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作福不嫌多,但用于解脱正道

2011/08/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一次,佛陀来到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郊外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天,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盛装前往礼见佛陀,请求佛陀及僧团能在舍卫城住上三个月,接受他的供养。

佛陀默许了。

波斯匿王就在王宫外面,搭建了一座大讲堂,并要求朝中的大臣们,也一起发欢喜心供养。

在一次饮食供养后,波斯匿王对佛陀说:

“世尊!我曾经听世尊说:布施给畜生,可以得到以百计的福报,布施犯戒人为千,布施持戒人为万,布施离欲外道为亿,布施向须陀洹则难以计算,更何况是须陀洹以上的圣者了。我今天供养了世尊及众比丘僧,因此,所获得的福报与功德,应当是难以计算的。今天,我已经算是功德圆满了。”

佛陀听了,告诉波斯匿王说:

“大王!不要这么说!作福是不嫌多的,你怎么能说已经功德圆满了呢?为何说作福不嫌多呢?因为众生的生死轮回,实在长远得难以计算。

在很久以前,我们住的地方有一位名叫‘地主’的大王,皇后名叫‘日月光’,太子名叫‘灯光’。灯光太子长得十分端正,后来出家修道成佛,并且陆续度化了八十亿众成阿罗汉。

地主大王在太子成佛后,迎请灯光如来入宫亲自供养,并且发愿终身供养如来及八十亿众的阿罗汉,获得了灯光如来的默许。

地主大王充分供养了灯光如来七万年。

灯光如来入灭后,地主大王又建了许多寺庙、宝塔,持续供养其它阿罗汉,直到他们一一入灭,并且也为这些阿罗汉的遗骨建塔庙供养,这样又过了七万年,直到灯光如来所传的佛法消失了,才去世。

大王!那位地主大王不是别人,就是我的前身。那时,我七万年供养如来,七万年供养舍利,只想以此所作的功德,在生死中得到福报享用,而不曾修道求解脱。大王!你知道吗?当时所作的福德,到现在已经全部耗尽了,连毛发般大小的福德也没留下来。怎么会这样呢?正是因为,生死轮回长远得难以计算,以致在那么长的时间中,再多的福报都会被耗尽,不留一丝一毫。

所以,大王!不要说:今天我作福已经功德圆满,你应当说:今天我所有身、口、意的所作所为,都要趣向解脱,我不求在生死中享用福报,但求能得到长远无量的安乐。”

波斯匿王听了佛陀这番教说,不由得毛骨悚然地害怕起来。一阵悲伤哭泣后,以手抹掉眼泪,向佛陀顶礼,承认自己的过失。他说:

“世尊!我真是太愚笨了,请世尊接受我的忏悔!我以五体投地之礼,表示我改过的心意。以后,我不会再那样说了,请世尊接受我的忏悔。”

“太好了,大王!你能忏悔改过。我接受你的忏悔,以后不要再那样说了。”

这时,在大众中,有一位名叫迦旃延的比丘尼,起来赞叹佛陀对波斯匿王的劝勉,并且以自己的前世为例,印证应当趣向于解脱,而不是求在生死中享用福报的教说。她说,三十一劫前她的前世,是一位名叫“纯黑”的差使,他在野马城供养当时的式诘如来,供养后,发愿要以这样的功德不堕三恶道,来世见佛闻法而得解脱。她就是以这样的因缘,今世得遇释迦佛,从而修道得解脱的。

佛陀赞叹她是声闻弟子中,信解脱第一的比丘尼。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在生活中惜福造福

现代科技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却因追求享...

警惕无常,行善修福

《佛说无常经》云:「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

清福难享,感到不安就是业障发现

咱们现在是末法时期,感这十善业道的众生要生,他都生...

净业行人万万不可求来生人天福报

修净业人,断断不可求来生人天福乐,及来生出家为僧等...

三种布施为修道积攒福德资粮

为什么要以财物济施贫穷呢?就是说,人在修行中必须得...

不要拿「吝啬」当「惜福」

吝啬是个贬义词,惜福是个褒义词。 很多人生性吝啬,日...

妙莲老和尚《福慧双修》

今大上午有位中兴大学研究所的研究生来问我许多问题,...

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问: 法师,惜福和修行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吗? 慧广法师...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佛以譬喻示比丘

有一天,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譬如有...

世尊降兜率入胎因缘

兜率天宫中,一生补处菩萨──护明菩萨,即将降生娑婆...

【推荐】学会欣赏别人,才能得到别人更多欣赏

这个故事是克林顿希拉里在演讲中多次提及的,她在中学...

走错的路也是路

三兄弟从乡下到城市谋生活,一个叫怨天,一个叫怨地,...

【佛教词典】凉台

亦名:清凉台 子题:兰台石室 戒本疏·释皈敬偈:“住...

【佛教词典】九会尊数略颂

为方便记忆金刚界九会曼荼罗尊数所作之颂。其颂文为:...

出家众以修慧为主,在家众以培福为先

【原文 道俗二众,福智别修。理须识其分齐,别知其通局...

不可忘失自己清净之心,这就是道

从前的人没有禅堂,坐什么香呢?没有。六祖说:生来坐...

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我记起在《大宝积经普明菩萨会》中有一段非常美丽动人...

人生三论

人生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

12张《华严经》经文壁纸,带您一窥华严之美

在汉传佛教经典中,《华严经》有着无比崇高的地位,与...

星云大师《如何解决你我他之间的纷争》

世间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纷争,尤其有我有你再加...

逆境与是非

逆境、是非来临,心中要持一宽字。世间没有一样很容易...

与师父相处时的礼仪

不少人在初学佛时,常会不知如何与法师相处,担心自己...

印光大师心要开示四则

修行应具坚定心 修行之人,须具决烈之心。任彼诮谤,...

【推荐】念佛行人病重时不能有的念想

若气促,则只念阿弥陀佛四字。一心求佛慈悲接引你往生...

买智慧

有一个国家很富有,拥有全天下的东西,但是他们的国王...

不至心念圣号,是不是就没有功德

地藏菩萨是普遍加持的,但是在这个地球上的六十多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