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游本昌的济公人生

2013/04/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游本昌的济公人生

他在江苏泰州出生,是家里孩子中惟一的男丁。曾有人预言他活不过十三岁,只有皈依佛门才能闯过这一劫。六岁那年,父母便把他送到上海法藏寺,法号乘培,似乎从那时起,注定一生与“济公”的情缘。

“你笑我,疯济公,天知地知我不疯。痴痴傻傻心不狂,酒肉穿肠过。人家修口不修心,我却修心不修口。哪有不平哪有我”——济公,这个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形象,如今却成了人们乐观对待人生的代名词。

20年过去了,济公的扮演者——游本昌曾经塑造的“破烂儿”形象至今深入人心。他那半边脸儿哭、半边脸儿笑;半边脸儿喜、半边脸儿悲的绝技更是成为了荧屏经典。

“不是我去贴近济公,而是济公改变了我、渡化了我。”说这话时,曾经因扮演济公轰动一时的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显得无比的释怀。

75岁的高龄在他身上丝毫没有印记。3月30日,当他在沉寂20年后,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孝心关爱基金爱心形象大使再次出现在人们视线中时,这位鹤发童颜的快乐长者似乎又把人们带回了那个济公的年代。感恩残疾人

“我不热衷于社会活动,也不是社会活动家,家人经常说我的情商为零。我更喜欢做实事。”

4月11日,面对《公益时报》记者游老饱含深情地说着,“我也不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公益、慈善活动。”

虽然这么多年下来,游老从事了很多公益活动,但在他眼里,他更愿意称自己是一个人道主义者。

第一次与残疾人接触是在1983年8月25日,至今,游老把这个日子记得特别清晰。而那一年,也正是游本昌开始在人生舞台崭露头角的时候,这也为日后接到济公这个角色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么多年下来,并不是我支持残疾人,更大程度是我怀着对残疾人的感恩。”深凹的眼神似乎在流露着什么。

1956年,游本昌以全五分成绩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分配到中央实验话剧院,开始了话剧演员生涯。而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话剧市场并不是很景气。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对哑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1983年搞了一台自己的哑剧晚会。”游老若有所思地回忆着,首演选在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当天自己一个人在两个小时内演了十几个节目,累得汗衫都能拧出水来,一晚上换了四件汗衫。

游老告诉记者:“我记得有次演到半场时,台下发出了一种很特别的笑声,后来才知道,这是台下的聋哑人发出的。他们中后来有人激动地告诉我,哑剧是我们‘自己的剧种’。”他停顿了下,补充道,“当时我特别感动,差不多前几场有半数以上的人都是聋哑朋友。”

1983年底晚会又搬到上海演,谁知,票一开售,在一个半小时内就全部卖完,只好加演,原定3场的演出被增加到了11场。之后还应邀走进校园,受到了大学师生的热烈欢迎。几场成功的哑剧晚会,让游本昌进入了正在筹拍《济公》的上海电视台的视野中。

济公前缘

人们都说,一个人经历越多,他的人生就越丰富。而如何使一些经历的挫折转化成动力,在漫漫人生旅程上画出成功的轨迹,那就要看主宰这经历的人。“其实济公已经是我的第80个角色了。”游本昌的一句介绍,让人颇感意外。出演济公那年,他已经50岁。

在主演济公之前,游老一直出演跑龙套和反派角色。“从高中起就是如此,从来都是别人挑剩下的角色最后我来演。”言语中透露着一种对生活的淡定与从容。

游本昌表示,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任何角色都是个活生生的人,令他骄傲的是,他在跑龙套时也受到了多次表扬。

正是这种执着和勤奋让他以后在出演济公时驾轻就熟。 而游老与济公的情缘冥冥之中似乎早已注定。

曾有人说他活不过十三岁,只有皈依佛才能闯过这一劫。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他在六岁的时候,父母便把他送到上海法藏寺拜兴慈法师为师,法号乘培。开始了一段不为人所知的寺庙生活。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苏州有个民间艺人经常讲述济公的故事,很喜欢听。”游老神采奕奕地说着,“当时跟着我母亲去寺庙,在寺庙门口买了一个济公的瓷像。”之后,儿时的游本昌把他当成了宝贝,每天放学回家经常捣鼓这个玩艺,学济公各种姿态。“当时济公像的舌头是活的。”谈起往事,游老乐不思蜀的讲着。

当第一部《济公》以惊人的收视率受到全国人民的喜爱时,他被惊住了,那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从此,济公改变了他,也使他的艺术生涯有了起飞点。之后,他便全国巡回演出。而在一次西藏的演出中,两个小姑娘的叹惜使游老有了再拍《济公》的念头。同样,第二部《济公》红遍了大江南北。游老的艺术生涯达到了一个巅峰。

游老说,是济公改变了他的命运,给了他荣耀,也给了他“痛苦”。济公这个角色已深深感染了游老,在他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打上了摸不去的印记。

拍完《济公》后,先后有很多人来找他拍戏,但多数因他对所演角色的不中意,最终没有达到一致,而这样一过就是整整十年。“那是因为我一直在寻求以及弘扬一种绝对的真善美的东西。”游老字字斟酌地说,“济公这个角色让我明白了艺术更多的是起到教人向善的作用,是济公改变了我、渡化了我。”

艺术家沉重的责任

现实生活中的游老——身体硬朗,幽默风趣,面容和蔼。很多人喜欢把现实中的游老称为济公。

游老告诉记者,济公文化的核心在于无我利他。“你看济公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寒暑无完衣,赤着双脚,别人送给他的绫、银两,都舍给乞儿;视钱财如粪土——”如同歌词里唱道: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哪里不平哪有我。 利人利他必利己,损人害人害己。

