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增强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2019/09/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何增强对净土法门的信心

净土法门,唯信能入。信根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珍贵的。莲池大师在《阿弥陀经疏钞》中说:“往生净土,要须有信。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信佛名字,诸佛即救,诸佛即护。”但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于此生信并非易事。

不管我们今生是凭借什么样的外缘信入净土法门,其内因都是多生多劫积累的善根福德,才能于此难信之法,深生正信。所以我们要珍惜,作稀有难逢想。

佛在《大宝积经》中说,有一亿菩萨由于没有闻到净土法门而退转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积累多少福德,才能在见浊如此炽盛的五浊恶世相信净土法门?善导大师说:“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希有人,人中上上人,人中最胜人也。”(《观经四帖疏》)

念佛人是人中芬陀利华,这是真实不虚的。信愿是我们自性本具的德能,属于般若智慧的范畴,经典和祖师不是“灌输”给我们信愿,而是启发我们本具的信愿。

信有信事和信理。信事就是相信“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佛说阿弥陀经》),相信这“二有”。信理就是相信心佛众生等无差别。阿弥陀佛就在我心内,极乐世界全体依正庄严在我现前介尔一念心性中完全具足,净土即是我自性本然具有的,相信它的存在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达净宗奥理,能增上事境之信。

那么,要如何增上信根呢?

一、要仰信佛言,亲善远恶

仰信佛言,这是根本。《金刚经》云:“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先贤云: “佛言不信,何言可信?”(《龙舒增广净土文》)佛是得一切种智者,是五眼圆明的大觉世尊,了知十方法界一切因果事理,“犹如明镜,睹其面像。”(《佛说无量寿经》)

在无量劫的轮回里,我们积累过善根,也造作过无边恶业,结下的冤亲债主数不胜数。亲近善知识,常常熏习净土经典和祖师大德的教言,就会启发增上我们的善根;亲近恶人、邪知邪见者,就可能翻腾起我们宿世的业障,甚至会导致我们造作谤佛谤法的罪业,十分可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是自然的道理。

“自天子以至庶人,未有不以亲贤远奸为第一要务。”(《安士全书》)

印光法师说:“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各种净因,各作恶因。遇恶知识,则恶因发现,轻则毁谤,重则灭法。遇善知识,则净因发现,始则信受,终则往生。”(《复张觉明居士书二》)

从古至今,念佛感应和往生实例举不胜举,极大地增长了念佛行人的信心。但是即使没有这些公案,我们也应该坚信佛所说法真实不虚。

印光大师说:“至于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英烈汉子,断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无主,专欲以效验人言为前途导师,可不哀哉。”(《复永嘉某居士书一》)

二、要持戒修福

没有道德的人想解脱是很难的。佛在经典中要求我们修净业三福,不能因为有信愿就可以不持戒了,就可以胡作非为了,那会把自己给“毒死”。因为我们今生对净土法门生起信愿,那是自己累劫累世修行积累的福德智慧,《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中明文讲:“若不往昔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已曾供养诸如来,是故汝等闻斯义。”

今生如果仍然肆意造作杀盗淫妄等恶业,就会自己障自己的道。莲池大师说:“恶人必不念佛。其有念佛者,伪也,非真念也。”(《径中径又径》)不持戒就没有资格说自己是真念佛人。持戒的功德是非常大的,会增高往生品位。若以严持净戒的功德回向往生西方净土,那往生的品位不会低。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讲下三品往生的情况:下品上生者,多造恶法,无有惭愧,临终遇善知识开示,念佛往生,经七七四十九日,莲华就开了;下品中生者,“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且不知道惭愧,临命终时遇善知识开示得以往生净土,经六劫莲华才开;下品下生者,造作五逆十恶,临终遇善知识开示,忏悔往生,经十二大劫莲华才开。肆意造诸恶业,会影响自己的信愿,耽误往生大事。

可见,持戒与念佛往生息息相关,所以我们必须严持戒行。在诸恶业中,尤其杀生和邪淫这两件事非常障道,必须断除。善导大师说:“若论杀业,不简四生,皆能招罪,障生净土。”(《观经四帖疏》)

