,你就被烦恼物化了,你就被它束缚住了,所以首先不为物转是关键。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诸位你的障碍是哪里...

圣严法师《不怕念起,只怕觉迟》

问:不怕念起,只怕觉迟。这句话似乎用在禅修居多,只...

入清凉境除热恼心

在夏三月中,夏至一过便是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了。人...

学佛后怎么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问: 师父您好,我学佛以后,与家人的关系搞得很糟糕...

如何放下烦恼

问: 如何放下烦恼? 正如法师答: 人生在世,烦恼总是...

慧律法师《断除四烦恼》

一、四烦恼 二、建立正确心态 三、结语 一、四烦恼 ...

学经要转变我们的气质行为思想

咱们讲这个《华严经》,太深了的。大家来看,当机众都...

破戒人临终时想念佛却念不出

大家要注意!业果已成熟,业报一现前时,就没有办法免...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对现在的三宝很失望,保证你来生会更失望

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什么?叫减劫,诸位知道吗?我们的劫...

经常念佛的十大好处

(一)未进入佛门的凡夫俗子,不分男女老幼,经常口念...

大乘佛法为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问: 为什么说大乘佛法是升恩斗怨的解药? 明贤法师答...

医学博士为什么要素食

一个素食者在你心目中,是有怪癖之人,还是聪明之人呢...

【佛教词典】五种摄行

【五种摄行】 p0262 显扬三卷五页云:五摄行者:一、令...

【佛教词典】相续差别

【相续差别】 p0838   瑜伽一百卷十五页云:云何建立...

文珠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义》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楞严经二十五圆通中的一章。...

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到底有生有去吗

我们净土宗古德有一句话说得好,说是生则决定生,去则...

如何与观音菩萨感应道交

1.一心称名 要获观世音菩萨的感应,经中说的一心称名最...

忏云法师: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问: 请示师父:不净观图片该如何运用在修持上呢? 忏...

吃肉是否容易刺激过去的业现前

问: 请问师父,以唯识的观点,现世还在吃肉的众生,...

惜福种福,才能福泽绵长

现实世界的人,对于美好的事物,往往都有独享的心态,...

禅坐时身体应该如何放松

在所有的禅修姿势里面,坐是一个最理想的姿势,因为在...

触目惊心的「百亿元杀生」

面对死不瞑目的尸体,怎能依旧大口的吞啖? 佛学院放...

圣道门与净土门的判教

道绰大师继承龙树、昙鸾的难行道与易行道之判教,根据...

慧律法师《改变自己》

佛陀说:“我们要改变自己,有能力才去改变别人。”儒...

如何觅得真心

问: 请益法师,如何觅得真心? 宏海法师答: 我们常说...

男众入寺应注意的事项

清信士即对佛法有清净信心的男子,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