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传喜法师:如何恢复精进的心

传喜法师  2011/08/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我家里有一个亲戚以前学佛非常精进,可是他现在也不吃素了,也不念经了,请问师父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让他恢复精进的心。

传喜法师答:很多学佛的,偶尔的一个机会对佛有兴趣了,但是如果没有好的人给他辅导,没有善友相伴的话,自己有可能会半途而废。为什么呢?本身,我们跟佛之间还有太多的不同的地方。为什么呢,佛是功德具足的,但是我们有时候看不到佛的功德,恰恰我们业障很重,很实在的障碍着我们自己。就说吃素好了,佛菩萨叫我们吃素,这样有功德。我们吃素了,很多吃素的人也没有吃出感觉,唉,我吃素吃出很多功德来,这个是很少感受到的。

而且你吃素,有可能你生活的周围很多认识你的人,都会来质问你啊,甚至拿你开玩笑啊,有的人就干脆阻碍你、破坏你啊,这就是我们学佛的实际情况。如果我们能克服自己的这个黑暗,我们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佛的力量加持,让我们冲过自己人生的这个坎,那我们下面会比较顺。

因为每个人都不是干干净净的,学佛之前无量劫来已经造作了极大的罪业了,你怎么样克服这个罪业,让这些罪业不要来障碍是很难的。所以为什么要有善知识的引导,有良友的扶持,就是这样的。

否则的话你说我们都有佛性啊,佛经典都翻译出来,印刷书这么方便,我们现在获得经书不难的,每个人我看书我有佛性,看书就可以。但是除了这个之外,你还有很多有形无形的障碍,需要比你更有能力的过来人拉你一把,提携你一把,需要那些好的善友能够大家形成一股好的力量,能够克服你自我的一些障碍,这是很重要的。

你提出的这个情况在社会上是很普遍的,很多人发生这种事,我个人觉得这是很悲哀的事情,所以说积极地大家要弘扬佛法啊,在这个社会上要形成学佛的一种氛围,让大家进入到这个氛围当中,能够多一份正面的引导力量。所以你所讲的这个事情,我们大家都要为这个事情多努一把力,让那样的事情少发生一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修净土是否着重在孝道

问: 我是一名修净土的佛子,可是弟子觉得修净土着重...

应该如何看待佛菩萨的感应

问: 在五戒的大妄语中,佛陀严禁弟子宣说过人之法,...

大安法师:二力与他力法门是否一体的两面

问: 请问师父,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但是...

念佛时妄想很多该怎么办

问: 弟子在念佛的时候妄想很多怎么办? 明安法师答:...

做事认真是执着吗?这种算随缘吗

问: 南无阿弥陀佛!法师慈悲!我们很多的佛子喜欢说随...

临终昏迷助念还有作用吗

问: 临命终时被业力牵引而流转六道,这个业力是今生还...

专修与杂修的利弊得失

问: 古往今来求生净土的祖师们,对于念佛是否往生的...

算命说流年不利该怎么办

有一个居士写信给我,就是今年是庚辰年,这个辰和戌是...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传喜法师:把外在的物质变成心灵的财富

不能说我们有好的房子住了,有好的环境了,我的心就懈...

持戒摄身心惟念功德事

戒是佛给我们的一种方便,这种方便只要守持都可以得解...

传喜法师:修行人的五个助缘

作为一位修行人,有五样助缘必须要注意: 第一,戒要...

居士可以带念佛珠吗

问: 为何要带念佛珠?居士可以带念佛珠吗? 传喜法师...

【佛教词典】佛教教旗

西元一九五二年,世界佛教徒友谊会第二次大会在日本举...

【佛教词典】宗极

(术语)所宗所说之至极也。肇论上曰:至虚无生者,盖...

如何才能超越色阴的障碍

再看辛三的悬示色阴尽相。这个地方佛陀先预先地显示这...

黄智海《佛法大意》

印光老法师鉴定 皈依弟子黄智海演述 佛经上说,万法...

不饮酒戒

酒会乱性,使人失去理智,不得清醒糊里糊涂,一旦酒精...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

外境永远没有错

佛教把整个生命分成两部分:一个是外境,一个是内心。...

仙趣之因与果报

天、仙、神、鬼不一样。什么是天?天就是光明义:天是...

文珠法师《念佛法门》

今天,我要为各位介绍念佛法门。念是心念、想念、忆念...

佛教的规矩是否是有男尊女卑的现象

男身具七宝。女身有五漏。何名七宝。一有志气之宝。到...

捡回了一个爸

一天,我陪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出去散步。胖婶颠着小脚...

观音菩萨会附体显灵吗

问: 有朋友说某人家中观音菩萨很显灵,说是和那家有...

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

为什么要以「和」为贵

中国古代以和为最高的价值。孔子弟子有若说:礼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