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

心律法师  2011/10/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来是个16岁男孩,暑假快到的时候,他对父亲说:“爸爸,我不想暑假每天呆在家里,零花钱都向你伸手要,我要找个工作。”父亲很支持他的想法,但也担心他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阿来却说:“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情况,有些人总是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的。”

“哪些人呢?”父亲带着怀疑问。

“哪些会动脑筋的人。”阿来回答说。

之后,阿来在网上、报纸上的各种广告栏仔细寻找,终于发现了一个很适合他的工作,并按照广告上说的面试时间到达了。可面试的人很多,阿来只能排在第25名;而且,看起来阿来几乎没有什么优势,他如何才能得到这份工作呢?

阿来想了一会,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拿出一张纸,在上面写了一些东西,然后折得整整齐齐,走向秘书小姐,恭敬地对她说:“小姐,请你马上把这张纸条转交给你的老板,这非常重要。”

秘书从这个男孩身上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东西,感觉到他不是一个普通的男孩,他散发出一种自信的气质。所以她把纸条收下并打开看了看,看了之后不禁微笑了起来。她立刻站起来,走进老板办公室,把纸条给了老板,老板看了也笑了。纸条上写着:

“先生,我排在队伍的第25位,在你没有看到我之前,请不要作决定。”

阿来就这样得到了这份工作。

如何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如何在并不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取得胜利呢?阿来,这个16岁的孩子给大家上了很好的一课。有人也许觉得阿来的这张纸条很重要,是这张纸条让秘书和老板都认可了他;但这张纸条只是一种现象,真正打动秘书和老板的是阿来的智慧和善于动脑。

智慧不仅可以创造财富,智慧本身就是一处挖不尽的宝藏,只要你用心去开采,就会有丰厚的收获。

心律开示:处于不利的位置,并不是说就一定处于劣势,运用自己的智慧,多动脑子,就可以战胜处于有利位置的对手。不要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苦干不见得就一定有收获。生活中很多地方都需要智慧,只有善于动脑,积极利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才能成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职场的战争

职场可谓众相俱全:有人积极奋进,有人打小报告,有人...

生存没有绝境,只看你肯不肯

大海边,一家渔民陷入了绝境之中。严冬来了,海风掀翻...

福报修到了,工作待遇自然就来了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则寡尤;多见...

圣严法师《健康的工作态度》

人类为了生存活口,必须赚取活命的衣食,农耕时代的人...

佛法是依靠智慧成就解脱,而不是福报

很多的佛教修行人,大部分是比较欢喜修福报的。因为修...

舍弃是一种智慧

前几天见到了一个事业有成的亲戚。他很年轻,却拥有一...

世界上最殊胜的东西

有人在祗树给孤独园问佛陀:请问什么是最犀利的剑?什...

圣严法师《勿把可敬的对手当做敌人》

对立不见得是坏事,有时候相反的两个立场,往往能激发...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学漫画】地藏菩萨的故事——两个国王

地藏菩萨的故事——两个国王...

布施培福,横越生死苦海

过去,佛陀曾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有一天,一位...

【推荐】天赐养老钱

一天早晨,一个农人挑了一担菜进城去卖,在街上,农人...

要学佛道,先结人缘

兜率从悦禅师,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非常礼敬,有一次...

【佛教词典】眼及眼界

问如经中说眼及眼界,若眼亦眼界耶?设眼界亦眼耶?答...

【佛教词典】五峰楼阁

密教观想五佛位为五楼阁之意。即观想时,以五峰观为五...

能忍自安

佛经说:我们此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译为堪忍就是说...

佛陀开示不能吃肉的原因

这时,大慧大士又问佛说:为什么学大乘菩萨道的人不吃...

把握生命的当下

有病就有苦,没有病也有苦,整个人生被种种痛苦所煎熬...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净业行人如何回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

千万不要杀生增恶缘

冬至很多地区都有祭拜祖先的传统,但在美德之中也存在...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

昌臻法师《做人的基础 学佛的捷径》

佛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是乘愿再来的中国近代少见的高...

忍力不坚固,而欲度众生的尴尬下场

为什么要往生西方?因为从佛教的根本情怀来讲,是为了...

如何知道自己信愿是否具足

前面也讲过,「愿」就是生命的方向,我们怎么知道自己...

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我们再看第二个传承:这个禅净双修的思想。最早提出把...

印光大师归心净土的因缘

身为苦本 印光大师在出生六个月的时候,就有眼睛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