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坦白的面对自己

2012/04/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过去在农忙之余,村子里的人经常聚在一起喝茶聊天,交换彼此的消息,难免也会有人发发牢骚,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有一天,须赖讲起专门跑南北货生意的莫勃,‘这个老莫很会作生意,也很热心助人,但是就是有两个毛病不太好,一来动不动就大发脾气,二来做事情很仓卒,还来不及听人家说清楚,就说他知道了……。’

没想到,这时候莫勃刚好拉着马、驮着货经过,听到屋里头一群人正在谈论他,想也不想立刻破门而入,‘那个爱嚼舌根的人,给我站出来!’看到莫勃突然出现了,大家吓了一跳、正面面相觑时,没想到莫勃已经一把揪住须赖的前襟,顺势一扯,瘦小的须赖当众扑倒在地!

‘我莫勃什么时候对不起你了?竟敢在这里造谣生事!说我动不动爱发脾气、做事急躁?今天不给你一点教训,我莫勃在村子里还抬得起头来吗?’顺势又扑上去,要给须赖一顿拳打脚踢时,大家七手八脚地拦了下来。

‘有话好说……你一动手,不就摆明了须赖说的是事实吗?大家眼见为凭,对不对?’村长才说完,大家都对莫勃的莽撞无礼议论纷纷。‘就好像那些贪好杯中之物的人,整天醉生梦死、不务正业,人家看不惯他如此糟蹋生命,劝他、骂他,他不但没有清醒,反而意气消沈、愈喝愈多,这不是自讨苦吃,自己害了自己吗?’

听了村长一番话,莫勃平静些了。村长接着说:‘老莫,听到别人说自己的缺点、过失,不知道检讨反省,反而起嗔心责怪别人,就好像喝醉的人失去理智、愈喝愈多一样。只有如此愚痴的人,才会一再地为隐藏自己的嗔心,不断地施暴于人!’

村民们都为村长的智慧叫好,也劝莫勃跟大家一起坐下来聊聊,听听大家的意见,才不会误会大家的好意。

典故摘自《百喻经》

省思

无始劫来习气的染缸,是一坛最浓最烈的陈酒,如何从纸醉金迷中醒来?身边的善知识良药苦口的劝导,往往是引领我们觉察迷失的曙光。不再文过饰非,才有可能觉照进而觉悟。《佛说四十二章经》云:‘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佛法中有二健儿,一者惭,二者愧,惭愧之药握在自己手中──唯有坦白面对自己,才能从生死的染缸中醒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达本问:出声念佛,每易发火,得默念否? 菩萨曰:汝一...

生气是对自己施酷刑

这世上,我们很难找到一个从来没生过气的人,却能很容...

对一切苦不起嗔恚之心

三善十一者:言无嗔者,于苦、苦具,无恚为性。对治嗔...

别伤害自己

如果你的敌人,在他的势力领域中伤害你;你又何必心中...

生气有用吗

某法师有一天由某一处所,正要开门出来,不料,迎面撞...

生气时会有七件事情降临在他身上

俗语说:一个愤怒的人只会破口大骂,却看不见任何东西...

将愤怒的垃圾转化成慈悲的花朵

懂得使用有机肥料的园丁一定不会丢掉垃圾,因为她需要...

迦旃延尊者为婆罗门除瞋

昔日,摩诃迦旃延尊者住在古印度阿磐提国的湿摩陀江边...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洪水让路、乌鸦遮阳,虚云老和尚的境界

今天,有两个人问我:你那时候在虚老那里出家,虚老他...

怎样才能让自己不受伤害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

古代高僧的尊师重道

尊师重道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论...

以身作桥结善缘

《大智度论》谈到,释迦牟尼佛因地用种种身份来跟众生...

【佛教词典】上睿

(一)(1624~?)清代临济宗僧。号楚林。中年时舍世荣...

【佛教词典】为他

谓有一类亲族知友。行于劫盗。王等为证。执问彼言。汝...

生气时不妨先做这三件事

俗话说气大伤身,但很少有人能在怒火冲头的时候做到心...

珍惜「上有老」的日子

有一种幸福叫做上有老。回到家来,亲热地叫一声爸爸妈...

阿难尊者示现修行的苦恼

世尊!我及会中有学声闻,亦复如是,从无始际与诸无明...

为什么中医提倡五点钟早起

早睡早起占人体健康的百分之七十,心态、饮食、及时调...

化缘并非募捐那么简单

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

择正业而活命

第一是选择远离杀业的事业。 远离杀业,就是不杀生,不...

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

有人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如何看前途是好是坏

问: 师父,你好,能不能给看看我的前途是好是坏啊?...

香积厨中出高僧

禅宗历代祖师都主张日常生活中行住坐卧皆是修行,而并...

四种念佛的方法

净土往生的因行,各祖师所强调者虽有不同,但多以信愿...

少康法师传念佛法的妙计

少康法师是净土宗五祖,少年出家,历学法华、楞严、华...

何谓临终正念分明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