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苦从哪里来?

2010/08/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一次,佛陀在恒河中游北岸的末罗国游化,来到一个叫做「优楼频螺」的村落,住在附近的树林里。

当地的驴姓村长,听说佛陀来了,想到佛陀常教导人知苦、灭苦,心中有着几分的仰慕,也向往能亲自听个究竟,就前往拜见请益。

驴姓村长礼见佛陀后,问佛陀说:

「世尊!听说您能为人解说苦的成因,以及如何灭除,这真是太好了,请世尊慈悲,也能为我解说。」

 「村长!我如果以『过去如何如何』、『将来如何如何』来为你说明苦的成因、苦的灭除,那么,你或许会相信,也或许不信而可能徒增你的疑惑。村长!现在我们都坐在这儿,我就举眼前周遭会发生的事,来为你说明吧,你要好好听,仔细思惟了。」

「好的,世尊!」

「村长!你想想看:你会因为你们村里的哪个人被杀、被捕、被罚款、被谴责而感到忧心、哀叹、痛苦、不悦、绝望吗?」

「会的,世尊!」

「然而,村长!是不是你们村里的任何一个人被杀、被捕、被罚款、被谴责时,你都会感到忧心、哀叹、痛苦、不悦、绝望呢?」

「不会,世尊!」

「村长!同样是村中的人,为什么你对某人会,而对其他人就不会?」

「世尊!会让我感到忧心、哀叹、痛苦、不悦、绝望的那些人,是因为那是我所眷爱、关切的人,我对他们有欲爱的缘故,反之,则是跟我无关的人。」

「村长!所以依此而类推于过去与未来,可知众生的种种痛苦,不论过去发生的,现在存在的,或是将来产生的,一切皆以欲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为因,以欲为缘。」

「世尊!这真是个殊胜的比喻啊!世尊!真是稀有啊!世尊!您说:『一切苦的生起,皆以欲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为因,以欲为缘。』真是巧妙的解说啊! 世尊!我有一个儿子,名叫智罗瓦西。有一次,智罗瓦西在外过夜,隔天,我起了个大早,马上派人去探望他。当我派遣的人还没回来通报的等待期间,我只能情绪低落地老是念着『希望智罗瓦西没事』。」

「村长!如果智罗瓦西出了事,那你会不会忧心、哀叹、痛苦、不悦、绝望?」

「会啊,世尊!」

「所以,村长!从这件事也可以瞭解到『一切苦的生起,皆以欲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为因,以欲为缘』的道理。 村长!在你还没认识智罗瓦西的母亲前,你会对她有欲爱之情吗?」

「不会,世尊!」

「是当你认识她之后,才有欲爱之情产生的是吧,村长!」

「是的,世尊!」

「村长!如果智罗瓦西的母亲被杀、被捕、被罚款、被谴责,你会感到忧心、哀叹、痛苦、不悦、绝望吗?」

「会啊,世尊!」

「村长!这也可以让你瞭解到『一切苦的生起,皆以欲为根本;由欲而生,由欲而集起;以欲为因,以欲为缘』的道理。 村长!如果心中有四种爱念,当这四种所爱念的无常变化了,那么,就有四种忧苦生起;如果有三种、两种、一种爱念,当所爱念的起了无常变化,就会有几种忧苦生起。 村长!如果都没有爱念,那么,就不会有忧悲恼苦了。 没有爱念的人, 不会有忧悲恼苦; 没有忧悲恼苦的人, 如出水莲花般的超脱。」

当世尊这样解说时,驴姓村长当场远尘离垢,得法眼清净,见法、得法;知法、入法,不再疑惑,不再畏惧,合掌对佛陀说: 「世尊!我已经超越了。从现在起,我归依佛、法、僧众,愿意终身为佛弟子,请为我见证。」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相应部第四二相应第一一经》、《杂阿含第九一三经》、《别译杂阿含第一二八经》。

二、亲情与爱情,是世间人所赞颂与追求的,但在佛陀解脱者慧眼的透析下,这是不离自我为中心的欲爱,是苦的根源。欲爱,都是不离自我中心的,所以,亲子、夫妻间的反目成仇,也时有所闻而不足为奇了,所谓:「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姊妹、亲族展转共诤」(《中阿含第九九苦阴经》,《中部第一三苦蕴大经》亦同)就是这个样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问: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大安法师答: 我们...

如何辨别自己的皈依是否如法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优婆塞戒经》说:若男若女...

学佛的好处与利益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多达十余亿,而其教义...

受过三皈五戒的居士可以拜神吗

问: 我们潮汕人,每年年末家家都要拜天公及帝释天神,...

祈祷有用吗

伽弥尼出家不久,有一天,他向佛陀提出一个问题:佛陀...

儒释道是一家吗

问: 法师您好,弟子在学习导读《复邓新安居士书》这篇...

求签是怎么回事

有很多的香客来到寺院,敬好香后就问:师父,有没有求...

修行要先建立这三种心态

从《楞严经》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在无量的生死当中...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佛学漫画】四重恩

能在无恩处,依然感受到生命恩典的人,无论遭受多大的...

佛不欺人

接触到佛法,一晃二十多年了。回忆这期间的进进退退、...

【佛教图片】极乐世界观想图

极乐世界观想图...

是珍珠终归会发光

有一个自认为在学修方面都是全才的小和尚,到各地寺院...

【佛教词典】遍满境有四种

【遍满境有四种】 p1242 显扬十六卷十四页云:此中遍满...

【佛教词典】白林

(地名)白鹤林也。即娑罗林。广弘明集二十曰:白林将...

我们为什么喜欢习惯性评判别人

当你的心去接触境的时候,第一个念头就是感受,第二个...

为自己想,更要为别人想

佛光禅师为了推动佛教的发展,创办了许多佛教的事业,...

倓虚法师讲述观​音菩萨显灵的故事

说起感应来,我还亲眼看到几件观音菩萨显灵的事,这里...

犯根本重戒后,透过忏悔能恢复清净吗

问: 请问师父,如果一个人已经受了五戒,而又毁破根...

施食能为我们带来五种功德

因为因果,生活中不论我们让其他的生命得到一个什么样...

多捡一些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

圣严法师:如何看待堕胎

问: 最近有一个年轻的妈妈,把生下来的孩子掐死后,...

航行的密诀

从前,在航海寻宝风气盛行的时代,入海采宝属于十分普...

轮回的世界真的美好吗

当我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少数年轻气盛、富足高贵的人...

因果重重迭迭没有穷尽

关于因果,疑惑的人还真不少,周颂尧居士请教大师说:...

仙趣之因与果报

天、仙、神、鬼不一样。什么是天?天就是光明义:天是...

孝顺父母有三个等级

郁多罗是一位品行端正,年轻有为的优秀青年,尤其他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