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四十八大愿——(第45愿)皆得三昧见佛

大安法师  2024/08/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四十八大愿——(第45愿)皆得三昧见佛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皆悉逮得普等三昧。住是三昧,至于成佛,常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我成佛时,他方无量国土诸菩萨众,闻信我阿弥陀佛名字已,都能得到普等三昧;安住在此三昧,直至成佛,恒常睹见无量不可思议一切诸佛。若此愿不兑现,不取正觉。

菩萨修行道业,信解十方有无量诸佛,自然渴望自己能契证三昧,于定中见佛相好,闻佛说法,得佛加持,蒙佛授记。阿弥陀佛了知他方菩萨的心愿,便称性发愿,令闻信阿弥陀佛名号的菩萨,悉得普遍平等三昧;于此三昧,能普见十方一切净土与秽土的诸佛,普供一切诸佛,于无上菩提终不退转,疾速成就佛果。

东晋慧远大师及其莲社的诸位莲友,修念佛三昧,就有不少定中见佛的经历。慧远大师就有过三次定中见佛的体验。他曾以书信的方式向鸠摩罗什大师请教关于定中见佛的问题。问曰:《般舟三昧经》多引梦比喻见佛的体验,梦是自己的想心所成,定中见佛若是如同梦中之所见,那定中之佛是自己想出来的产物,还是出于自己这边;如果定中所见之佛是外来的,那就不能说是梦中之佛,可这样又似乎是心外有佛了。到底该如何去理解这个问题?

鸠摩罗什大师回答说,见佛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菩萨自得神通,或得天眼见佛,或飞到他方世界去见佛、请法、断疑。第二种是虽然没有现前得神通,然由系心一处,即得见佛,请问所疑。第三种学习念佛,或以离欲,或未离欲,或见佛像,或见生身,或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以上三种定,皆名念佛三昧,境界有优劣不同。慧远大师定中见佛属第二种情形。所见之佛并不是虚妄,亦非由妄想而生,此乃由佛愿力的加被,令念佛行人得正受正定,因缘和合,显现定中见佛之神妙。(《大乘大义章》)

莲社刘遗民居士也有定中见佛的体验。当时,他还欲求证所见之佛的真假,于是他就动了个念头:如果您真的是阿弥陀佛,能否用您的手摩我的头顶?阿弥陀佛应念即以金色兜罗绵手摩他的头顶。他又动念:如果您真的是阿弥陀佛,能否用您的袈裟来覆盖我的身体?阿弥陀佛即应他的念头,满他的愿,又以袈裟覆盖他的身体。可见,定中所见之佛,是灵灵不昧的,是可以互动感应的,不是妄想的产物。此生佛感应,佛愿加持,定中见十方佛之妙应,乃法界甚深奥藏。

生佛感应道交端赖于阿弥陀佛这一愿的加被,也唯有念佛行人才能得这样的普等三昧。何以故?因为这一愿有个前提——“闻我名字”。慧远大师白莲社的莲友们都是闻信阿弥陀佛名字的贞信之士,他们真为生死,放下万缘专修念佛三昧,如救头燃,精进办道。当时,有慧要法师擅长工巧,用木材制作了莲瓣十二叶,流水击动莲瓣代表十二个时辰,称之为莲漏。莲社的缁白二众就以此来计时,夜以继日地修行。其住普等三昧,见到阿弥陀佛,亦是法尔自然之事。

“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阿弥陀佛惠予十方众生的庄重承诺。现生得普等三昧的行人属于现前见佛。或行人于临命终时见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前来接引,属于现生临终见佛的情形。而业障重的行人,虽然阿弥陀佛现前,却看不清楚,或只隐约见到莲华,亦得往生到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在莲华中或经历六劫或住十二大劫,方始从莲华里出来见阿弥陀佛,这便属于当来见佛的情形。无论现前当来,但信愿称名,见佛是决定不虚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末法最后住世一百年的佛经

佛教的法运分三期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

释迦牟尼佛也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

复次,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

道镜、善道《念佛十劝》

劝君一 长时念佛须真实 归依佛语莫生疑 制护心猿无放逸...

李炳南居士《净土法门疑难问题解答》

1.西方极乐世界从什么地方去? 从心上去。这个问题必...

畏苦勤念佛 安详离娑婆

我们最初来到世间是一个人,最终离开世间也是一个人,...

【推荐】微笑地面对人生中痛苦和考验

这是一位冒著生命危险,来参加斋戒学会的老菩萨的故事...

净土宗为律教禅密之归宿

须知律为教禅密净之基址,若不严持禁戒,则教禅密净之...

有什么方法可以在念佛时不溜号呢

问: 拜佛和念佛的时候思绪很乱,不能集中精神,总是...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推荐】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十念皆生我国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关于吃素的两个认知

慈悲心的直接的表达就是不杀生,我们住在沿海地区的众...

环境恶化的根源

第四个问题谈一下净土文化与生态平衡。为什么我们要谈...

在家人如何修「日中一食」

问: 请问法师,俗家弟子若欲行日中一食,该注意哪些事...

【佛教词典】不老不死

悟入诸法实相,则生老病死,本来空寂,何老死之有,故...

【佛教词典】祠堂银

(物名)檀越为祠堂经,纳钱财于佛寺,佛寺以之为常住...

【净土圣贤录漫画】身患重疾无痛苦,端坐莲华往生去

往生圣贤传--朱氏...

要有出离牢狱的心

修道,那就是像一个人披上盔甲,上战场,一人和万人去...

神通与智慧

有一个国家国境邻海,海中龙王时常兴云作雨,致令水患...

冤冤相报,给子孙留下祸患

做善事的人,不仅他的宗族亲戚爱戴他,朋友乡党尊敬他...

修行为何要降伏憎爱二心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有感于素食坐月子

谈起妇女生小孩坐月子,总说是要如何如何滋补,滋补的...

诚实的商人

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国贩卖装...

那些艺高人胆大的都阵亡了

志宜大,胆宜小。我们的志向要远大,但是无论做什么事...

舍自心污秽的娑婆,取自性清净的极乐

知道这个真心和妄心,我们就了解,原来我们的缘影心之...

堕胎杀生的因果公案

堕胎是杀生恶行,以事、意乐、加行、究竟衡量,事是胎...

圣严法师《用平常心应试》

每年到了夏天,就是升学考试、求职考试等最热门的季节...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

造邪淫业将会堕入三恶趣中,业重者感生于近边地狱的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