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想出离六道生死,先要把这三法修好

成刚法师  2019/09/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想出离六道生死,先要把这三法修好

我们要想出离六道生死,得成佛道,首先要把三皈法、五戒法、十善法修好,不能好高骛远。三皈、五戒、十善多有毁犯,只谈空理,只能是空中楼阁,要想成佛无有是处,那不可能,还得循业受报,循因结果,循业受报,不会超越。

十方诸佛都从三皈、五戒、十善开始,这个基础,无上菩提的基础、阶级必须把它打得牢固,然后我们进修圣道才有希望。我们这个做好了不失人天道,然后进修圣道才有基础,才有依据,如果不是这样,好高骛远,最后空中楼阁,无有是处,一切落空。

所以佛说事不诲心,道方合节,在这一切事物上,善恶、苦乐、成功、失败这一切事物上,能够循规蹈矩,依理从事,不错谬非理,不毁坏自己的良心、清净心和道,道就是佛法,如果在具体的事物上多有毁犯,不能避免过恶,那就远离佛法,违背佛法,谈不到修道。

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住世间,不离世间觉。在世间这一切事物上我们能正确认识,正确对待,能够觉悟,不错缪非理,这就叫世间觉。面对这一切现实不迷闷、不颠倒、不浊恶、不染污;能够用佛法正确地认识、正确对待,理顺自心、理顺外境,通达无碍,这才叫道。不凭感情,感情是妄想思惑,是生死法。

我们凭的是佛法,佛说的是规矩、规范、法则、道理,不凭自己的想象,就是不随顺自己的妄想习气去走,随顺圣教走,自然走出困境,走出黑暗、走出泥潭,走向坦途,才能走向光明。得矫正自己,修正自己。

我们修学佛法要认真对待,不能应负了事,马马虎虎走过场,修学佛法要真实心中作,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到头来一无所获,所以要认真对待。要一心,道教讲诚则灵,儒教讲专心致志,佛教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都是一个意思,就是一心修学佛法,正念真如,直心念道,才能透脱生死妄想障碍,如果不是这样,总是在生死这一边,不能到达彼岸。

得按照佛说的法去行,去走,才能离开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在原来的位置上一步不走,怎么离开生死此岸,到达涅槃彼岸,那就不可能,所以得行,关键在于实行,知而不行等于不知嘛。

所说知道十分,不如行道一分得真实利益,知而不行和不知一样,关键在于实行。首先把三皈依实行起来,把五戒法实行起来,把十善法实行起来,然后由浅入深,次第深入,才能够趣入圣道路。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祖举往生事例示人死六验

张福泉婶母刘氏,生性淳笃,是其宿根。及病而信福泉宗...

随时随地防护心念

怎么样防护呢?佛告诉我们防护的方法很多,就是在我们...

学禅的人,一定要走得干净利落

其实佛教就是把我们整个生命,都落实到最小的时间单位...

浊乱恶世成就易往却非易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

志公禅师为什么不禁笑了起来

唐朝有一位得道高僧志公禅师,住在金陵,有一天他离开...

修学佛法的人,解要圆,行要方

何谓圆呢?就是圆融无碍。因为佛法竖穷三界,横遍十方...

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则佛堕妄语矣

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

印光大师开示念佛法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六道中,无业不造。若无心修行...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推荐】人生迷茫时,向圣贤借一点智慧

一、向孔子学习谦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于自...

《善生经》对幸福人生的启示

家庭有四种伦理,一种是父母与子女的伦理,一种是夫妻...

整个《法华经》譬喻品就讲这两件事

这个地方是第一个,火宅喻。其实火宅喻是包括了两个部...

具足四种力量才能真正的忏悔

忏悔是我们修行的人自净身心、明心见性的一个最初的必...

【佛教词典】身财圆满及身财下劣

【身财圆满及身财下劣】 p0679   瑜伽七十八卷二十六...

【佛教词典】三周说法

一、法说周,就是把经文的真理直接说出来,是为上根利...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大报恩经》里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宝,要满众生...

贪心的代价

在舍卫城里有一名叫须项的婆罗门,十分擅于农事。他总...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在家居士修学佛法的必备资粮

在家居士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资粮,而首...

「心与佛合」才是真正的善人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圣严法师:顺境与逆境

工作中难免有顺境、逆境,很多人都怕碰到逆境,觉得挫...

【推荐】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

【原文】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

地藏菩萨名号的殊胜功德

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

初次见到师父应如何亲近

问: 请问亲近师父有何注意事项以及初次见到师父应如...

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吗

问: 是不是只有大慧根者才可熏习禅宗求得明心见性?...

相信六道轮回会给我们什么样的观念呢

六道轮回确实是我们业力凡夫的真实的生命现象,但我们...

了生脱死,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

欲皈依佛法,了生脱死,超凡入圣,必须要克尽伦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