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庵摩果与臭井水

证严法师  2011/09/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位老婆婆带着蜜浆和水果出远门,她走了一段很长的路之后,觉得口渴难耐,于是吃了一个「庵摩罗果(一种香甜的水果)」解渴;当时路旁正好有一户人家,于是老婆婆又向这户人家要一杯水。

但这户人家的井是一口死井,里头的水已经发臭了,由于附近没有其他水源,所以大家仍以这些水勉强度日。女主人从井里舀出水来给老婆婆,老婆婆竟然觉得这水甘美无比,如同喝了稀有的甘露。

她请求女主人说:「我想以蜜浆跟你换一壶井水,你愿意吗?」「这口井水质很不好,你为什么要换呢?」「但是我觉得有如甘露啊!」在老婆婆的坚持下,女主人只好装了一壶水和她交换蜜浆。

老婆婆把水壶背回家后,立刻又倒了一杯水来喝,可是,竟然难以下咽,她觉得很奇怪,于是再喝第二杯,但还是一样很难喝。她感到很疑惑,明明是同样的水,为什么味道不同呢?她又再倒一杯来喝,情况还是一样。于是,老婆婆请邻居过来,让他们试喝看看。邻人看到那水黑黑浊浊的,都不敢尝试。老婆婆就说:「本来这水真的很好喝,但拿回来后就不一样了,真的很奇怪,请你们喝喝看吧!」邻人勉强尝了一口,惊讶地说:「啊!这简直是臭水嘛!怎么能喝?」

老婆婆觉得很纳闷,仔细回想才恍然大悟,原来她向那户人家要水喝之前,吃了「庵摩罗果」,由于水果的余香,让人觉得那杯水甘甜无比。找出原因之后,她很后悔用蜜浆交换了一壶臭水。

其实,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悔憾,例如听了很好的道理,却不知珍惜,反而对于有污染的人我是非,未明辨就接受,这就像老婆婆把蜜浆拿去换脏水一样。所以我常说,要把是非当教育,不要把人事当是非。若能把是非当教育,就如同饮用蜜浆、吃「庵摩罗果」,既解饥渴又口齿留香;如果把人事当是非,就如同喝脏水一样,不仅损害自己,还会被人轻视!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难得来人间一趟,又得闻佛法,若不懂得好好应用,就像带着蜜浆却偏偏去向人讨脏水喝,那这一趟人生之路,走得多冤枉、多辛苦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妒火杀死亲生子

白泰官,清朝雍正年间有名的江南八大剑侠之一。 有一...

开发超级记忆力的窍决

有人发心念经典,欲度群迷超彼岸, 虽立是愿不思议,旋...

临终由于病痛不愿念佛求往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亲人平时也念佛,但临终时由于病痛完全不愿...

不要以为有了这张纸,你就有资本了

今天下午,几个老沙弥、沙弥尼,来求戒。都六七十岁了...

出家人还要写自己的延生牌位,那实在是舍本逐末的事

以前我什么书都喜欢看,医学、天文、地理、兵学等等,...

看着是幸福,其实是灾祸

为什么要受苦?我们招感来的。为什么招感苦?因为没有...

明海大和尚: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己错

修行人应该具备的一个正见:凡遇到任何是非,永远是自...

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一念淫念的果报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

一切殃福终不朽败

我曾这样听闻的:当时,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

答非所问

世间各行各业,各人有各人的智识和经验,智识有累代传...

丰子恺放生趣闻

丰子恺先生是我国有名的漫画家,他去世已多年,遗留给...

【佛教词典】二种观行者

【二种观行者】 p0031   大毗婆沙论二十四卷十二页云...

【佛教词典】应理语

【应理语】 p1399 瑜伽九十七卷八页云:云何应理语?谓...

【推荐】致癌的因素与防癌的食品

癌,是恶性肿瘤的总称。发生于人与动物体组织,器官的...

念的每一声佛号都是在行称赞如来的行愿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

念佛人见思烦恼没断,能否往生

问: 我们念佛很用功,一天到晚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忘掉...

生死的意义

人自出生后,就有生命,就会面对生死。其实,人也不是...

癌症前期身体的一些变化

癌症前期一般身体都有一些变化,如果能够细心观察,提...

如何放下烦恼

问: 如何放下烦恼? 正如法师答: 人生在世,烦恼总是...

八念法门

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八念法门。 我过去也给大家讲过六...

律航法师的念佛妙法及往生示现

律航大师,晚年才出家,平日不论行住坐卧,佛号不离口...

【推荐】怨害之起 烦恼为根

从前,优填王的儿子名叫娑罗那,心乐佛法而出家学道,...

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隋朝,有一家姓皇甫的,这家兄...

出家不是职业,而是生活方式

出家,真的是一种职业吗? 出家是一种职业,许多人都...

持咒必须有正知正见,若为求神通便是魔见

虚云老和尚在世时说,那些持咒的人,利用持咒来破除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