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宏海法师  2020/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九个版块,叫做净侣门。伴侣的侣,也就是同行善知识。

一个修道者,念佛人,应该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因为我们的一切悟性呢,没有善知识发不出来。我们的一切恶法呢,恶念呢,没有善知识控制不住。

所以说我们修道就是看跟什么人打交道,人以群分。就像风一样,你这个风是从栴檀林刮过来,风就是香的。你这个风是从茅坑厕所那边刮过来,这个风就是臭的。所以看看我们行道求友,应该严格地来抉择净秽善恶差别。

一个山林闲适之友当近,能止躁心故。就是与世无争,好安静,这个不图热闹的,应该亲近,能够让我们的躁动的心歇下来。

二一个严持戒律之友当亲近,能淡化我们的欲望。被他身上的戒气所感染。

第三个智慧广大之友当亲近。因为他能够指点我们迷津,当我们正好有一个问题出来过不去的时候,疑心生起来的时候,他能够让我们断疑生信,一番指点。

第四个总持文字之友当近,能决疑难故。就是他对经教呢,非常成竹在胸,随便一个你哪里,那么他都能给你作一个辩才的通达,会通。

第五个寂寞枯槁之友当近,能恬进取故。就是看到他道心非常的坚固,甚至修行修得比较憔悴,看上去有一种,可是道气十足,这样的人让我们不断地进取,生惭愧心。

第六个谦卑忍辱之友当近。为什么?能够帮助销除我们的我慢。

第七个直心忠告之友当近。为什么?他发现我们的过失了,会给我们指出来,那么这样的话,帮助我们把很多恶业就控制在萌发阶段。

第八个勇猛精进之友当亲近。为什么?因为能够速速地跟他修行,得到这个道果,因为精进的话,成道快。

第九轻财好施之友当近。本来我们人人现在就悭贪劲儿十足,那么一个比一个吝啬的话,那好了,大家都成守财奴了。所以能够舍的朋友,在我们旁边,能够提携我们的布施心。

第十仁慈覆物不惜身命之友当近。特别慈悲,特别讲道义,为别人呢,不惜忘我,这样的话能摧人我等执故。

如果没有这些朋友怎么办呢?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就是那你自己修行,不要跟人打交道,为什么?以像设为师,佛像为师。以经论为侣,以经论三藏教典为伴。

其他嬉戏之徒,宁绝勿通。就是这些不善友,坏你的道业,拉你下水的,宁愿不跟他来往,也不要顾这个人情。为什么呢?如在一个花园里边,虽无佳华,不植臭草。虽然没有上好的百花齐放,但是我宁愿让它荒着,我也不种这些臭的这些植被,更加地熏习得味道不正,因为不但没有观赏的价值,还让人生厌恶心。

这就是我们择善知识的标准,同行善知识,也是我们成道的大因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欲修净土佛国者,当发大愿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第九修持门中...

种植宽容,收获感动

什么是宽容?宽容是宽大有气量,原谅不计较他人。宽容...

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往生西方

今天我们《莫到老来方修道》,要讲到关于第二个大的部...

结恩不结怨

怨恨和嫉妒都和瞋恨心有关,但两者不太一样。嫉妒是觉...

官民关系、上下级关系怎么处理较好

民众就是老百姓,官员常常被称为父母、父母官,这个称...

用欢喜心降伏你的自卑与嫉妒

当别人有成就的时候,我们往往不能正确对待。看到别人...

逆境恶缘也是帮助我们成道的善知识

一日,净饭王往诣佛所,见到迦叶一千人等诸沙门形体枯...

认定你这个朋友

单位和家之间的路途有点远,又不在公交线路上,遇上紧...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离尘无体,你的心跟谁借来的

在楞严经中,提到离尘无体的概念。佛陀对阿难说:若以...

吃素到底有没有营养

不少人对吃素有误解,觉得素食含热量低,蛋白质与脂肪...

想出离六道生死,先要把这三法修好

我们要想出离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

要从当下的一念去把握

佛法真正学好了,就能够用智慧观照自己的身心状态,时...

【佛教词典】什物

(杂语)什为杂之义,聚之义。寺院所藏种种之器财曰什...

【佛教词典】圆顿止观

(一)略称圆顿观。与“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并称三...

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问: 净土法门为什么殊胜? 大安法师答: 要了脱分段...

「疑」是修行的最大障碍

我在五台山时候,有很多人到山上问我,说:师父,我念...

杀生戒解说

杀生戒:不杀生戒。生是有情生命,杀是用各种器具,断...

犯邪淫而找不到工作

任何疾病,包括你的事业,找不着工作都是有因果的。...

虚云老和尚经历的十次劫难

一难 生为肉球 人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

以此三心而念,感应必至也

你现在要专心在一个上面,专心之后,力量就非常大。多...

如何获得佛法正见

佛教各乘各宗都把得到正见作为修行最重要的前提。如《...

平等的对待众生

有一天,提婆达多生病。很多医生来治病,但不能把他医...

星云大师《晨起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所谓「一...

修行应发三种心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

寄于残生,旅泊三界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

木鱼有什么含义呢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