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传喜法师:佛教是智信,不是迷信

传喜法师  2011/08/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众:积极的)。佛教是迷信,还是智信?(众:智信)。有人不了解佛教,开口就说佛教是迷信,他不了解也不研究,佛教是啥他也不知道,就判断佛教是迷信,他是不是自己迷信啊?他就是迷信的。佛教这么好,信的人肯定是不会迷的,迷的人肯定是不信的,这就叫——信而不迷,迷而不信。

佛教是有神论,还是无神论?从宗教的源头上来说,我们人类宗教分:有神论和无神论。有神论又分:一神论和多神论。

象印度就是多神论,他有多少神呢?有十亿多的神。

而基督教就是一神论,一个上帝。

请问佛教属于什么?佛教属于无神论,佛教不承认有谁创造了世界,任何事物有它的因缘,不是谁创造的。我们在座的,你说你是我救的吗?不是,我虽然在劝在讲,听不听还在你对不对?我们讲事实摆道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听不听、做不做还是决定于你,其实,真正掌握命运的还是你自己,对不对?

是不是我创造了你的命运?是不是我给你带来了灾难?是不是我给你带来了幸福?(众:不是),佛不是创世主,佛教里没有谁能创造你,没有!任何事物都有它错综复杂的内在因缘,不是哪个单方面力量就能决定它的结果的,所以,佛教是无神论!佛教无论你怎么看,没有一个创世主,没有一个造物主,没有一个主宰命运的人或是神,佛教是真正的辨证的唯物主义,是真正的无神论。

有人说:“我是无神论者,我们是唯物主义者”,那你学佛是正好碰到老祖先了,佛教就是真正的无神论者的老祖先。正本清源,这是谁说的?马克思说的。马克思还说:人类社会当佛教出现的时候,才真正地出现了辩证唯物的思维。《马克思选集》里就有,你不用去找了,上网就能查出这一句来。你是唯物主义吗?那正好,你要信仰佛教,你要拜老祖宗嘛。

佛是这种智慧的创始者、倡导者、弘扬者,你是无神论者,你正好应该来拜佛,因为佛才是真正的无神论者,是带领大家找到生命真正的意义和动力的破迷开悟者。佛教是生命积极向上的一种理论和实践,所以,佛教徒是文明社会的一个群体,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是社会中正义的力量,如果没有包括我们在座的这些佛教徒,这个社会的质量啊……

所以,培养的佛教徒越多,你越不用怕什么,佛教智慧的光明来了,黑暗就退去了,一灯能破千年暗啊!你破黑暗就要有灯光,光来暗去,阳长阴消,正念提起来了,邪就没有藏身之处。每个人都会有信仰的需求,你不给他正面的需求,满足不了他正面的需求,他就会歪着斜着来。就象一根草发芽了,你给它上面压一块石头,怎么样?是不是就要长歪了?哪根草喜欢歪着长?都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佛教信仰在我们中国土地上已经实践了两千多年了,佛教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佛教两千多年来从没有过一个败笔,没有给人类文明带来任何负面,正面的更是说也说不完,唱也唱不完,写也写不完,赞美也赞美不完。

你都不知道,一个出家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正面影响有多大?我们一个佛教徒对社会对周边的影响有多大?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教育者表彰大会的时候,有一个主席这样赞美那些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他说:老师,没有办法估量你对世界的影响。一个老师对世界的影响都没有办法估量,更何况佛教的大慈悲、大智慧?如果我们人人都学佛,都知道取舍因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试想,那该是一幅多么和谐美好的画面!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烧香拜佛不是行善事

记得五年前,我讲法让提问题的时候,有一位居士不停地...

【推荐】弘一大师《切莫误解佛教》

切莫误解佛教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

安太岁、点光明灯在科学年代还有价值吗

问: 您怎么看安太岁、点光明灯这类民俗?在这个科学...

佛说末法时代的六种外道

文殊菩萨问佛:云何是外道六师? 世尊曰:如来灭后,多...

要正确理解佛法,不要投机取巧贪快速

我们修行期间,往往会投机取巧,贪图速达,就是快一点...

南怀瑾先生谈八字与改变命运

这个八字啊,有没有?有。这是依通,推理,推你前生种...

佛教是否应该与时俱进,摒弃一些非科学的成分

问: 请你谈一下,在当代自然科学极大发展,人类理性普...

求签是怎么回事

有很多的香客来到寺院,敬好香后就问:师父,有没有求...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要主动跟众生结善缘

过去释迦佛陀跟阿难尊者在外面,结果遇到一个人,释迦...

传喜法师谈出家因缘及弘法历程

慧日寺方丈传喜法师在他自觉觉他的修行历程中,长达三...

传喜法师:吃它一块肉,欠它万万千

我们前天晚上在台北桃源屠宰场,本来排的计划是星期天...

传喜法师:心灵之美伴终身

我们做人就像我们前面讲的,没有人邀请懵懵懂懂就来了...

【佛教词典】四人果报

由先后言之,又分为四人果报。   一、先苦后乐 谓或...

【佛教词典】有漏智

【有漏智】 为‘无漏智’的对称,指烦恼未断尽的世间智...

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

五种布施能迅速得福和改命

修行的成功,须从大悲心中入手。而悲田应以布施为首。...

养肝护眼的六个方法

肝脏是人体不能缺少的重要器官,因为肝脏不但掌管着造...

诵经的重要意义

读诵大乘经典,这是我们净业三福的一个重要的科目。正...

不必计较以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

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

圣严法师《在家信徒的处世原则》

作为在家的佛弟子,除了五戒之外,对于子女,应当善尽...

禅者的伟大之处

石巩慧藏禅师有一次正在厨房作务,马祖道一看到时就问...

广钦老和尚传奇一生

一代大德上广下钦老和尚,大家赞誉他是佛教界的国宝,...

「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初心与直心,有什么不同?或者两者本质相同而...

在佛法中积集善业,但来生有五种可能

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等种种法门,都是佛陀制...

「专修」与「杂修」如何区分

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

【推荐】如何增强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净土法门,唯信能入。信根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珍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