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心的容量

2010/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古时候,一位老和尚有个老是爱抱怨的弟子,老和尚决定要开导他一番。有一天,老和尚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一袋盐。弟子回来后,老和尚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待盐溶化后,喝上一大口。弟子喝完后,老和尚问:“味道如何?”弟子皱着眉头答道。“咸得发苦。”

随后,老和尚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撒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弟子弯腰捧起湖水尝了尝老和尚问造道:“什么味道?”“纯净甜美。”弟子答道:“尝到咸味了吗?”走师又问:“没有”弟子答道。老和尚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这则小故事,虽然看起来十分简单,但它的寓意很深邃。老和尚的那个爱抱怨的弟子,在老师的教导下,明白了一个真理,同样是一包盐,当溶于一杯水的时候,尝一口咸的十分难受。可是当其溶于一湖水的时候,却丝毫感不到咸的滋味。由此我们得出一个有关人生的道理,生活中固然有不少烦恼与痛苦,只要善于扩展心胸,把以前认为特别严重的事情看淡,把过去无法放下的困扰连渐解脱,我们的。境便会出现奇妙的改变。当心量拓展到了相当宽广的时候,我们就会摆脱烦恼、忧愁的的生命状态,转变为幸福,喜乐的无悔人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觉得极乐世界很陌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您好,弟子愚痴,虽然非常想去西方极乐世界...

证严法师:清静心创造清洁净土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这么说:人生有二种形态永远形影相随...

【佛学漫画】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

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她经历了什么?...

没人绑住你

三祖僧粲继承慧可的事业,广施法雨,普度众生。 一天...

菩提心的发起需要因缘

此菩提心,诸善中王,必有因缘,方得发起。省庵大师《...

佛心是什么

佛心是放下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

对佛菩萨要有信心

要弘法,说来不简单,也很简单。你想要弘扬观音菩萨,...

三界万法种种境缘,实无心识外之别物

三界惟心,万法惟识二语,人能言之,触境逢缘,仍被境...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往生论注

往生论注...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婆罗门索债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佛陀带着比丘...

贪婪欲已取代了感恩之心

乞丐:能不能给我一百块钱? 路人:我只有八十块钱。...

念佛功德

久远劫前,当时住世之佛亦名释迦牟尼,于世间弘扬佛法...

世尊示苦行非道

有一段时间,佛陀居止在毗舍离城外林中。当时世尊向比...

【佛教词典】僧璨

(人名)禅宗东土六祖之第三。得法于慧可禅师,隐于舒...

【佛教词典】九方便十波罗蜜菩萨

(名数)于前九方便一一配以檀波罗蜜菩萨。戒波罗蜜菩...

憨山大师开悟前后的三次梦

大师在开悟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做过与修行悟道极有关...

宁可活得很快乐,不要赢得很痛苦

阿赖耶识就是三界九地、二十五有统统去过,哪一个人都...

菩萨十八重戒之盗三宝物

《优婆塞戒经》: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

平安在哪里

一餐厅老板听人传言,台湾将面临大劫、大灾。自此日夜...

性相二宗之争

【原文】 相传佛灭后,性相①二宗,学者各执所见,至分...

圣严法师《生命的主人》

我们若不透过佛法来认识生命,那么,生命的事实,只是...

念佛法门一定要调伏现前烦恼

不得包藏瑕疵:瑕疵是指一时的缺陷,譬喻我们起心动念...

毒心的恶报

过去有一个人,夫妇结婚好几年,他们一直渴望着有一个...

「悭惜财法戒」这个戒很重要

菩萨的律仪戒跟声闻戒也有所不同,我们说明一下。这个...

认识因果律改造命运

目前的社会现实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与我们几...

六祖禅法之三句口诀

简略地介绍六祖禅法,有三句口诀,这三句口诀,就是在...

莫道为恶不报,只因时节未到

世有邪见之人,不知因果,有同时因果、现生因果、隔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