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净土法门的本质要点

大安法师  2012/08/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了解这个佛的本怀之后,我们也要把出生死、成佛道作为我们学佛的终极目标,这种正信、正见先要接受。要实施这样的目标,这就得拷量:我选择什么法门。七觉分的择法觉分首先告诉我们选择法门——一开始第一步怎么走,非常重要。

那么这里就要了解八万四千法门的通途法门,以及净土特别法门的这种难易。佛一代时教说了很多法门,这种通途的教法有一个特点:都是靠自力——都是靠自力修戒、定、慧,断见、思惑,出离分段生死。纵然宿世曾经是修行人,善根深厚,这一世一闻千悟彻悟自性,就是大彻大悟,到达这个水平也不等于他解决了生死问题。因为解决生死问题,他是要说证的,不仅仅是悟的,证是要对你这个见惑、思惑——你能不能断作为标准。如果见、思惑你只是断了一部分,还没有断全,生死轮回还出不去呀。

就是断了见惑,得到初果须陀洹的位次,还要七次往返天上、人间呐,三界还出不去呀;证到二果,还要回来一次;证到三果阿那含的程度,还要在五不还天——五种净居天,进一步断上二界的思惑;断尽思惑,成了阿罗汉,得九次第定,才能说“所作已办,长揖生死,不受后有”哇。如果这个过程当中见、思惑没有断,还要在这个世间轮回,虽然有一定的修行,有一定断惑的功夫,但是一投胎,这种隔胎之昏 呐,那都是昏迷颠倒的,接触五欲、六尘的境界,都会生起贪恋执著。由于我们的贪、瞋、痴、慢、疑这个思惑还没断,一旦这个外面的境界一现前,思惑就出来了——干柴烈火,所以这个世间的众生很难修行 呐,实在是难于上青天。

所以在这个轮转过程当中,你今生有一定的觉悟,下辈子转生,觉悟程度更深,这种由觉到觉的人极少;反之,从迷惑进入更深的一层迷惑——更多。上根利智都是这个样子,更何况中下等的人——“又何待言”呐。所以这个五浊恶世,真的是不容一刻地停留,善导大师说“魔乡不可停”呐,这个概念非常贴切呀,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魔乡啊。什么叫魔乡?魔的那种本事就是五欲——让你享受种种的五欲,让你贪恋执著,让你财色名食睡——越来越把它作为你生命的目标,你就成了魔子魔孙嘛,三界里面出不去嘛。所以中下根的人你转生,谁能摆脱五欲六尘对我们的诱惑,以及我们六根接触六尘造作的无量的恶业?所以在轮回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是一世不如一世,今生能够侥幸得人身,下辈子谁能保证能够又得人身?如果我们骗了人,欠了债,你不还,你就披毛戴角做牛做马;如果造作上品的十恶,你就下地狱了。

那么在修行的过程断见惑——见惑一般讲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戒禁取见这些,就是知见上的迷惑颠倒,你要把这个见解上的迷惑断掉如断四十里的激流,它的压力有多大?你要把这个四十里的激流把它截断,这个气概、这种道力将要有多大?所以断见惑都难上之难,更何况思惑,思惑就更钝一点,缠绵得更深一点,思惑就是贪、瞋、痴、慢、疑呀,那就更是如油入面啦,所以断见、思惑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难。所以了生脱死——要解决生死尤其是分段生死不容易啊,绝对是不容易的情况啊。这个安世高都能知道前生后世,他就是在安息国还到我们中国还过两次命债;这个圆泽禅师也知道前生后世的,“三生石”啊,然而碰到那个妇女,他也掉眼泪呀——他走不了。所以这个见、思惑要断起来——太难,所以通途的法门只能契一部分的根机,不能上中下三根普被,更不能大畅诸佛度化众生出离生死苦海的本怀。

我们了解通途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之难,才会反衬这个念佛法门对我们的重要性。所以唯有念阿弥陀佛名号求生净土一法,它是专门靠阿弥陀佛的宏誓愿力来横超的,无论我们的善根是成熟还是不成熟,无论我们造的恶业是轻还是重——哪怕造了五逆十恶的重罪,哪怕是造了阿鼻地狱的重罪,只要信愿持名都能横超哇。所以这个法门,就是只要你有信心,只要你愿意去,只要你念这个名号,临命终时一定会承蒙阿弥陀佛垂慈接引。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我们就是佛内心的苦难众生,阿弥陀佛看到我们轮回三界,他也是如箭入心,他金色的手臂十劫以来都垂下来接引,只要我们愿意把手伸出来,阿弥陀佛金色的巨掌紧紧地把我们抓住,把我们安立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呀。

所以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带着观音、势至以及西方净土的圣众都来接引念佛行人,到西方净土七宝池、八功德水里面诞育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这个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上根利智的人上品上生,就能够到西方极乐华开见佛,就悟证无生法忍,很快就能分身无量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得佛授记,得百千陀罗尼总持法门,就是顿然地圆满佛果。

这个“顿圆佛果”反映什么?就是净土往生一法是快速成佛的法门,它是顿超的。顿超是什么意思?我们这个世间,通途教理断见思惑,进一步侵断尘沙,尘沙惑断尽你再断一品无明,进入圆教初住——初住位,那还要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等觉,次第断完四十一品无明,这是有个次第的;但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的顿超就是不需要经过这么四十一个阶梯,他在阿鞞跋致的念不退当中,顿然超越一切次第,能够快速成佛。正因为能够快速成佛的这个特点,才会令我们理解,为什么普贤菩萨要以十大愿王劝勉善财童子与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极乐世界。

