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八界空,才能了生脱死跳出三界

传喜法师  2016/11/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八界空,才能了生脱死跳出三界

《地藏经》讲:“自是阎浮众生,结恶习重,旋出旋入。“如果不觉醒、不忏悔、不改变的话,佛菩萨刚刚将我们从三恶道中救出来,我们又会造作新的恶业,“噗通”又把自己拉回三恶道中。

身陷三界牢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六根对六尘而产生见、闻、嗅、味、觉、思的了别作用就是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称为十八界,跳不出这十八界,就跳不出三界牢狱。

我的恩师悟公上人写“佛”字,都写空心佛,先写十八道横,再把这十八道横连起来就是一个空心佛。他以横来喻十八界,说“十八界空,才能了生脱死,跳出三界。”

所以,为什么“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禅定、般若”,六度波罗蜜中,前五度如盲,般若度如目?就是因为如果没有生起空性的智慧,很难跳出三界牢狱。

《金光明最胜王经?长者子流水品》中,树神告诉流水长者子:你名叫流水,意为你自己有水,也可以给别人水。报身佛才能自己有水,同时予人以水。所以我们学佛要觉悟到法身见,才能见法身佛;从法身不断长养,才会有报身的功德;有了报身的功德,才会有化身的事业,应机施教。

流水长者子向国王求借大象,负水济鱼,又将家中食物全部布施给鱼。短短的一则故事暗含深理:向国王求助就是向三宝祈求,大象就是诸佛菩萨果地的威德力,食物就是佛菩萨将自己积累的资粮布施给众生,所以我们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佛菩萨的加持。

《金光明最胜王经?长者子流水品》中讲成佛有两种因缘:一是自己修成佛果;二是被度成佛。今生为人也有两种因缘:一,是自己有德投胎为人;二,绝大多数人都是仰仗佛菩萨的威德力才来做人的。可惜的是很多人不明白真相,不珍惜得来不易的人身,不来听佛教导,反而造作种种恶业,将自己又拉回恶道,而人身一失再难复得。

不妨每个人都回光返照一下,如果现在我们死了,自身的业力是带着我们往生净土、积福升天?还是堕落三恶道?毋庸置疑是堕落的人多,因为我们恶业的分量比功德多。还有些人是充满贪、嗔、痴三恶业,甚至找不到功德。所以修行人要珍惜得来不易的人身,听佛教导,不但自己忏悔,还要代所有的众生忏悔,精进修持行菩萨道,才能生起般若智慧,十八界空,跳出三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为何会有「鱼鸟龟蛇」这类卵生众生

卵是因想生,就是说这个众生过去生当中接触六尘,他的...

遇安禅师的生死自在

温州瑞鹿寺上方遇安禅师,天台德韶国师之法嗣,福州人...

孝顺心,是学佛的第一步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我何乐?你想一想,我们无始...

在生命相续中,阿赖耶识是非常重要的

又将没时,造善造恶,或下或上,所依渐冷。若不信有阿...

轮回故事:晋代名将羊祜找到前世遗物

羊祜(221~278),字叔子,西晋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

五百世做狗这么久,只有两次吃饱饭

佛灭度后了,有一位大阿罗汉叫祇夜多阿罗汉,他是在北...

五祖弘忍大师的转世轮回

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据《五灯会元》卷...

想出离六道生死,先要把这三法修好

我们要想出离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传喜法师:三宝功德从恭敬中求

现在佛教刚刚兴盛一点,很多人还不了解佛教,误解佛教...

蒙山施食的问答

问: 师父,我还想请问一下关于蒙山施食,如果刚开始...

为什么在家居士都要以师兄相称

问: 为什么在家居士都要以师兄相称,而不能以师姐、...

活出生命真正的价值与意义

正月初五拜财神,是中国传统的汉族民俗。大家既然来拜...

【佛教词典】一念不生

(术语)超越念虑之境界也。五教章上之三曰:顿教者,...

【佛教词典】五年大会

梵语 paca-vārsikamaha。音译作般阇于瑟、般遮于瑟、...

念佛人如何才能坦然面对死亡

问: 人要想往生,首先得要不怕死,请开示如何才能坦然...

慎勿于此十种对境犯淫

【原文】 闺秀岂容玷辱。一生名节攸关。六亲体面没遮栏...

中国古代的生活雅语

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提问说请教;...

佛法宗派大概

关于佛法之种种疑问,前已略加解释。诸君既无所疑惑,...

受菩萨戒没有过午不食,是不是犯戒

问: 弟子受了菩萨戒,但上班后,没持过午不食,持斋...

【推荐】饬终津梁(临终助念须知)

饬终津梁提要 临命终时,四大分张,众苦毕集。若非三昧...

是什么力量让业果相续呢

我们讲到缘起篇的第二个重点业果相续。 前面一科我们讲...

【推荐】爱不是占有,放手不是抛弃

古代有个很有名的关于放手的爱的公案,说有两个妇人在...

谋人财产,结怨相报

这个财产都是人的外命,一般的人视财产如命,每个人来...

文殊菩萨化身乞丐,两次救助虚云老和尚

虚云禅师(1840~1959),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放身心静片时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放身心静片时,我们这人活不了好久...

印光大师论念佛圆通章的闻思修

印光大师非常重视《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