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感恩的活着

2011/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因为活着,所以找们应该感恩,如果没有感恩,活着等于死去。要在感谢中活着,你才会发觉世界是如此美好。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必太在意。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很平安,感谢上苍:因为 ,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愉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失盗绝对是不幸的事,而罗斯福却找出了感恩的三条理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贬到一些不停埋怨的人,“真不幸,今天的天气怎么这洋不好”、“今天真倒霉,碰见一个乞丐”、“真惨啊。丢了钱包,自行车又坏了”,“唉,股票又被套上了”……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永远没快乐的事情。高兴的事被抛在了脑后,不顺心的事却总挂在嘴边。每时每刻,他们都有许多不开心的事,把自己搞得很烦躁。把别人搞得很不吝。

其实,所抱怨的事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小事情,只是明智的人一笑置之,因为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事情是无力改变的,有些事情是无法预测的。

有些人把太多事情视为理所当然。因此心中毫无感恩之念。既然是当然的,何必感恩?

有些人说:“我讨厌我的生活,我讨厌我生活中的一切,我必须做一点改变,”这些人必须改变的是他们不知感恩的态度。如果我们不懂得享受我们已有的,那么,我们很难获得更多,即使我们得到我们想要的,我们到时也不会享受到真正乐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但往往会事与愿违。使我们不能平静。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沦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才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命中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这时。是一味地埋怨生活,从此变得消沉、萎靡不振?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跌倒了再爬起来?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感恩不纯粹是—种心理安慰,也不是现实的逃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是一种歌唱生活的方式,它来自对生活的爱与希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平凡决非浅陋

生活中,许多平凡的东西往往最重要。水和空气是平凡的...

在生活中修要能够「轻现世重后世」

在生活之中修,就是指生活要有重心。重心是什么?解脱...

中山大学80名学生体验出家生活

80中大学生出家清修 中大宗教的多元认识与实践公选课组...

别让生活的压力挤走快乐

当过运动员或看过运动员训练的人都知道,为了增强腰部...

不流汗的运动

朋友约我到大饭店的俱乐部去做健身的运动。 健身房里...

时时心存感恩,人生何其美好

迷惑时,我们失去所有时间,开悟后,我们拥有全部世界...

人生所遇都是自己所修,唯有知恩感恩

【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

心律法师: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如果

不少人面临困境的时候,会对未来产生怀疑,从而影响到...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欲爱的根源来自于这念心

过去,佛住在舍卫国只树精舍时,为所有的天人等四辈说...

嗔心会造恶业招致苦果

嗔有发怒、生气之意,是一种对自己不喜欢、不如己意的...

狗和树

有一只狗,在树下休息,一阵风吹来,把树枝折断了,刚...

成为内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

【佛教词典】王宫塔

位于韩国全罗北道益山郡金马面。塔之详细史实不详,因...

【佛教词典】千手观音曼荼罗

(图像)第一内心地有九净月轮,中央之月轮中安置施无...

念一句佛菩萨名号,功德无量

何以故,诸佛具足万德庄严,诸菩萨六波罗蜜以度无量众...

真正的大神通是什么

一般人学佛修道是假的,喜欢玩神通是真的,大家都求先...

大安法师2024年正月初二开示|观音悲智度生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我们今天来介绍一下憨山大师对观...

无益于世,此不名为勤劳

语云一勤天下无难事,又说勤有功,戏无益;西谚也谓黄...

这个佛七改变了我

我叫净玉,这是我第一次来到东林寺打佛七,这个佛七让...

佛学常见辞汇(十六画)

【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

调伏对色身感受的爱取

其实整个思惟苦谛、调伏爱取的方法,正修就是四念处,...

犯戒有五衰耗

佛说凡人犯戒,有五衰耗。何谓为五? 一者求财,所愿...

在家佛教徒可以经商吗

佛教徒可以经商。而且佛陀释迦牟尼在世时就有许多经商...

平常起烦恼忘了佛号,临终也自然会忘了

我们刚开始建立佛号时,是在没有烦恼时建立佛号,你不...

到业力现前时候,确实是大麻烦事

我有这个感觉,恐怕在座的你们也有这感觉,你自己如果...

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较好

民众就是老百姓,官员常常被称为父母、父母官,这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