只有义演,公益演出,游老总是走在前面。几年前南方一次水灾,游老主动捐款,当时被中华慈善总会特邀为中华慈善总会理事。十几年下来,游老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

面对这些,游老说:“我并不认为我从事的事情是公益活动,这仅仅是作为艺术家的一种沉重的责任。”因为让他更关注的是当下少年儿童的教育。

“少年犯罪对我的冲击很大,尤其在监狱里的那些孩子,他们都是我们的孩子啊,看着我心痛。”游老有点激动地说。为此,十几年下来,游老主演过的电视剧几乎都全部选择在少管所和监狱进行首映式。

“孩子是最纯洁的,他们就像一片试验田,一定要从小教育好。”游老说,他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多数都与孩子有关,这大概与早年做过教育有关。“而在出演济公时候很多与孩子嬉闹,玩耍的剧情,都是我自己加上去的。”

在上世纪50-70年代,游本昌在业余时间做过很多辅导教育、广播电视方面的工作,为工厂、学校、业余文艺单位等进行艺术辅导,1962年参与组建银河艺术团,还参与了我国第一部少年儿童电视剧的制作。

十年前,游老之所以成为济公系列的制片人,也是因为在西藏一次演出中,“两个西藏小朋友送给我哈达,希望在荧屏上能在看到我演的济公。”

“我要让孩子们看到真善美的东西。”他补充道,“现在有很多电视台、机构进行各种少年儿童的评奖活动,小孩子跳肚皮舞,穿三点式,很不负责任。”

慈善首先改变的是心

75岁的高龄本该享受天伦之乐,而游老又开始忙乎新版《济公》。

“当年的第一批观众已经成年,不再只是运用儿童趣味就可以打动的,因此加入了更多哲理内容,仍然具备喜剧特色。”游老告诉记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生活阅历,他对济公这个角色也有了新的理解:济世为公。他相信这种思想永远不会过时。

新版故事放在南宋背景,表现济公60岁的生活,济公仍然保持以往疯疯癫癫、衣衫褴褛的形象,新剧将添加很多现代元素。游老说,变中有不变,要演好济公,就得心中有爱,这样才能升华为无私的大爱。

济公从来都是教育为主,而不是惩罚,济公精神更多是使人心灵的改变,向善。“慈善也应如此,慈善首先应该改变是心,救‘心’。无论是掏钱的人,还是收钱的人都会受到教育。”他也坚定的认为,慈善家不一定是有钱人。

说起国内的公益活动,游老叹气了一声。记得一年前,有一家公益机构办艺术培训班,在宣传中传播游老将出席活动并担任指导,活动地点在广西南宁,“那边的亲戚看到消息后给我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过去?我当时就听懵了,后来才知道别人打着我的名义在做事情。”

“打着慈善的名义搞商业活动,第一次我不知道,第二次我肯定识破。”游老有点气愤地说了一句。他一直觉得,慈善最重要的是心灵,无关其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名人学佛文章列表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义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

曾国藩的观人四法:信、气、理、言

在中国历史上,堪称完美的成功人士并不多,曾国藩应该...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

世间的一切如梦幻泡影

我当时要出家的时候,我冷静了一星期,我就拿起笔写着...

人生不会总倒霉

人皆可圣。你们一再称我是经营之圣,我决不是什么圣,...

达摩大师「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达摩大师来中国以后,为了教育其弟子创立了达摩禅,还...

不做物质奴隶的小人

我们处于这二十世纪六十年的今日,大多数的人,物欲薰...

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

有一位年轻的学生,和同伴到远方旅行,长途路遥不堪疲...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各国学者说佛教

二十世纪的英国史学家韦尔思说:佛教的教义,由今研究...

台湾艺人席曼宁的学佛体悟

台湾艺人席曼宁过去曾三度入围金钟奖。每次她在准备得...

赵文卓:学佛法,身心安稳

在四川录制《风云Ⅱ》中的男主角、著名影视名星:赵文...

林则徐:名垂青史的佛门弟子

稍懂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林则徐(1785~1850年)是...

【佛教词典】五种方便摄一切正方便

【五种方便摄一切正方便】 p0288 显扬八卷七页云:论曰...

【佛教词典】开三显一

(术语)天台宗明三乘教为一乘教之方便,以显绝待之一...

疑情是看话头的拐杖

古代祖师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如达摩祖师的安心,六祖...

戒律与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 说到佛教戒律,主要有两种:...

正确认识一句佛号念到底的意义

如果你的烦恼轻薄,如果你的善根深厚,如果你的愿力坚...

出家人能接受信众的红包供养吗

出家师父能接受信众的红包供养吗?在当今社会,这个问...

河潭和尚念佛成就的不凡事迹

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位在韩国佛教界不太出名的老和尚...

圣严法师《坚持的是原则还是偏见》

待人处世的过程中,坚持原则本来是正常的, 问题是:...

阿弥陀佛是怎样成佛的

净土一宗,法门深广,三根普被,人人可修,若真是正信...

百不管老媪

本文摘自《净土圣贤录续编》。百不管是不计较世间的俗...

心力跟佛力之间的桥梁

观世音菩萨的方便力特别殊胜。在《普门品》讲到妙音观...

略举地藏菩萨十大利益

你想过吗: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时候,包括你现...

佛学常见辞汇(十一画)

【假】 1.借的意思,诸法无实体,借他而有,故名假...

饬终须知

众生心性 与佛同俦 由迷背故 轮回不休 如来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