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人还要写自己的延生牌位,那实在是舍本逐末的事

惠空法师  2023/08/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人还要写自己的延生牌位,那实在是舍本逐末的事

以前我什么书都喜欢看,医学、天文、地理、兵学等等,这些是中国的一套学问,出家后,偶而兴之所至,也翻一翻。中国的医术谈到:养生要靠自己内在修为。一个人如果不爱惜自己的身体,荒淫无度,晚上不睡觉,跳舞乱来……等,然后再去吃补药、打点滴,各位想想:这样有没有效?人在生病的时候,吃不下任何东西,无法吸收养分,只好打点滴、吃补药,以为补救,可是那样的因缘已是很可怜了。怎么能自己放纵糟蹋身体之后,再来靠点滴、补药以健身?

各位要知道,今天我们出家的本务是要修福慧庄严。因此,我听说:有人拿了些空白的红牌位,自己写,我觉得很好笑。你已出家,而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好好的以“戒定慧”庄严你自己,还要写自己的延生牌位,那实在是舍本逐末的事。只要平时心境清净、心胸开阔、布施喜舍、随缘尽分,戒持得好,不用怎么精进修行,安安份份的,就不必写牌位。为什么呢?像我刚刚说的譬喻,一个健康的人,只要正常饮食、作息,根本不用打点滴、吃补药,那样有时反而坏事。

各位再想想:今天我们凭什么不必工作而享受施主的四事供养?就是我们要拿我们修行的一份功德回向施主,而今天你还要人家回向给你,那不是颠倒吗?常住拿牌位来让你写是什么时候?是三昧水忏。拜三昧水忏的时候,只有四、五个出家众,那都是在家众在那里拜他自己的因缘福德,我们好意思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要在家众替你拜忏消灾吗?你自己想想看!你不是让人家笑掉大牙吗?

究竟拜忏写牌位有没有效果呢?有!《梁皇宝忏》讲得很清楚,而且我刚刚也打了比方。那是因为他们已经往生了;或他们在社会上奔波,没有时间来做佛事;或他们不懂诵经、也不会拜忏,所以不得已,拿一些钱供养三宝,我们随喜给他回向功德,是这样的意思啊!今天人家免费让我们写牌位,你以为你是占到便宜,其实你是受到错误思想的引导。

我常常讲:“知见是我们出家人第一生命,戒律是我们第二生命。”毁了戒律是毁了一世的生命,但毁了知见则是毁了千生的生命。所以古人讲:“宁可破戒,不破见。”所以,我们希望各位同学一定要有正确的知见。有一些出家众,我们有时候会给他写牌位,为什么呢?因为他已经病重了,生命垂危,没办法修行了,所以我们集合大家的力量给他一点点支持。今天我们大家都是健健康康、活生生的,不好好修行,把你的功德回向给施主,却还要写牌位,让人家回向给你,这是什么样的心态?

知见是我们千生万世慧命的寄托。我不是修行很好的人,可是今天就我们学院而言,我能说至少我们可以给各位同学一个学习正确知见、戒律清净的环境。

所以大家遇事要仔细了解,第一个、我们不要受不正确知见的影响,第二个、我们要常常去判断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在这个人世间,如果你不能够分辨是非黑白的话,一点一滴的,你就会慢慢走到错路上去,白白折损了自己的福慧。

这个事情,我今天当众讲是希望大家了解道理,不是说出家人不可以写牌位,这个问题各位要分清楚。今天我们出家人都要把功德回向给别人了,怎么可以在我们自己健康无病时,写牌位消灾?不要这样子做!至于我们的亲人眷属,我们可以劝他们自己去修功德,或拿你私人的钱替他们修供养,这样才是正途。