善财童子已经是证得等觉菩萨的身份,为什么他还求往生?按他的自力修行,他也可以成佛,但是到西方极乐世界成佛更快——顿圆佛果,这是净土法门的一个特点。那么这是上根之人——上至等觉菩萨,他也求往生是由于“顿圆佛果”的特点吸引他去;那么下被这个恶道众生,就是恶业重者——五逆十恶的罪,乃至于在三恶道、蜎飞蠕动的这些众生,他愿意去——深信,发愿,持名,他也能够到西方极乐世界,一去他也入到圣流,入到圣流就是阿鞞跋致。什么人去——什么身份人去,都能够平等得到阿鞞跋致,阿鞞跋致就是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那你恶业重的人,至少到西方极乐世界也能得到位不退,位不退就是得到圣位,不会再退到凡夫位。所以他虽然是一个业力凡夫,但是他有这种功德善用——六种神通现前啦,身体也是紫磨真金色啊这些,他不退到凡夫位,他是得道,所以这个身份就非常奇特。你说他是圣人吧,他的见、思惑还没有断;你说他见、思惑没有断吧,他又是阿鞞跋致。即凡即圣,非凡非圣,这是十方世界的教理不能诠释的——这个净土法门的不可思议的地方。

所以这种净土往生一法,顿圆佛果,圆证三不退,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度脱众生之要哇!为什么十方诸佛都伸出广长舌相来赞叹这个法门?赞叹这个法门就是说他在自己的刹土——住持的刹土,都在宣说净土法门,因为这个法门能够表达十方三世诸佛度化众生的畅佛本怀的最本质的功能作用,是上至等觉菩萨下至悠悠凡夫都可以共同平等修行的奇妙之法,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大平等的法门。虽然等觉菩萨修行,他也不会觉得自己吃亏;我们这些愚夫愚妇修行,也能到达跟圣贤共处一处的利益,有仰攀之意。有这样的一个不共的殊胜的功德利益,所以很多的大乘经典都在开显这个净土法门的心要,西天、东土历代祖师都在仰遵佛陀的教示,共同修行这个念佛往生一法,所以一切法门无不从此法界流,一切行门同归此法界,它是万善同归的大法门、普纳的一个法门、普门法门。所以这里把净土法门的本质要点,要透过跟通途自力法门的比较,就更显出它的胜异方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口念佛心跟着妄想走,这样往生会有障碍吗

问: 一面念佛,一面妄想不断,乃至口中念佛心跟妄想走...

顿超三界乐悠悠

寒山顶上月轮孤,照见晴空一物无, 可贵天然无价宝,埋...

【佛学漫画】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

从不信不念到深信往生,她经历了什么?...

智者大师辨析临终十念即得往生

问: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而今生一期...

本愿念佛,不是信了随缘念念就能往生

传统大德们怎么弘扬,我们怎么去做。所以说宁信古人不...

念佛是无上良药

【念佛调养生息】:一声佛号,调养生息,心平气和,平...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教化众生的导师也。梵语阿弥陀...

一句弥陀,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一句弥陀,生大信心,愿行相资,能得大用。 曾经有人问...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为什么功课没做完就有怪事

问: 这是我第一次听法。在冥冥中我也得到了佛法的利...

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信息,透过名号的通道能够通到...

四十八大愿——(第3愿)各得真金色身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真金色者,不取正觉。 意谓:...

人到老年尤其要「净念相继」

修行人要把死挂在额颅上。你想到死的时候,一切对世间...

【佛教词典】所行无碍

【所行无碍】 p0739   佛地经论二卷二页云:所行无碍...

【佛教词典】八大人觉

指大人八种教法。又作大人八念、八大人念、八生法。乃...

悲心无尽 行愿弥坚——一诚长老珍贵舍利撷影

【真如寺讯】丁酉十一月十三日(2017年12月30日),上...

他「死于」53岁,但一直活到98岁

约翰D洛克菲勒在33岁时赚到了第一个100万美元。43岁时...

世间委屈六事

人在世间生存,差不多每个人都有受委屈的经验。虽然说...

汝年已衰老,当断爱欲了生脱死

近来身体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儿孙甚多,当以家事...

有教养的人的十大特征

一、守时: 无论是开会、赴约,有教养的人从不迟到。...

世界名人谈素食

1、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

打坐只观息,不念佛不持咒可以吗

问: 我打坐,观察身体内自然气息的运转,但是我不持佛...

病人断气后的注意事项

病人断气后,神识(俗称灵魂)尚未离去,弥留之际,仍...

忘恩的人很损自己的福报

福报来自一颗欢喜付出的心,也来自报恩的心。一个人懂...

吃素一天对环境的影响

美国经过研究,统计了一组数据,进一步佐证了吃素对环...

佛陀开示不能吃肉的原因

这时,大慧大士又问佛说:为什么学大乘菩萨道的人不吃...

放经书的书房挨着卫生间,这样是不是不恭敬

问: 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但家里的书房直接挨着卫生间...