《净土圣贤录》里记载,袁宏道往生之后对他弟弟说:“杀戒尤急,寄语同学,未有日启鸾刀,口贪滋味,而能生此土者也。”此土,即指极乐世界。邪淫更不用说了,是实实在在的众恶之门。《楞严经》云:“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印光大师说:“念佛法门,虽则带业往生,然若淫习固结,则便与佛隔,难于感应道交矣。”(《复甬江某居士书》)这都是很可怕的。

三、要坚持念佛,多多益善

阿弥陀佛名号里面具足智慧光,当我们念这句名号的时候,智慧光就会不断驱散我们内心的无明黑暗。久而久之,般若智慧就会开显,心开意解,对西方净土那种不可思议的境界会越来越相信。关于念佛和称赞佛的功用,释尊及历代祖师有诸多开示。

《佛说无量寿经》云:“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

彻悟大师言:“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无病不疗;是如意珠王,无愿不满;是生死苦海之慈航,无苦不度;是无明长夜之慧灯,无暗不破。”(《彻悟禅师语录》)

印光大师言:“即此万德洪名,乃如来果地所证之无上觉道。由其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如蜾蠃之祝螟蛉,久则化之。即生作佛,转凡成圣,其功能力用,超过一代时教一切法门之上。”(《栖真常住长年念佛序》)

“以佛之万德洪名,熏己之无明业识,熏之久久,则即无明业识,成智慧德相。清凉国师云,凡夫颛蒙念佛,念至其极,即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者,此之谓也。”(《婺源翀田佛光分社发隐》)

故净业行人当于二六时中,念念之中,不离念佛。如彻悟大师言:“一寸时光,即一寸命光,可不爱惜乎。苟知精神之可珍重,则不浪用,则念念执持佛名,光阴不虚度,则刻刻熏修净业。”(《彻悟禅师语录》)

综上所述,愿诸位同修谨遵佛言祖语,增上信愿,严持净戒,坚持日课,必定往生!

《净土》2019年第2期    文/悟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借问往生何计策,须凭信行愿俱全。 信根先向心田种,行...

暂念弥陀圣号,便胜百年布施功德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因为在这娑婆世界修行,...

永觉元贤禅师:示净土社诸善友七首

一 琉璃宝地黄金相 不在西方不在东 妄想尽销归一佛 自...

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吗

问: 有人说,关起门念佛非大乘,不能成就。我们是否还...

受持法华经,得往生净土之益

原文 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

【推荐】每天睡觉前应发此愿

若入观及睡眠时。应发此愿。若坐若立。一心合掌。正面...

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生亦无可恋,死亦无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

临终接引愿,预设的护佑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春节,请把「五孝」带回家

一年又过去了,我们与父母的年龄都在增长。人到晚年易...

咸也好,淡也好

一个青年为着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

把我执我慢修理干净

破我执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空性、心性也是非常...

素菜的6个优点

1、鲜嫩淡雅,赋味随意 素菜制作原料,主要有植物油、...

【佛教词典】造作有十二种

【造作有十二种】 p1014 瑜伽六十四卷十三页云:复次造...

【佛教词典】谛处

【谛处】 p1376 集异门论七卷二页云:谛处云何?答:如...

业报有四个根本的原则

第一个是,业果是决定的。你造了善业的话,你感的果是...

诵持大悲咒的功德利益

大悲咒又称千手千眼观世音大悲心陀罗尼、千手千眼观世...

福报越大越危险,还是要欣求极乐

没福报容易个性偏激 布施是一个福报,跟佛道其实没有直...

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

看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

大小乘经典对提婆达多的描述为何不一样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

佛家如何看待自杀

佛教虽然说有生皆苦,但并不代表佛教认同自杀。相反,...

众生堕三恶道中,佛菩萨为何不来救拔

问曰:若有十方无量诸佛及诸菩萨,今此众生多堕三恶道...

白毯与骆驼皮

我们在分分秒秒间,要把心照顾好;一切的行动要谨慎、...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

宗舜法师:念经的简单仪轨

诵完《涅槃经》后,我写了点东西,谈了一下诵经的心得...

佛陀的话具足哪五种功德

只要是这句话从佛陀口中说出来,就具足五种功德: 第一...

孝顺父母的28个方式

人世间最赚钱的买卖,莫过于为人子女。一声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