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诓骗同伴的鸟儿

证严法师  2012/03/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的僧团中有一群比丘尼,其中有位年轻的比丘尼,他也是发好心、立好愿,跟随佛陀出家。但是他有一种习气尚未去除,那就是贪。他也知道修行要离欲,要身心清净,但是有时候却无法自我控制。

贪口欲 一语成谶

有一天他独自出去托钵,走到一处生活优渥的村庄,这里的人很欢喜供养,准备了很丰盛、精美的食物,他看了这些食物真的很欢喜。在回精舍的路上,不禁想起:若是让其他的比丘尼知道了,大家都来这里托钵,即使这里的人富有又发心,也难保不会因负担太重而变质。必须想个办法,让大家不敢到这里托钵。

他回精舍后,就昭告大众:「各位同修,我听到一则消息,在某处有很凶恶的牛、象、羊、狗等动物。如果陌生人闯入,这些动物就会跑出来咬人。所以千万去不得,太危险了!」大家听了都记在心里,不往那个地方去。

其实,这位比丘尼每天都去。有一天,他又走入村内时,忽然间跑出一只凶恶的狂犬咬伤了他,甚至连他的脚骨都咬断了。村人赶快把这只狗赶走,帮他止血、包扎好伤口,然后送回精舍。村人就对精舍的比丘尼们说:「这位修行者每天都到我们村里托钵,不知道为什么今天会被狗咬伤,我们救了他、送他回来,请你们照顾他。」

这时比丘尼众才知道真相,大家议论纷纷,不久这件事也传到佛陀耳中。

佛陀知道了就说:「你们是我的弟子,而且发心要修清净行,必须注意身、口、意三业;凡夫总是身口相违,修行者则要身口意一致。既然要修行,就要去欲断爱,要修真实行,心要真,口要实。人的身体有杀盗淫三业;口有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四业;心有贪瞋痴三业,在十恶业中,口业占了四项,所以修身修心非常的重要。这位比丘尼既然发心修行,却又不修口业,便是源自于内心的贪念,这是他的习气。过去生中,他也犯了同样的习气。」

过去无量世 鸟贪食种业因

佛陀就讲述这位比丘尼过去的因缘――过去无量世以前,有一群鸟原本住在灵鹫山附近的树林中,因为气候转变,鸟群要往南方迁移。鸟王带领这群鸟往南方飞,要七天才能到达目的地,他们边飞边休息,在路途中,遇到商人载货物的车子。

车子开久了,货物袋破了,豆子、米粒从袋子中一点一滴地掉出来。一只鸟在天空飞过,看到漏出来的豆子及米粒,心里就想:我得赶快去捡食,但是如果现在去捡,很多鸟也会跟着我飞下去抢。所以就先按兵不动,继续飞着。

鸟群飞到附近休息时,这只鸟就跟大家说:「我刚才在飞行途中,看到路面有很多凶猛的野兽,还有人类,我们绝对不要再飞回去。」这些鸟都信以为真。

但是这只鸟却趁机脱队,飞回去捡食那些散落一路的米和豆子。当它吃得正高兴时,后面有辆马车驶过来,它完全没有警觉,马车就从它身上辗过去,自然是肉碎身离了。

那时,鸟王要启程出发了,却发现:「咦!怎么少了一只?」大家就说:「刚才那只鸟告诉我们有个地方很危险,是不是它又飞回去了?」鸟王于是回头寻找,找到时它已经是粉身碎骨了。这只鸟就是现在受伤的比丘尼。

※ ※ ※

学佛就要学到身口意三业一致清净,我们在宁静的环境中会觉得:道理是对的,应该要这样做。但是,在动的环境中、在忙碌时,在与人接触时,我们的心境往往都会变动,口业就容易造成。因此,学佛最不容易的就在「境动心转」的时候,请大家要常常保持内心清净安宁,要好好把握现在,不要让心念松懈奔驰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面上无嗔供养具,口里无嗔吐妙香

无著文喜禅师是唐代著名禅师,他七岁出家,参访善知识...

如何看待「无奸不成商」

问: 对于无奸不成商这句话,法师有什么看法与见解呢...

远离恶口的十种功德

诸仁者!于彼远离恶口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因为说话遭到过别...

狗转人身的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好,各位有缘吉祥。 欢迎大家来到道场白...

话多心散乱

还记得刚学佛时,一位居士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

不做别人嘴巴的奴隶

有一天,佛陀行经一个村庄,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对他说话...

说话的禁忌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随随便便说人家的短处.或揭发...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万里求戒的见月律师

读体律师(1601-1679年),号见月,世称见月律师,是明...

虬龙与猕猴

这个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经》,这个故事怎么说的呢?大...

在娑婆世界念佛,极乐世界房子就都有了

你看这个妙因妙果吧。对这桩事情,《净土圣贤录》都有...

【佛学漫画】药王孙思邈

他被尊为药王,把慈悲心发挥到了极致...

【佛教词典】所诠能诠相应相

【所诠能诠相应相】 p0743   瑜伽八十一卷五页云:此...

【佛教词典】灭谛义

【灭谛义】 p1212 瑜伽五十五卷十五页云:灭谛义云何?...

怎样让家人尽快断掉肉食

问: 我从现实生活中、新闻中、书刊网络文章中看到了...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讲记

前 言 诸位大德比丘、诸位居士同修: 在东林祖庭,我们...

学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

一诚长老说,学佛最重要就是要有慈悲心,比如佛教说的...

圣严法师《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我曾经遇到一位太太,她不断向我抱怨,说她的儿子因为...

「人无我」与「法无我」

一切法无我,我人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第一是一切法。...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业人,不以种种境界为事。 修净土法门念佛求往生的...

不只关怀,更要包容

「关怀」与「包容」很类似,但两者之间仍有很大的不同...

做供养要具备这三个条件

做供养要具足三个要点:第一,福田清净;第二,意乐清...

安忍息嗔的98个理由

1、瞋心能坏福德善根。 2、瞋恨恶毒过一切罪过。 3、...

净化世界,需要从心做起

21世纪是科技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在一味追求物质财富...

如何让心养成专注的习惯

问: 在企业工作结果是导向的,需要高效率,而且很多...

从三个方面谈放生

分三个方面讲:一、为什么要放生;二、放生有什么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