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儒释道是一家吗

宏海法师  2020/10/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儒释道是一家吗

问:法师您好,弟子在学习导读《复邓新安居士书》这篇文章,您说到儒释道不是一家。弟子有疑问如下,《华严经》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儒释道不是一家,佛的这句经教怎么理解?师父您在带我们学习印祖文钞,而印祖经常教人,就是让大家学习《太上感应篇》、《安士全书》、《了凡四训》,您也说印祖讲法圆满,如果儒释道不是一家,印祖为啥叫人学习?您为啥说他老人家讲法圆满?

宏海法师答:这话我讲过。印祖是儒家思想很浓,但他并不完全是“儒释道大同主义者”。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明白。

说起儒释道思想,也有人讲,以儒家为用,佛家为体。但是,从最究竟的层面来讲,我们常说:般若波罗蜜多是无上咒,是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什么叫无等等咒呢,就是没有法能够跟它持平。大家一定要有这个见地。什么意思呢?就是佛法讲到究竟处圆满处,是不共法。

任何世间法,任何其他的外道、学说体系或者修证次第,都达不到佛法的究竟圆满。这是佛弟子最根本的正见。这一点大家要搞清楚。

讲到“儒释道不是一家”,印祖也有过开示。就是我们不能盲目地在事相上把这三家混为一谈。因为世间的差别相,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高度,各有各的视野角度。每个宗教、学说体系、哲学思辨,甚至一般的自然科学,它都有自己解释世界的角度。在这一点上来讲,它是不可以混为一谈的。

《华严经》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是立足于彻底证到无等等的境界以后,回过头来讲他的巨大包容性,才讲到“一切法皆是佛法”。所以,佛法要看你站在哪个层面来论,不可以混为一谈,也不可胡乱对接。你角度站得对,佛法怎么说都对,它是圆融无碍的。

从理上性上来讲,儒释道确实是一家,因为从真如自性上来讲,一切大乘经典都是以真如实相为体,实相就是一切相,包括儒释道之相,那当然是一家。但是从事相上来讲,也就是从它在世间流传住持的方式方法来讲,大家在学习它、理解它、受用它的时候,所站的角度,所得的利益,就不一样了。这一点,大家一定要厘清。

我们常有一句话,叫做“不能用差别讲理”。《华严经》“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讲理。讲理的时候,你不能用差别相去说。讲理的话,根本没有儒释道的分别。你也不能用平等之理去讲事。讲到儒家、道家、佛家的时候,那这就是有差别相了,这时候你就不能用平等之理去给它不容分说的做会通。事理要圆融,才能叫二谛圆融三昧印。

儒释道不是一家,那《印祖文钞》里边为什么会讲到很多的儒家思想呢?他为啥叫人家学习《安士全书》、《了凡四训》呢?

这里要告诉大家,文钞的圆满体现在,他能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这也是印祖弘扬净土最根本的一个立足点。首先在当时来讲,《印祖文钞》所针对的应机众以在家弟子居多。其次,净土虽然说三根普被,上中下根什么样的人都可以修,都可以成就,圆满。但是要记住,它并不是没有差别次第。

比如说《了凡四训》就是讲人天善法,以善法的面貌来弘扬净土法。《安士全书》并不只讲儒家思想,后面也有直指净土,也讲空法、解脱法,不同的次第都有,这才是圆满的佛法。印祖就是这样讲,《文钞》里面有世间的为人之道,处事之法,家庭和睦之道等等诸如此类。

如果你一定认为,“儒释道是一家”才叫圆满,说它不是一家就不圆满,那就大错特错了。就好比我们讲学校教育,其中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都可以有,这个是对的。《印祖文钞》的圆满,就是立足于这个点来说的。

但是你现在要说,小学生跟博士生彻底扯平,说他们都一样才叫圆满,这个就错了。同样的,你说“儒释道大同才叫圆满”,这样的理解点就错了。

错在两点,一个是你事、理没有厘清,用事来说理,用理来破事。第二点,你对圆满这个概念的理解有点混淆。你认为圆满就是大家一股脑都对,不分高低上下,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圆满是说,他次第分明,点滴不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现在人学佛不得力的原因

第一、心外求法,遇事即求佛、求法、求僧,殊不知向外...

如何劝人改错

问: 团体里有人习气重,恐将影响新发意的菩提种子退...

皈依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问: 皈依佛教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大安法师答: 皈...

参禅的入门方便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

学佛后怎么处理与家人的关系

问: 师父您好,我学佛以后,与家人的关系搞得很糟糕...

如何放下烦恼

问: 如何放下烦恼? 正如法师答: 人生在世,烦恼总是...

孝道是什么,该如何弘扬孝道

问: 现在弘扬《弟子规》的朋友们也经常宣扬《二十四...

为什么古代禅师一句话就能令人开悟

问: 修行要长期熏修,可是为什么古代禅师往往只是一句...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在承受中锻炼和改变自己

生命中总有着太多太多的羁绊,无法抗拒,唯有学会承受...

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问: 弟子一直有个疑惑,就是感应道交到底是一个什么样...

佛教徒是不甘于受命运拨弄的人

何谓佛教徒呢?佛教徒的真义应是:不甘于受命运拨弄的...

禅宗的无味之味

参禅这个修行方法我个人认为是佛教诸多法门中最奇特的...

【佛教词典】两界种子

(术语)金胎两曼之种子也。秘藏记钞一曰:胎藏界以真...

【佛教词典】三宝次第

子题:理体三宝佛先法次僧后、化相三宝佛先法次僧后、...

长夏须养脾胃,如何调理有秘方

中国人以农立国,讲究吃饭。其实一个人身体真正需要做...

业能缚住心,心也能转变业

心能造业,心也能转变业;业是由心造的,业也能随心转...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这是美国早期大慈善家卡耐基...

有病治不好就要发大惭愧心

有些佛教徒常生病,当然有病就要看病,假病也要假药来...

是不是有些时间段不可以点香呢

问: 原早晚课已定好,但特殊情况过了时间,晚上几点...

梦参老和尚《浅谈地藏菩萨的临终修法》

出家行道 忙的是临走时走得很清净 在《地藏经》的教授...

成佛之道的两个阶位

智者大师把整个成佛之道简单地判作两个阶位:一个是般...

天龙八部

佛教中常说的天龙八部,又叫龙神八部、八部众,是佛教...

为什么要我面对这宿命

问: 请问法师,从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养我,那...

题耆罗与那赖的故事

过去有两位菩萨,志行清净,心境寂然,无所欲求,光明...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人生的目标,有钱只为饮食男女吗?你们都知道范仲淹,...

到处是路,何必忧虑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