我在跟信徒开示的时候,曾经讲过,就是信徒来要求做佛事,例如家里父母亲长过世了,想要做佛事,我就跟他们讲:“佛事呢,你们自己诵经也是一样。”我就拿几本《地藏经》给他们,告诉他们自己回去诵,一方面可以省钱,二方面这功德也实在,三方面也可以度家属诵诵经、念念佛。可能在上课时,有的班也有讲过这样的例子。

所以,我们学院有三种情形绝对不允许发生。第一个:是集体犯上。就是几个人连名来跟学院澄清什么,这个不可以。你有什么事情,你自己一个人承担;你有什么话,你自己来讲,不要拉别人,就算有错,学院不会怪你。相反的,纵使今天事情是对的,但联合同学来陈情,讲什么也要受处分,而且是很严厉的处分。为什么呢?因为这等于是用手段来抗拒学院的教导,完全是违背师长的心态,这是很要不得的,是绝对不可以采取的方式。第二个:是毁坏佛法正知见的邪知见。第三个:是根本戒的毁坏,就是出家众四条根本戒的毁坏,这个绝对不允许发生。其实这些话,我已经讲过很多次了。

所以今天大家一定要了解,修行是我们自己的本务,别人只是一点点助缘而已,我们必须要靠自己捍劳忍苦的精神,来庄严自己的福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僧人的鞋为何要破六个洞呢

在佛寺里,凡人也常有能体会的智慧。 像我在寺里看到比...

犯根本重戒后,透过忏悔能恢复清净吗

问: 请问师父,如果一个人已经受了五戒,而又毁破根...

出家人看到异性还会动心吗

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

求生净土的灵芝元照律师

靠持戒很难解决生死问题的,这个时代靠戒律很难断见思...

在家居士怎样正确称呼出家人

关于居士对出家师父的称谓 所谓佛法于恭敬中求,身为一...

受戒后犯戒,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问: 是先受菩萨戒后再慢慢持,还是等持好了再受?如...

不要以为有了这张纸,你就有资本了

今天下午,几个老沙弥、沙弥尼,来求戒。都六七十岁了...

戒律在修行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业疏》云:戒是警意之缘也。以凡夫无始随妄兴业,动...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世间的一切成就都是无常的

我一生看过许许多多纷纷扰扰的事情。这么多年轻人死了...

修庙不是和尚的事儿

北宋年间,大慧宗杲禅师提倡参念佛是谁,为什么呢?念...

四季中的饮食养生

如果我们懂得正确地吃,能够保持身体健康,人与大自然...

碰到不好的事,要怪自己

你碰到这些人,碰到不好的事,你不要怪别人,首先怪自...

【佛教词典】鬼

(异类)梵语薜荔多Preta,旧译饿鬼。新译鬼。名义集二...

【佛教词典】具足戒

资持记·释受戒篇:“饮食衣服房舍卧具,常住现前四种...

学道者应具备这三种心

明末清初,处于衰落期的禅宗呈现出一派复兴的迹象,僧...

重视心灵环保建设

环境的污染 我们知道今天世界面临最严重的问题就是环境...

圣严法师《三宝万世明灯》

三宝,就是佛、法、僧。只要三宝住世,人类就有光明,...

【推荐】是业报现前还是冤魂报复

故事发生在1965年,内蒙古黄羊滩地区的村里有一户范姓...

有分别与无分别

分别是一种知识、知能。如果没有分别作用的话,则天下...

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

有什么样的心就过什么样的日子,这是我儿时曾经听一位...

《楞严经》的三个重点

《楞严经》前三卷半的经文当中,有三个主题是它的重点...

这个是非怎么能听呢

这个习气不容易了解,但是我们用一种比喻就很容易了解...

净业助行,培福载道

净宗以信愿持名为宗,以往生西方净土为趣。念佛法门虽...

舍弃悭吝

一位大财主名叫提婆,为人刻薄、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

世多谓参禅便为有禅,念佛便为有净土。非但不知禅净,...

【推荐】赚钱与修行--对生意者的忠告

很多居士会认为:我没有时间修行。因为我要去挣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