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条鱼的寓言

2011/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条鱼的寓言十分耐人寻味。古时候,波罗奈河里有三条鱼,名叫大思、小思和中思。它们沿着河从森林游到有人烟的地方。中思对大思和小思说:“这地方危险可怕,渔夫撒下各种渔网,我们还是回去吧!”那两条鱼由于懒惰和贪吃,愚蠢地一味觅食,全然不顾中思对他们的好言劝告,醉生梦生、流连忘返,不肯回森林,一晃过了三个月。最终由于它们懒惰成性、盲目无知被困在渔网里。眼看着就要被渔夫捉住了,幸亏中思足智多谋,帮助它们脱离了险境,死里逃生。

当今社会中贪得无厌的官吏,为了自己眼前的利益,不择手段,损公肥私,贪脏枉法,只贪图眼前,却毫无警觉,竟不知自己已身处险境,越陷越深,最终落人法网。那些人不是和大思、小思一样被眼前的利益迷了心窍,贪的越多越好吗?殊不知那些钱财都是身外之物,到了黄泉什么东西都带不去的,只有自己的业障才带得到地狱里去。

然而中思就不贪图眼前利益,它深知贪吃懒惰,终将招来杀身之祸。它不顾个人的危难,劝告同伴并帮助它们脱离险境。

这—则寓言是佛教中的典故,引人入胜,正如《地藏经》中写道:地藏菩萨千方百计超度在六道中受苦受罪的众生,不辞疲倦。因为,阎浮众生,性格执拗,恶习太重,解脱了又陷入,使得菩萨很久很久以来不停地忙于度脱。就好似一个人离家迷失了道路,而误入险境,在险境中有很多夜叉及虎狼、狮子、蛇、蝮蝎,这个迷路之人在险境中,须臾之间就会遭到毒害。有一位善友,懂得解毒的方法,可以防止、降伏夜叉和这些毒虫猛兽,忽然遇到迷路人要进入险境,便对他说:“这男子,什么事要进入这条路?你有什么特别的方法来制服这些毒虫猛兽?”这迷路人不知道是险路,忽然听到这话,马上退步,要离开此路。那位行善的朋友挽住他的手,引他离开险道免遭毒害,来到好路上,使他平安快乐。又对他说:”迷路的人,从今以后不要再走这条道。进了这条道,就难得出来,还要你丧身损命。”那迷路人很是感动。临别之时,善友又说:“假如见到亲戚朋友以及陌生人,无论男女,都要告诉他们这条路上有很多毒虫猛兽伤人性命,不要让他们来自取其死。”

地藏菩萨大慈大悲,拯救受苦受罪的众生,使他们转生在人道、天道,享受奇妙的快乐。这一则寓言中的中思不就是经典中点化的菩萨形象吗?它大智大勇,救拔众生脱离苦海。如果我们学佛念佛的众生也象大思和小思一样贪懒,执迷不悟,被眼前现实利益所迷惑而不作长久打算,一旦利欲熏心,那就会陷入险道,永处在地狱之中,无有解脱之日。不要认为我现在还年轻,可以多赚些钱买轿车、买别墅;到了明天我还要培养子女成为亿万富翁;到了后天,我还要让孙子成为跨国财团总裁,所属公司遍布全球等等,这无尽止的贪着是永远也满足不了的。这样醉生梦死、流连忘返,一晃就是几十年过去了,那西方极乐世界的彼岸何时能到达呢?常言道:“黄泉路上无老少。”到了临终就来不及了。随着个人业力转入六道中轮回,无有出期,这太可怕了。我们要引以为诫,学佛念佛是不论地方场所的,它可贯串在行住坐卧中,这样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佛能使人们净化思想,人心向善,驱贪、嗔、痴而开真智慧。就不会象大思和小思那样而误人险道。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佛念佛,勇猛精进,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贪嗔痴洗刷干净,这样才能早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的彼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阎浮提众生的业感差别

阎浮提众生身口意三业能感得百千种报应。有现报,现世...

希望庄稼长得好,可以念地藏菩萨圣号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以诸种子植于荒田或熟田中。若...

诵《地藏经》的人,诸天鬼神都护持

【复白佛言:世尊! 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

能忆宿命因果本末

【若能至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

欲求好相貌或转女身,供养地藏菩萨即可满愿

【若有女人,厌女人身,尽心供养地藏菩萨画像,及土石...

如何为病人临终之人造福回向

【 复次,普广! 若未来世有男子、女人久处床枕,求生...

贫穷困苦种种逼迫,你该怎么办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

【佛学漫画】地藏菩萨的故事——光目救母

地藏菩萨的故事——光目救母...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专心无杂的摩陀大师

传说,过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这座山名字的...

一代高僧玄高法师:愿生恶世中度人出苦海

前秦弘始三年(公元401年),冯翊万年(今陕西西安一带...

微暖代替攻击

有一个小男孩养了一只乌龟,这天,他想尽了办法要让这...

言归于好

有个人的好友住在另一座城市,虽然相隔三十里,他每年...

【佛教词典】四部众

(名数)又曰四众,又曰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优婆...

【佛教词典】羼底

(术语)K?ānti,译曰忍辱,安忍。旧称羼提。慧琳音义...

四十八大愿——(第45愿)皆得三昧见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

现代传播方式让弘法触手可及

编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

圣严法师《人生如戏》

有位太太跟先生吵架,到我这里来诉苦了半天,听她讲完...

从根本上消弭战争

社会的日益腐败,与天灾人祸的不断,根本因素都是众生...

【推荐】念佛人很多,为何成就的人非常少

净土宗其实在逐渐衰微当中,这是很遗憾的事!念佛人很...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

问: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 净界...

不为慈悲以修西方,却欲嗔恨而堕为神

【原文】 世有疾恶者,谓世间为恶人,予力不能治。死必...

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理论依据

中国佛教能够经得起二千多年的历史考验,并成为中华文...

但愿自己平等待人,不求他人平等待己

佛教讲究平等心,要求我们要以平等心待人。但是,我们...

星云大师《随缘不变是最好的性格》

《大乘起信论》是我最喜爱的佛教经论之一,我曾经五次...

慈舟老法师:念佛即是说法

华严经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念一声阿弥陀佛...

佛陀降伏毗沙恶鬼

世尊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在拔祇国的国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